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好群众路线须根治四种“顽疾”

 益智增慧 2013-08-03

眼下,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应该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但是,要真正走好群众路线也并非易事,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根治几种“顽疾”。

一是要根治情感上的“冷漠病”。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大权在握后,极易患上“冷漠病”,在思想上和行动中把群众当成了公仆,把自己当成了主人。这种人往往对上级点头哈腰,惟命是从,对下却是冷若冰霜。群众来办事,更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久而久之,不仅与群众脱离了鱼水关系,严重时还会成为“水火”关系。这种干部身上的问题就不仅仅是态度、感情问题,更是立场问题。根治这种顽疾,就必须强化群众第一、基层至上的服务观念,从心底里把群众当手足、当亲人,从思想深处建立对群众的深厚感情。

二是要根治工作中的“头疼病”。领导干部患上这种病,就会无视“群众利益无小事”。一见百姓上门就犯“头疼”、“伤脑筋”,往往会官腔十足,一句“这事不归我管”一推了之。特别是遇到棘手或敏感的矛盾问题时,更是怕摊上事、担责任,所以是能推则推、能躲就躲,极尽推诿扯皮之能事。由于缺乏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的正确思想,患上此症在所难免。而根治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待群众的事儿,必须心怀积极的态度马上办、认真办,办满意。

三是要根治作风上的“浮躁症”。不少领导干部官一做大,内心就开始浮躁,喜欢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谱做秀,一心求政绩,一心要出名,思想上的“浮肿”导致工作方向也“跑了偏”。艰苦细致的工作越做越少,“虚头巴脑”的东西越来越多。干事情下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扑不下身子、放不下架子、“沉”不到底。以这样的作风开展工作,表面上看好像也为群众干了一些事情,但实际上却是暗藏泡沫和水分,久之则贻害无穷。根治此病,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端正思想,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真抓实干的作风一心为群众办实事。

四是要根治用权上的“恶性瘤”。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利国利民,用偏了则会伤人伤己。领导干部手中都握有实权,如果是大权独揽,肆意妄为,用手中的权力或公共资源谋求私利,随意践踏群众利益,用权不阳光,置群众监督于不顾,时间长了,小病亦会“致癌”。若要根治此种顽疾,领导干部要切记:权力是人民给的,它不是个人的谋利工具。广大领导干部必须记住和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因此,要走好群众路线,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根治以上几种顽疾,通过强化作风建设,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真正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而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的真、走的实、走得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