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理论中,阴属死,阳属生;阴属静,阳属动。阳是功能的表现,有活力的表现;阴是法理的表现,一种沉寂的表现,道家气功修为是去阴气而补阳气,消除阴气而以阳气替之,修炼之人不断增加阳气,而凡人却在不断地耗掉阳气。由此推理,道者与凡夫(不修炼之人)在区别于:道者练阴未尽则不仙,纯阳则仙;凡夫耗阳未尽而不死,纯阴则鬼。所谓仙者,指阳长而阴退,修炼成道,长生不死者。 《佛乘宗要论?神仙迷谬》云: 盖神通变化谓之神,生命长久谓之仙。······故神仙亦众生之一······仍有生死。 《重阳祖师授马丹阳二十四决》 又云: 是指真性不乱,万缘不挂,不去不来,此是长生不死也。 而鬼者,指耗阳已尽而死者。这实际上就是道家的生死观。 《内经》有一句话:年四十,而阴气半也,起居衰矣。人在年轻的时候,阳气胜过阴气;进入中年,阳气已逐渐耗散,阴阳气各一半;到了老年,阴气胜过阳气。所以,按中医理论,人到四十后,需要养肾。孙思邈亦谓:人四十后必学房中术。 如何才能延缓延缓人的衰老来临呢?道家有一句话:“人老自足始,树老自根至。”人在年轻、中年、老年有不同的起居特点,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几岁,十几岁的人,喜跳喜跑,充满活力;二十几岁喜走,且步履轻快;三十几岁以后喜欢站;四十几岁喜欢坐;五十以后喜卧;到了六十岁后,已较衰老,行动困难,步履蹒跚。所以看一个人,只要腿脚灵活,步伐矫健,便没有衰老;若行动困难,步履迟缓,那就是老态龙钟。防止衰老,就要注意腿脚活动,使之灵活。而练气功是一种自然健体活动,开始发功,往往都是从脚上出现动作,在客观上对防衰有极大的益处。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谓顺者生人生物。若形化精,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则为逆来成仙成佛。《易?说卦传》故谓: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道家洞察与天道之数,知名于返修之道,所以道家崇尚逆修。所谓“逆”,就是逆于天道盛衰规律,故《道家?太极门》秘诀曰: 无为之法,法本于无,顺于自然,万法之祖,逆于天道,归真返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