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规班会的“五项原则”(平原五中袁建国)

 廖shengquan 2013-08-04

 

习惯上,老师们为了与“主题班会”相区别,常将一周一次的班会称为“常规班会”。怎样设计常规班会呢?我认为应该坚持“五项原则”。

一、内容上坚持系统性原则。一定要摒弃“主题班会突出‘主题’,常规班会突出‘问题’”的传统思想。班主任要为每个常规班会都确立一个主题,各主题之间要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要相互关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时间上坚持时效性原则。每个班会都尽量聚光于班级、学生近一两周的思想、行为实际,进行点对点的接触,以期达到“趁热打铁”的效果。

三、空间上坚持开放性原则。班会的地点不要仅局限于教室,应根据班会内容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天地。

四、形式上坚持参与性原则。要变“一言堂”为多边互动,采用辩论、演讲、演出节目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全体同学、部分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在参与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

五、效果上坚持督导性原则。班会结束,并不代表班会内容的结束。班主任应做好班会以后的督导工作,将班会落到实处。

我们当地有句俗话,叫“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是提醒人们不应该忽视“豆包”的作用。常规班会因为其“常规”,也往往得不到班主任老师应有的重视。如果我们能按照以上“五项原则”设计、组织班会,那么常规班会就不仅仅是“干粮”,而是一桌丰盛的“大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