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与静坐

 昵称1029245 2013-07-31

      谈及静坐,人人都知其有益,小则可以养身,大则可入修士之道?。但静坐至相当程度后,则内部必须静中求动?,并非只静不动?,这与太极拳的动中求静,意味相似。所以太极拳练到相当程度后,内部静中亦须求动?,二者同出一辙,没什么差别,而且,太极拳呼吸的升降,全为先天之气的作用,与静坐金丹的秘诀相合。


      文修于内,武修于外。体育(锻炼精气神)为内,武事(练习拳术)是外。修习者能内外表里集大成者,是上乘;或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而得文,是中乘;如只知体育而成,或专由武事由成,是下乘。静坐乃文修之一,所以静坐与太极拳有重大关系。

      诗云“思无邪”,论语云“仁者静”,孟子云“不动心”,

这都说明静字的重要。能静坐则心平气和,志正体直,思绪清静,推手时无论何劲,都不至于散乱。心静之法,在于涵养。至于静坐之法,假如没有真传,往往 益而有害。倘能依照练习正宗太极拳的要旨,就可免于流弊。

如正身端坐,或单盘,或双盘,或通常坐法,均无不可,但都须顶悬身正(即虚领顶劲),沉肩含胸,周身松开,舌顶上腭?,唇齿相合,双目微闭(即垂帘),双手以左掌之背贴于右掌心上,贴近小腹之前,轻放于腿上,然后心相既定,宽放脐腹, 无我无他,一切思虑均置之度外,收视反听(俗谓谨闭五贼:谨呈于耳,则耳不外听,而精归于肾;谨于眼,则目不外?,而魂归于肝;谨于口,则默契不谈,而神归于心;谨于鼻,则鼻不外嗅,而魂归于肺;谨于意,则用志不分,而意归于脾。精、神、魂、魄、意、心、肝、脾、肺、肾各有所归,各复其命,则天心自定)。


静坐可于晨起和临睡时各行一次,如有余暇,午后可加行一次,不拘长短,一刻、半小时或一小时都可,坐到佳境时,周身内外,异常舒适,口中舌下并有唾液涌出,咽之甚甜,正所谓水火既济,乾坤交汞。初学应记住不可行气,只以鼻作呼吸,求其自然为主。因为行气必须到相当程度才能练习,否则易生弊端。如意气上行,有脑充血,或神经错乱之患。意气下沉,有痔疮、肠疝之患。到功深之后,则兼用口或只用脐呼吸(这种大成功夫,非真传不可)。


至于行气之法有以下数种: 
一 后天返先天之法 
此法与太极拳后天返先天的道理正好相同。由丹田?于海底,抄尾闾而过,缘背脊上行,?玉枕、天 等穴,下过前额、人中、喉结、心窝、脐?等?,而归于田。


二 由山根往上顺行法 
此法由山根往上至天 ,再向上往后,?玉忱,背脊至尾闾,提肛再缘背脊上行,?玉忱、天 向前往下,?山根、承浆等穴,(咽涎)归至丹田。


三 小周天 
1、上丹田、玄关(?眼中略上三分)、玉柱(鼻尖)、重楼(大凹凸?下1寸3分)。 
2、中丹田、膻中(人字骨中?)、 台(脐上一寸半)、土釜(脐上八分各开3寸同时分守) 
3、下丹田、气海(脐下一寸)、丹田(脐下2寸)、关元(脐下3寸)。


四 大周天 
一由 极而太极(日月角), 
二抱日月(由日月角)上昆仑(?中顶一?), 
三骑青牛过幽谷关(?后?软肉中?旁?), 
四直至天心(脊突1、2、3节空洞中) 
五小憩于须?山中(?腰上) 
六??海底(前阴后阴软肉中?) 
七在田(?涌泉穴在腿后下行) 
八种玉停耕(脐后七分脊前3分,由腿后回,呼吸停止) 
九万象(即?乳?) 
十回春(重楼下1寸半,膻中上1寸半上前胸中)。


久之,人身中的气,如圆球般可以顺转倒退,极其自然。至于由静坐而入定,使心地开明,善根发现,以至于大成,在于各人的修练。所以,练习太极拳到相当程度时,为修身修心考虑,不能不练静坐功夫。也应该知道,练坐功年久者也欲?习太极拳,以助坐功的不足


拳架与练功的关系
练习拳架是太极拳入门之路。拳架是我们练功的工具,所以首先我们要懂得使用这工具。在学拳的初期谈不上练甚么内功,目的是熟习拳架的线路及架式,线路是拳架招式的变化与连接,是要在动态中找出自己中心及身体保持圆势身法。在此同时要将太极拳的身法要求一点点融入拳架内,慕求时常保持中正安舒,再而身体可以支撑八面构成一个立体圆球。在这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练好身法与拳架招式,其次便是建立一些四肢内动的意识及体会。身法与拳架是二合为一的东西,不能分割,否则太极拳所产生的功能便不存在。 
以身法打拳 
将拳架与身法融合方法便是以身打拳,不以手打拳。手要往下意便要集中在虚灵顶劲,我往下之势是由提顶而引起的,手上不做主张。手往前意在拔背、手往上意在气沉丹田、手往左身往右荡、手往右身则左移。手掌与对荡点要成为一个圆球的至大点,同时对荡点的上、下、左、右都要澎胀,使整个式形成一个圆势。日久功长,每一动便会觉得体内有气在鼓荡,每个关节好像都给拉开了,有灵活的感觉。在这时要注要每个关节按次序的透开,一个接一个。初时先练手臂,放大时是先开肩关节,继而肘,而到腕。缩小时是按腕、肘、肩的次序收缩。手臂练熟了便练腿上的胯、膝、踝关节,最后是身驱的尾闾,命门及大椎关节。这全是用意启动体内机能,是太极拳特有的训练,由此而产生的能量我们称之为太极内功。 
当九个大关节都能随意的开合,身体的运动便渐渐发生变化,由固体的运动改变倾向液体的运动模式。功夫到高水平时,人便有如一粒大的水银珠在地上滚动,遇到阻碍物时,接触点便随着对象的外形而改变,一点都不用力,但后面往前冲的重量却一层复一层的向该对象涌去,前冲的重量如果比该对象的重量大便会将其推走,如果推不动,前冲的能量便把对象包围,直至把对象的根浮起来把它冲走。这个移动过程是水银珠全部的重量在动,是整体的动,没有分开。如果要模仿水银珠的流动,我们只能以身体的中心作为移动的机制,中心动而身随,四肢是身体的最外围,所以是最后随中心移动的部份。太极拳强调「守中」及「步随身换」的真意便在这里。这正是练太极内功的基础功夫。 
上述的由内到外的启动模式与我们平常的运动习惯刚好相反。一般人惯常以四肢带动身体,接触点上用上最大的力气,这纯粹是肌肉,筋腱收紧放松所产生的局部能量,自己体重量移动所产生的能量却被忽略了。太极拳主张利用自己体重是提供了一种最合乎经济效益的产生能量的方法。要掌握此法门,我们只能放弃习惯方式而重新学习。 
节节贯串 
节节贯串是内动,体内一节跟一节的动在外形上便像波浪向前涌。节节贯串亦分两个阶段,首先是练到每一个关节都能独立的动,能量由一个关节传到第二个关节,以杠杆形式向前推进。身体九个大关节都要有交感,环环相扣,要组织成一个能量传送系统。一个关节动便产生有如水泵的作用,把能量往前送。能量传送时,每个关节都要放松。如放不松,能量便会被松不开的关节抵消了部份能量,如整体松不开。这种能量便不能有效地由脚传到手指。再进一步,除了关节可以动之外要用意尽量将每个关节透开,有如水管内的伐门都给打开了,建立了一条运输管道,让能量可以自由的流动。关节愈透开,管道便愈大,能量的输送便更快更大。要做到意一动,能量便可按意念流畅的在体内流动。 
到这里,是建立了一条由脚到手指的能量渠道,这还是不够的。要建立更多渠道,例如左手到右手、右脚到左手、左脚到右脚…………….等等。总之,要练到通体透空,能量能随意的在体内流动。 
能量之增强 
能量的来源就是地心吸力。这种能源每分每秒都准备给人借用。身体放得松便可将自己的体重放到地上产生反弹力。将反弹力用意接引以弧线的往手上传便会产生离心力,能量便可倍数的增加,这是开势。同样,将重量或力量以弧线的往自己的中心点地下引放会产生向心力而令能量增强,这是合。合的能量加大了反弹力便相应加大,在开时加上离心力,能量便变得更强大了。能量的大少是看你能放多少重量压力到地上,压力愈大反弹力愈强;再要注意的是你的体内透开情度,能量输送渠道是否够大而无阻碍;最后便是引导能量的弧线是否正确。三种因素配搭得愈完美,功夫便愈高。 
弧线的运行不是由一到二这么简单。外来的力量、方向及对方身体的阻碍都会影向弧线的运行。我们练拳架就是让我们在不同角度、方位下划出正确的弧线,推手的练习是让我们在受力,有阻碍的情况下如何可以令弧线随屈就伸,然后再起第二、第三个弧圈,让能量可以连续的产生而以几何级数加大的传到对方身上令到他失去平衡。这非经过长年累月所得的感受,调教身体的反应才能做得完美。真的太极拳每一动都是以意念驱动身体内部机能,按最完美的的力学方程式的启动,是最省力,最经济,效能最大的运动艺术。
转发至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