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智慧:何为“七日来复”?

 风中小海螺 2018-04-10

复卦是第二十四卦,在第二十三卦剥卦之后,这两卦构成的场景刚好相反:剥卦是深秋九月,阳气快要剥尽,一片肃杀、萧瑟之象;复卦是春天即将到来、阳气即将发生、万物即将生机勃发的场景。

复卦的卦象是上面五根阴爻,下面一根阳爻,是阳爻开始上升。复卦在十二消息卦中代表农历十一月,这个月中有冬至,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所以阴气最盛,也就预示着阳气即将发生,这个时候就是“复”——一阳来复。在一天中,子时(23点——1点)是阳气开始复苏的时候,所以有个词叫“活子时”。

我们先来看复卦的卦辞: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复卦是亨通的。阳气生长出入都没有疾患,刚强的朋友前来没有灾祸。反复走在天道的大路上,过了七天(阳气)又会回复,有利于继续前进。

“出入无疾”:出入都没有毛病,这是指复卦唯一的阳爻初九爻,“出”:阳爻向上生长,阳气往外生发;“入”指阴气向内收敛,所以这是阴阳反复的时候。“朋来无咎”:“朋”是初九阳爻,这时候是刚刚开始阳气发生的阶段,阳气会像朋友一样依次而来,因为复卦之后是临卦,临卦之后是泰卦,阳气逐渐上升,所以没有灾祸。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反复走在天道的大路上,过了七天(阳气)又会回复。天道的规律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寒往则暑来、暑往寒来,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春夏秋冬、日月升降……为什么“七日来复”,过七天阳气回复呢?易经六十四卦的每卦都是六根爻,代表六个时空点,“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讲了一种天道规律,到第七个时空点又会回过来,从最下面一根爻重新开始。

从不同的卦来说:姤卦开始到复卦刚好经过七个卦(姤、遁、否、观、剥、坤、复),姤卦是最下面一根阴爻,上面五根阳爻,代表阴气开始往上长,长到六根爻全是阴爻的时候就变成坤卦,然后又会反过来从最下面一根爻开始变成阳爻,这就是复卦,刚好经过七个卦。还有一种说法,月亮的盈亏规律(朔、弦、望、晦)有四个阶段:朔是月亮刚开始发生,大概是阴历初一、初二;到初七初八的时候就变成上弦月,月亮长了一半;然后继续上升,升到十五的时候,就变成圆月;然后月亮就开始亏了,到二十三的时候亏了一半变成下弦月;继续亏,亏到三十的时候就全没了,叫晦。这四个阶段各有七天,四七二十八天是一个朔望月。

七天是一个循环的开始,比如一个星期就是七天,汉族还有一种丧葬风俗叫“烧七”或者“作七”,人去世之后头七天要设立灵位供奉墓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七日要做一次法事,设斋祭奠,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烧七”是佛家和道家共有的习俗,为什么要规定七为祭日呢?按照佛家的说法,有六道轮回,人从死到生会经历中阴身的阶段,中阴身就好像童子的样子在阴间寻找生源,以七天为一期,七七四十九天内必定要投生到一个地方,所以在人去世的七七四十九天内,每七日要举行超度和祭奠;道教也有这样的说法:道教里地狱的结构和功能都是按照七来设定的。

但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是后来的说法了,最早《易经》就讲了“七日来复”,所以这种“作七”的习俗其实在先秦就有了,先秦时有魂魄的说法:人刚出生时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每七天会形成一魄,人有七魄,七七四十九天七魄成全;因此死后也要以七天为一个祭日,每七天散掉一魄,死后七七四十九天七魄散尽,所以“作七”的意义就是祭送死者。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关于“七”的说法,比如五星加上日月为七政,阴阳加五常叫七情等,所以“七”的习俗就源于《易经》复卦的“七日来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