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皮影:原生态民间艺术戏亟待常态化推广

 指间飞歌 2013-08-04
山东皮影:原生态民间艺术戏亟待常态化推广[ 来源:中国文化报 | 发布日期:2013-08-04 | 浏览( 67)人次 | 投稿 | 收藏 ]

民间艺人制作泰山皮影

  近日,“十艺节”全国木偶戏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在东营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木偶戏皮影戏表演团体齐聚一堂,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十艺节”的平台上回归到大众视野。
  
  皮影戏作为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流传于许多省。各地的皮影艺术发展有所不同。例如此次参加展演的湖南、福建等省的皮影戏发展较好,甚至“文革”期间也没有间断。由于种种原因,山东皮影戏从“文革”到90年代末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至2000年左右,沉寂的山东皮影戏才迎来新的发展。
  
  不像南方有些地方皮影戏有专门的团体,人员分工明确。山东皮影戏发源自民间,一直以来几乎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状态,两三个人就可以演出。在鲁中地区,早期皮影戏还曾和巫术联系在一起,属于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
  
  皮影戏起源自汉代。关于山东皮影戏的起源,有一种说法认为山东皮影是由外地传来。山东省艺术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郭学东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皮影戏在山东民间也有悠久的历史。拿定陶皮影戏来说,定陶冯氏皮影清朝末期起源于该县张湾镇后冯村,至今约有200年的历史。

  定陶皮影

  济南皮影戏源自鲁西南地区,济南皮影老艺人李兴时的祖父李克鳌当年在鲁西南老家谋生,凭着兴趣跟一个皮影艺人学习。20世纪初携全家来到济南,在当时有名的南岗子落脚,搭了个棚子演皮影戏。南岗子是济南的曲艺集中地,这里无疑有着很好的氛围和很多观众。李克鳌的皮影戏主要演给老人孩子看,后来李家皮影发展成济南皮影戏。山东皮影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济南皮影戏、定陶皮影戏、泰山皮影戏、枣庄山亭皮影戏和日照黄墩皮影戏,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多种唱腔。郭学东介绍,山东皮影戏的表演方式类似于说书,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地方皮影戏的特征。山东5路皮影戏中,定陶皮影唱的是梆子戏,日照皮影唱的是京剧。而济南皮影、泰山皮影和枣庄皮影是以说书的形式演出。
  
  济南皮影戏的特点是“二人一台戏”,一人演唱操纵影人,唱腔是在摩调基础上,加入山东琴书、西河大鼓的韵味;另一人伴奏打击乐器(一梆一鼓一钹),两人与观众间以幕布相隔。李兴时采用的是白话说评书,唱的时候母调以西河大鼓为主。他的唱词颇具特色,李兴时演绎的《西游记》用方言说书,语言生动、表演活灵活现,他曾带着他的皮影戏走进大专院校表演,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郭学东认为这几路中,最有价值的是定陶皮影戏。“直到2005年我才听说菏泽定陶一带有一支皮影戏。后来和中国皮影学会会长魏立群去实地考察,发现定陶的冯氏皮影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在张湾镇后冯村,现场观看了冯氏皮影第四代传人冯守坤等人表演的经典片段,对冯氏皮影的起源、道具、制作、发展沿革、演唱风格、流传地区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当时魏教授正在找寻明末清初皮影戏的演化过程,他认为冯氏皮影的人子一看就是祖上传下来的,特别宝贵。他在定陶找到了皮影戏的演化依据。”郭学东说。
  
  在郭学东看来,山东皮影戏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出现两个趋势:首先是挂起来的比动起来的多。皮影艺人兼着皮影商人,把皮影人子当工艺品卖。并不否认这对皮影也是一种推广,但是看皮影戏的人少,买来当工艺品看的人多。另一个趋势是真正的皮影演出少,依附于民俗节日活动的多。皮影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春节、中秋等节庆活动中,通常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出现。
  
  近几年来,山东5路皮影戏各自也有着不同的发展。作为定陶皮影戏的保护单位,定陶县文化局在其保护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例如给所有皮影人子编号建档,演出只用新的皮影人子,把冯氏皮影流传下的人子当文物保护起来;把手抄本重新整理印刷。济南皮影戏也后继有人,李兴时的孙女接过了李家皮影的“接力棒”。泰山皮影戏通过生产性保护,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开发链。
  
  “不可否认,山东皮影戏的对外交流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在‘走出去’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近几年主办的非遗博览、文博会等平台让民间艺术有了展示的舞台,但是如何使皮影戏等民间文化的发展常态化、机制化还是个问题。”郭学东表示。
  
  郭学东认为,“十艺节”全国木偶戏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是山东皮影戏发展的很好契机。“山东皮影艺人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看到同行的演出,吸取别人的优点,补充自己的短板。“十艺节”之后的后续工作也要重视,如何使皮影戏的演出和推广常态化是政府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单靠艺人自身的力量势单力薄,皮影戏的保护离不开政府扶持。”

  相关链接
  
  泰山皮影戏

  
  泰山皮影戏是山东皮影戏的重要代表,自明代起活动就非常频繁。根据普查,仅自清末民初至今,泰山皮影戏就已传承了六代。
  
  泰山皮影戏的演出方式是立设影幕,俗称影窗,演员在窗内操纵影人做各种形象逼真的表演,在灯光、布景、音乐等的烘托下,妙趣横生,别具风味。早年,泰山脚下有十几个皮影戏班活跃在泰安城的大街小巷,非常受欢迎。
  
  泰山皮影戏的影人约在50厘米左右,皮影人物的行当与戏曲基本相同。泰山皮影戏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出剧目往往取材于泰山文化传说,尤以《泰山石敢当》系列剧为最著名。
  
  泰山皮影经过历代传承,不仅保留了传统的表演技艺、雕刻方法和口传剧本,而且有许多创新和发展。泰山皮影的当代传承人范正安先生在完整地保持泰山皮影戏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西河大鼓、山东四板书、十不闲等表演技艺,特别是独创了一种能够同时操纵、演唱和伴奏的表演技艺,成为当今中国皮影表演罕见的一种绝技,是泰山皮影的典型代表。
  
  济南皮影戏
  
  济南皮影创始人李克鳌是山东邹县人,他拜清末孔府专职皮影戏艺人张盛旺为师学习了皮影技艺,回家后常在村中演出。1915年因家乡受灾,生活困难,李克鳌与徒弟张培根来到济南表演皮影戏糊口,从此将皮影戏带到了济南。后来,经李福增、李兴堂、李兴时等人的传承和发展,特色鲜明的济南皮影戏逐渐形成。
  
  山东皮影素有“二人一台戏”“二人忙”的说法,一般都是一人表演,一人伴奏,济南皮影戏最初也是如此。李克鳌的孙子李兴时对此进行了改进,把乐器固定在架子上,演出时用脚操纵乐器,实现了一人完成演出和伴奏即“一人一台戏”的突破。
  
  济南皮影戏过去的影人只有20厘米,后经过改良,增至50厘米甚至1米多,并加上了色彩。开始的影幕也很小,后改为2米高4米宽。唱腔开始用和尚劝善念经的一种腔调,后在原唱腔基础上吸收了五音戏、西河大鼓、山东琴书等戏曲、曲艺唱腔,使现在的唱腔清新、自然流畅、声情并茂。
  
  山亭皮影戏
  
  山亭皮影戏起源于清朝初期,它既具有戏剧色彩的人物展现,又具备曲艺形式的叙述,腔调种类各异,曲调多吸取地方优秀剧种唱腔及民间小调的韵律,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可谓说、唱、念、打、逗样样俱全,其艺术魅力深深地感染着几代人,在鲁南一带的城镇山乡留下了它的艺术足迹。
  
  明末清初,鲁南地区刀兵四起,灾难深重的鲁南人民朝不保夕,一部分人在乞讨之余,为了养家糊口,便学习了皮影艺术。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会东西游,吃穿不用愁”。皮影戏操作方便,道具简单而又巧妙,制作成本低,一人演唱,一人敲打鼓、钹、梆子伴奏,唱词自由,韵色明快,曲调丰富,唱腔婉转优美,故事情节感人。多采用本地区的土语俗话道白演唱,地方色彩浓厚,并容说、唱、逗、笑为一体,将故事情节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山亭皮影戏的演出内容包括
  
  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东游记》、《西游记》、《白蛇传》、《封神演义》等。解放后,又新发展出一批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等。
  
  黄墩皮影戏
  
  现存于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黑家沟村的皮影戏,是1895年左右由皮影艺人夏召瑞的父亲夏良滨从莒南县涝坡乡夏家岭村夏氏传承而来的,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演出足迹遍布日照、莒南、莒县、临沂等鲁东南各地城乡。
  
  日照现存的皮影戏剧目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东游记》,即八仙过海的故事,另一类是《西游记》,即唐僧西天取经降妖伏魔的故事。
  
  日照黄墩皮影戏以二胡为主要乐器,锣鼓、木鱼为打击乐,唱腔韵白基本与京剧相近,又不纯粹是京剧,有京剧里的西皮、二黄、流水,又掺杂日照当地方言,吸收了地方戏柳琴、周姑调的平实委婉,韵白糅和了当地口头语言并上韵,集相声、口技于一身。
  
  定陶皮影戏
  
  清朝末期起源于该县张湾镇后冯村,至今约有200年的历史。后冯村冯氏先人善于剪纸作画,明朝移民至定陶后,经常在纸板上刻画各种人物、动物,拴在木棍上玩弄嬉戏,自娱自乐。因为纸张不易保存,约在1821年左右,冯玉濮、冯玉福试着在动物皮草上刻画图像。他们照着木偶的形式改进制作工艺,增加关节,使其灵活性大大加强,又在皮面上镂刻各种花纹,涂绘色彩,使影人更加清晰、通透、美观。当时所刻人物约尺余,有比较细致的分类,定陶皮影自此创立。
  
  定陶皮影产生之后,在历代艺人的不断改进下,制作工艺日趋成熟、演出剧目不断丰富,演出范围更是扩大到山东、河南、安徽、河北交界的广大地区,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定陶皮影造型俊俏,做工精良,镂刻细致,线条流畅,色彩对比强烈,明快而富于动感,风格质朴粗犷,色泽古拙,刻工劲健,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对于其他皮影的近乎说唱艺术而言,定陶皮影则近乎地方戏曲。演出时,除由专人操纵皮影外,还有专门的演唱和伴奏人员,少则六七人,多则一二十人。其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曲折生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编辑:俞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