分享

杜甫怎样讽刺杨贵妃姊妹?

 赏雪厅 2013-07-31

杜甫的《丽人行》,字面上看,似乎是如实描写杨氏兄妹某次游览唐朝首都长安胜景曲江的情形。实际上,充满了讥讽调侃的意味。

 

杜甫怎样讽刺杨贵妃姊妹?

丁启阵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è]叶垂鬓唇。(勺包盍字)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杜甫《丽人行》

 

杜甫的《丽人行》,是一首名诗,清代学者王夫之称其为“杜集中第一首乐府”,包括《唐诗三百首》在内的各种唐诗、杜诗选本,必选此诗。一般认为,它讽刺了杨国忠兄妹的骄奢淫逸。

字面上看,这诗似乎是如实描写杨氏兄妹某次游览唐朝首都长安胜景曲江的情形:杨氏姊妹(杨贵妃、虢国夫人)肌肤细腻,身材匀称,装饰华丽;筵宴所用器皿、食材,极尽奢侈,音乐动听;出游队伍,宾客众多,护卫森严,常人不得靠近。

但其实,诗中充满了讥讽调侃的意味。那么,它的讽刺信息是怎样传递给读者的呢?

首先,诗句的语义变化,暗寓了讽刺意味。杨伦《杜诗镜铨》引蒋弱六云:“美人相,富贵相,妖淫相,后乃现出罗刹相,真可笑可畏。”杨氏姊妹出场,诗人先写其身体美貌,次写其服饰富贵,次写其举止荒淫,最后写其气焰嚣张。犹如层层剥笋,依次剥去美貌、华丽外表之后,现出了他们淫乱、邪恶的本性。

其次,诗歌借鉴了《诗经·国风》、汉乐府的风格。其中对于杨氏姊妹相貌、服饰的描写,有如清人沈德潜、宋辕文等所指出的,杜甫明显学习了《墉风·君子偕老》和汉乐府《羽林郎》的写法。《君子偕老》,讽刺卫夫人淫乱,“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但诗中并不充斥着直白的责骂之词,而是极写其身体的美丽,仪态的动人,服饰的华丽。“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秀发漆黑浓密,无需挽个假发髻),“……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脸面白皙美丽,有如仙女、帝子下凡间),“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眉目清秀,容颜美丽);“委委佗佗,如山如河”(仪态万方移莲步,静如高山动如大河),“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盛装美女,无愧于邦国名媛);“副笄六珈”(玉簪步摇珍珠之类诸侯夫人饰品),“象服是宜”(鸟羽图案的袍子),“玼兮玼兮,其之翟也”(玉色鲜明,祭衣绘着野鸡图案),“玉之瑱也,象之揥也”(美玉做耳坠,象牙做簪子),“蒙彼绉絺,是绁袢也”(薄纱罩在透明的内衣外边)。

《羽林郎》中,描写当垆的胡姬(酒家女)诗句,“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描写饮食的诗句,“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杜甫显然也有所借鉴。

由此可见,要真正读懂杜甫诗,需要对古代诗歌有相当的了解。

再次,诗人化用了两个历史典故。一个是《诗经·君子偕老》讽刺卫夫人的淫乱,二是北魏胡太后与杨白花淫乱。前者是整首诗的化用,上文已经说过;后者是“杨花雪落覆白蘋”一句诗的化用。杨白花(后改名为杨华)跟胡太后私通一段时间后,惧祸,归降梁国。胡太后思念杨白花,作《杨白华歌》,诗中有“杨花飘荡落南家”、“愿衔杨花入窼里”等句。

杜甫这首诗的妙处,主要在于,意在讽刺,但诗句用语典雅、铺张,貌似羡慕,“本是讽刺,而诗中直叙富丽,若深羡不容口者”(明钟惺语)。清人浦起龙说得不错,“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杜甫这首诗,可谓深得“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诗人之道,风人之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