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上海之华山路天气预报是高温,但是走到外面却是微风习习,很舒服的感觉。听从“不吃青菜”的建议,走走华山路。 华山路是跨越静安区、徐汇区和长宁区的一条马路,连接静安寺和徐家汇两个重要商圈,全长4320米。曾叫“海格路”,是上海法租界的西面,原是老外和中国上等人的聚居地。走在华山路上,梧桐林立,有一种天然的高傲和落寞。 从静安寺这边开始今天的华山路之行
一路过去经过静安公园,跨过天桥,到达第一站:大胜胡同(华山路229-285弄) 砖木结构,新式里弄住宅,为北京一神父所建。1912-1936年建造,具装饰艺术派特征。
在这个里面,遇到一位热心老伯,告诉我说35号是杨振宁的父母和弟弟以前住在那里
出来继续往前,就是:蔡元培故居(华山路303弄16号)周二到周日免费参观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北京大学的校长。这里是他在上海的最后一处居所,里面陈列的都是他使用过的物品。内部不允许拍照,有兴趣的TX可以去看一看。
海格公寓(华山路370号) 现在是静安宾馆的主楼,曾经是中共上海市委办公楼。钢筋混凝土结构.西班牙式与装饰风格派风格结合。没有照片。 看到顶顶大名的华山医院。请看华丽丽的分割线最下面的后续介绍。 上海戏剧学院,一眼就看到熊佛西楼(华山路630号) 砖 木结构,1930年建,是典型的近代早期外廊式建筑特征。此处原为旅沪德人的乡村俱乐部。1956年起为上海戏剧学院使用。2000年斥资人民币200余 万元重修这组世纪旧楼,并将此楼改名为熊佛西楼,以纪念这位著名的戏剧家 戏剧教育家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 去的时候里面歌声朗朗,上戏的TX正在演出排练。校园很安静,本想看看帅哥美女,但几乎无人。
走出上戏,对面就是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华山路643号)
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是由宋庆龄女士于1947年亲手创办的。建筑十分大气,有风范。现在里面经常有各种儿童剧可以观看,友情提醒 :团购。 旁边就是枕流公寓(华山路699号) 西 班牙式公寓大楼。这里原是英资泰兴银行大班1900年建造的花园住宅,不久便被李鸿章家族购去,业主是李鸿章的第三子李经迈。李经迈在清朝曾出使奥地利, 历任江苏、河南、浙江按察使。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租界。1930年,由美资哈沙德洋行设计,翻建成地上7层的公寓大楼,建筑面积7970平方米,地下室有 游泳池。枕流”二字出自於《世说新语》,取“枕石漱流”的含义。也许是希望人生活于此能暂避喧嚣,过上枕石漱流般的生活。 1949年以前主要为外侨租住,1949年以后分配给文化界著名人士居住。其中最为著名的电影明星周璇从1932年便入住枕流公寓,直到1957年去世。 看资料 有数位文化名人在文革期间在枕流公寓结束自己的生命。
丁香花园(华山路849号)和丁香别墅 丁香花园在上海久负盛名。此园西洋花园官邸建筑与中国江南园林于一体,园中建有三幢西式花园别墅,其中1号楼即为李鸿章和丁香居住的丁香楼,二楼为19世纪后期美国式的别墅建筑。园内到处植有丁香,有“龙墙”凤亭,有湖有九曲桥,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丁 香花园的主人李经迈,是清末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幼子,其出身为庶出,是姨太太莫氏所生,此姨太太原为李家丫环出身,后被李鸿章收房,故在李家地位不高,李经 迈也在李家受歧视。李经迈幼时长得瘦瘦小小,颇招李鸿章怜疼。李鸿章晚年曾为之买下一批房产,并对人说:这个孩子长得瘦小,将来恐难以自立,这些房产归其 食用吧。这孩子再笨,收房租还是会收的吧。其实李鸿章当年看错了李经迈,其长大后机灵、奸诈。李鸿章去世后分家时,因其庶出,几个兄长都看不起李经迈,就 把当时不值钱的股票和地段最差的房产分给了他。说来也奇,这些财物到了李经迈手里,没有多少年,就千变万化。他抓住各种市场机会,使手中的股票和地产增值 无数倍,后遂成巨富。但他的财富中,也有一些是骗诈得来的,极不光彩。李经迈名下的房产,最著名的是枕流公寓和丁香花园。 现在,一号楼是老干部活动室,其他地方是酒店,进去的时候正好有一对新人在此举办婚礼。园内很多地方都不对外开放,所以只好远远的看看。
丁香别墅就在丁香花园的对面,门卫是穿警卫服,看阵势里面现在居住的是某VIP政客,外人概不允许入内。
盛名的夏朵餐厅,情侣们劈情操的好地方。
德商嘉色喇住宅(华山路1076号1100弄1120弄) 1930年建造。德国式花园住宅。
最后一站,上海交通大学(华山路1954号) 重点推荐 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是南洋公学。
图书馆: 砖木结构 1919年建 具哥特式特征 很赞
新上院: 钢筋混凝土结构 1954年建 中国古典主义式样 很有气势
教学楼(中院):砖木结构 1898年建
上海交大里面有一个航海博物馆,去的时候已经关门,有机会可以再去看看。 华山路一路过去都是优秀历史建筑的牌牌挂着,基本是私人所有,门窗紧闭。在华山路和江苏路的路口,兴国宾馆里面有多幢欧美风格的洋楼,留待下次逛兴国路的时候一起记录。 --------------------------------------------------------------------------------------------------------------------------------------------- 7.29正好在乌鲁木齐路走回去,经过华丽丽的华山医院,进去华丽丽的参观,果然收获大大的。 中国红十会医院旧址 砖木结构,1910年竣工,古典主义风格。
华山花园 华山路555 号 网上找到些资料: 周纯卿是上海地产大亨,此处是他为自家小姐养病所盖的私人花园,俗称“周家花园”。 原来这周家小姐得了一种可怕的病,是当时的“不治之症”——肺结核。周纯卿遍访名医,依旧无济于事。有一位名医说:此病无药可救,只有靠静养,呼吸新鲜 空气。为了女儿,心急如焚的父亲花巨资买下了这座闹中取静的花园,并按照苏州园林风格和女儿的喜好不断在这23亩土地上锦上添花。园子只有小姐一个人住, 出入园子的也都是周家自己人。 只可惜,新鲜空气和锦上添花都没能留住她的生命。睹物思人的父亲,于1945年把它转卖给了上海闻人虞洽卿,周 家花园成为“虞家花园”。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百废待兴,华山医院员工的工作环境很差,住院病人也没有良好的休养环境。上海医科大学创始人颜福庆多方奔走呼 吁,终于获得有关部门同意,将临近的花园划给华山医院使用,每月租金950元人民币。病人在此散步、锻炼,医院员工还在此用膳、午休,其花园大厅还是学术 会议的重要场所。那时,华山医院曾与虞洽卿之子虞顺慰协商,欲出资购下这座花园,当买卖即将成功时,卫生部和华东军政委员会下发文件:为节约国家资金,不 能随意花钱。谈好的协议瞬间束之高阁,成了一纸空文。 文革后,国家按政策将周家花园产权还给虞家,华山医院继续租赁。以后,虞家后代依法取得 了花园的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等法律文书,要求归还花园使用权。于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谈判、协商拉开帷幕,长达20多年。新千年之初,艰辛的谈判终于有了转 机,虞家后代同意以9500万元人民币将“周家花园”产权正式转让给华山医院,从此,华山医院真正成了此花园的主人,并将“周家花园”正式命名为华山花 园。
上海中心城区唯有二只石舫中一只(另一只在豫园)。
里面现在可能没有专人维护,有点陈旧,有点阴阴的感觉,但还是值得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