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半称心就好-----张雨

 悠哉乐哉 2013-07-31

有一半称心就好

作者:张雨编辑:肥白时间:2013-07-23 12:23阅读次数:43收藏

 

在杭州灵隐寺中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副对联朴素直白,却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写有一首《半半歌》:“看破浮尘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全诗出现了40多个“半”字,句句在理,如同“半称心”一般,奉劝世人活得从容、大度、豁达。

林语堂十分欣赏李密庵用生花妙笔在 百度一下:牛bb文章网 其《半半歌》里所描绘出的那种知足常乐、随遇而安、自然舒适的生活态度,认为这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曾国藩可谓深谙此道。他常诵的格言是“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常求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并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求阙斋”,意在持满戒溢,知足自省。他在平定太平天国、位及人臣、功勋显赫时,毅然自裁湘军,功成身退。既保全了自己,又消除了朝廷的顾虑,最终为自己谋得了握有实权的两江总督一职。在55岁时,他上书请求解除一切职务,注销爵位,提前退休,在宦海沉浮、毁誉参半中成就了自己的千古英名。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希望万事如意,其实这不过是人们的美好祝福。而凡事只求“半称心”的人,往往容易求得幸福和快乐。如果事事都求完美,都要求称心如意,那只能使自己陷入痛苦与无奈之中。杨绛说:“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这段话恰恰是对“半称心”的概括和总结,富含人生哲理。

凡事只求“半称心”,应该把琐碎事看淡,眼界放远,心平气和地追求“半称心”的生活,这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