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伪写作”导向可以休矣

 点雪 2013-08-05

高考“伪写作”导向可以休矣

——2012年高考作文题浅论

潘新和

       我国语文、写作教育的“伪写作”由来已久,而今尤甚。

所谓“伪写作”,指的是违背真实写作规律的写作。具体表现为:材料,命题者提供;观点,命题者指定、限定;文体,虚拟,以“教学文体”取代真实文体;动机,应试;意图,违背作者意愿;内容,言不由衷;表达,模式化,等等。我国的高考作文就是“伪写作”思维定势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成了学生“伪写作”观念与实践的温床。

“伪写作”这一语文界的“集体无意识”,不仅制导着写作考试,而且制导着整个语文、写作教育,不仅使写作考试失去应有的效度、信度,而且使教师、学生的言语动机、创造意识、认知方法、表达方式等,都受到了严重的负面诱导。由于一个人的写作素养是语文素养、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因此,作为“指挥棒”的高考作文的“伪写作”导向,势必造成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低效、无效、反效,并影响到人的一生的思想方法与精神建树。母语写作教育,对人生、社会、文化、科学、历史等影响之大,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对此如果缺乏清醒,我们断送的绝不只是一个语文学科,而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勿谓危言耸听!

       语文界“伪写作”认知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渗透到语文、写作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此没法作全面、深入的讨论、批判,只能暂且通过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剖析,以期一窥全豹,引起同仁的关注。

 

一、伪材料:胡编乱造、以偏概全

      

今年高考作文题,全部是“供料作文”题。这似乎是对前些年一边倒的“话题作文”题宽泛无边之弊病的一种反拨,不料,却也陷入了它自身与生俱来的误区。与“话题作文”题、“标题作文”题、“问题作文”题等比较,“供料作文”题,因以材料入题,更易形成师生的“伪材料”观。

“供料作文”所“供”之“料”,主要有事实材料、观点材料,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不论是哪一类型的材料,大都是零散、片面、信手拈来的,其中还有许多是命题者编造的虚假材料。“供料作文”题中的“材料”,与真实写作所需的“材料”(文献资料、专业知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在真实写作中,“材料”必须客观、全面、系统,“材料工作”是极其严肃、认真、艰苦的事情。因此,“供料作文”题,不论是对学生当下还是未来的写作,造成对“材料”与“材料工作”认知上的误导,都是很可怕的。

凭借“供料作文”题中零星的“事实材料”,根本就不足以提出问题、形成观点。如“全国课标卷”叙说的是修船工不计报酬、顺手帮人修补漏洞而“善有善报”的故事;“全国大纲卷”叙说的是“我”回家帮助干农活时,妈妈教导我“丢掉包袱,轻装上阵”的故事;“重庆卷”叙说的是一工人因为天天与保安打招呼而获得保安救助的故事……在今年高考作文题中,这类明显杜撰的粗制滥造的“材料”是大量的。以个别“事实” (大多是虚假的),作为产生论点的“材料”,是非常危险的,即便是事实,形成的观点,也往往经不起推敲。因为,特殊的个案未必就能说明一般的道理。普遍性的道理,必须基于对事物的全面归纳。从个别或局部的事物中形成的观点,往往是偏见。如“重庆卷”的材料说某工人是唯一在上下班时与保安打招呼的,他因而获得了“好报”,这有普遍性吗?根据常识就可以断言,与保安打招呼能获好报的“概率”接近于零。再如“天津卷”从老鱼问小鱼“水怎么样”小鱼答不上来的故事中,得出的“观点”是:“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其实,“最常见而不可或缺的东西”,受到我们“重视”的远多过被“忽视”的;“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远不如那些复杂的事情,能引发我们深入思考的多。可见,这些所谓的“事实”材料,所提供“含意”大多是错误之理、片面之理。以此作为“观点”的依据,势必导致以偏概全。——这些虚假的或片面的“事实材料”,是不能作为“立论”依据的。它养成只能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毛病。

“供料作文”题,以观点作为“材料”入题,这些观点大多是命题者的杜撰,或是对他人观点的随意择取,这些观点大多是未经验证的,只是偶然感悟,有很强的主观性,难以覆盖事物的基本特征、性质,更不能反映人们对该问题的思考水平。考生对这些“观点材料”作二次选择,形成“自己”的观点,只能是错上加错,或更加片面。如“福建卷”:“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这个观点本身就有问题,不是个科学的命题。首先,人生没法“赛跑”:由于每个人先天、后天的条件都不相同,不同的人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的,一个先天脑瘫的人能跟一个正常智商水平的人“赛跑”吗?这是不具备赛跑必须的公平性前提的。其次,就算都是“正常人”(忽略个体的绝对差异),可以进入“赛跑”,所谓人生“赛跑”的“有限的时间”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有人活了20年,有人活了100年,他们一生中“跑”的路程远近,有可比性吗?再说,就算他们活的时间一样长,怎么算跑的路程“远近”,该用什么尺度来衡量?跑的路程越远越好吗?什么叫“过犹不及”?一路慢跑,一边跑一边看风景就不好吗?——面对这些问题,从这一材料提供的不科学的观点出发,考生是否能做好这篇文章我是极表怀疑的。即便是观点貌似全面的“江西卷”也有问题:“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综合起来看,其观点当是:既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就是告诉人们不要片面看问题。但是命题者还是没有想到,这依然还是“片面”。其实我们也可以这么看:“老想着你没有什么”很可能恰是这些人的优点,不知足,不满足,才有追求,才有前进的动力。同样,“老想着你拥有什么”也没什么不好,可以不自卑,始终充满自信。为什么非要给他们泼冷水,挫伤他们的追求或自尊呢?叫考生从片面的观点中进行选择,不就更加片面吗?——只有抽象的观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材料”,是不完整的“材料”;轻率地将他人一鳞半爪、不论正确与否的观点,当作自己文章的观点,会误导学生写作观念,断送他们一生的精神创造。

由高考作文题他人提供的二手(多是三手、四手……以至杜撰的)材料入手,开始写作,所形成的“材料”观念,与真实写作的“材料”观念是格格不入的。“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材料工作”是写作行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他人可以替代的,更不能视之如儿戏。——视之如儿戏的“供料作文”的“材料”所形成的误导,就是让学生以为写作就是以这些毫无科学性、完整性可言的“材料”为基础,“材料工作”原来是这么简单、容易、轻率。

“伪材料”观念是:写作的材料是别人提供的,这些材料是极其随意的,一鳞半爪、断章取义、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皆无不可;在自己缺乏相关准备的情况下,从他人提供的任何材料中,都必须、可以选择、形成“自己”的观点(包括陈旧、片面、错误的观点),进而发生、进行写作。作者不必为“材料”负责,自然也不必为“观点”、写作负责。

“真材料”观念则是:一丝不苟地全面搜集、甄别、占有、思考材料,是写作行为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材料是写作的最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作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极其艰苦细致的;没有完成充分的材料积累,没有对材料的深思熟虑,是不可以贸然动笔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般而言,作者为“材料”所付出的时间、精力,远甚于立意、构思、行文。任何一个严肃的作者,“材料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甚至是伴随终身。

“伪材料”写作,造就的是不负责任的作者,断送的是未来的大学者。

 

二、伪立意:人云亦云、言不由衷

 

       “供料作文”题的“伪材料”,不但给学生在搜集、占有材料上以误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写作中的“伪立意”——“被立意”。“供料作文”, 提供“材料”只是手段,给考生“命意”才是目的。“材料”的“含意”成为考生“立意”的依据。因此,多数作文题都不厌其烦地强调“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请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所谓材料“含意”,即考生写作之“意”。考生所作的只是理解材料的含意,将其作为自己文章之“意”,如果材料是多意的话,就从中选择一个自认为适合的“意”。所“立”的都是命题者——他人之“意”,考生早在写作之前就已经“被立意”了。

所有的“供料作文”题,都可以视为“供意作文”题。就是说,2012年全国17套高考作文题均为“供意作文”题。差别只在于是直接“供意”还是间接“供意”。

材料直接以观点入题,即为直接“供意”。如“福建卷”:“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江西卷”:“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上海卷”“湖南卷”“山东卷”等,亦属于此类。

材料提供的是故事、寓言、新闻之类,即为间接“供意”。如“安徽卷”:“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全国大纲卷”“全国课标卷”“北京卷”“辽宁卷”“重庆卷”等,亦属于此类。

 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既提供了故事、寓言、新闻、诗歌等,又带出观点的。如“浙江卷”:

台湾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说,她读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却被全班同学评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篇博文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跑步,都值得肯定。

请在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

“四川卷”“广东卷”“天津卷”“湖北卷”等,亦属于此类。

“浙江卷”命题者是值得敬佩的,他们诚实地告诉考生,“意”已经替你们“立”好了,你们无须费心劳神,只须轻松“选意”:“选取一种看法”。而许多作文题则貌似“善意”地提醒考生“自主立意”“立意自定”,如有不识相的信以为真,想“自主”一回,必是“偏离题意”,大刑伺候。

仁慈的命题者尚给考生“选意”的权利,苛刻的甚至连“选意”也不让,只提供一个“意”——不惯你挑肥拣瘦的坏毛病。如“福建卷”“全国大纲卷”“上海卷”“辽宁卷”等就是如此。可见,“自主立意”“立意自定”,只是伪善者的矫情罢了。

命题本应是确定一个写作范围——“命域”,而今却变成了确定写作的“论点”(或主题)——“命意”。命题者“命意”,考生自然是“被立意”“伪立意”。这是作文命题的致命伤。因为它意味着强加观点,扼杀思想,剥夺话语权,让学生成为人云亦云、“无精神思想”的机器人。

“伪立意”观念,表现为命题者的话语威权极度膨胀,考生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写作必不可少的“立意”,变质为“猜意”“选意”。文章中写的是什么“意”毫不重要,因为“意”是别人的,只是奉“意”写作。只要是题目中规定的“意”,不论好歹,不论自己是否赞同,不论自己是否有更好的“意”,都得领受。在这一观念下,评价写作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立意”优劣,“意”的创新与否,便完全作废。写作沦为文字游戏。

“真立意”观念,则将“立意”视为写作第一要务,将抒发“己意”视为话语权的伸张与捍卫,将“立意”视为精神生命力、创造力的彰显。在写作中,在言语人生中,“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意”是文章的灵魂、统帅,“立意”自然是头等大事。如果缺乏新颖、精彩、深刻之“意”,如果“被立意”,写作乃至生命便失去任何意义。

“伪立意”写作,糟蹋的不只是纸张,更是作为思想者、创造者的“人”。

 

三、伪文体:虚拟写作、以假为真

            

在高考作文题中,在文体要求上,我们最常见到的文体名称便是“议论文”、“记叙文”。如“福建卷”: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湖南卷”:“……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江西卷”:“必须写议论文。”也有一些不规定写什么文体,统称为“文章”。如“湖北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浙江卷”:“写一篇文章”。不论是否出现“记叙文”“议论文”等字眼,师生的文体观,基本上都是“伪文体”——虚拟的“教学体式”。

“伪文体”观念造成了语文、写作教学空转。学生学了12年的语文、写作,居然写的是一辈子用不上的“伪文体”,做的基本上是无用之功。如果写“真文体”,反而被认为是“文体”不明确,或“不符合文体要求”,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不可思议。笔者曾经无数次被老师们问到什么是“记叙文”“议论文”,他们说高考要求写“记叙文”“议论文”,而许多学生写的就是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他们自己也犯糊涂,在经典作品中,为什么很难找到“正宗”的“记叙文”“议论文”。——高考与教学中要学生写的,竟是写作实践中根本不存在的“文体”,真是无语。

高考作文的“伪文体”观念,源于长期以来语文、写作教育的“教学文体”观念。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体式,都是虚拟的“教学文体”,只在教材与教学中出现。如陈望道在1922年出版的《作文法讲义》中,宣称自己一改传统的“文章作品上的分类法”为“作文法上的分类法”(即“教学文体”分类法):“文章体制,包括记载文、记叙文、解释文、论辩文和诱导文等五种文式。”——这五种“文式”,是他有意要区别于传统的文章作品上的分类,专门为作文教学而作的分类。这大约可视为我国现代“教学文体”之滥觞。夏丏尊、刘薰宇在1926年出版的《文章作法》中,则将“教学文体”分为:记事文、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另加“小品文” 。夏丏尊与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开明书店1935年版)、《初中国文教本》(开明书店1936年版)这两部国文教材都将“教学文体”分为记述文、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记述文——记事物的形状、光景。叙述文——叙事物的变化经过。说明文——说明事物和事理。议论文——评论事物,发表主张。叶圣陶校订的《新编初中精读文选》(文化供应社1949年版),将“教学文体”分为:记叙文、抒情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由此可见这些前辈为建构“教学文体”付出的努力。叶圣陶在《关于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文中说:“其实国文所包的范围很宽广,文学只是其中一个较小的范围,文学之外,同样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章,就是普通文。这包括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等应用文,以及平正地写状一件东西载录一件事情的记叙文,条畅地阐明一个原理发挥一个意见的论说文。”这告诉我们,记叙文、论说文是“非文学”的“普通文”,既不涉及应用体式,也不涉及文学体式。在现实的写作与出版物中,是找不到这些体式名称的。这意味着,这些“普通文”只存在于教学中,是人造的“非驴非马”的怪胎。——这些前辈的初衷是好的,是想化繁为简,便于教学,没想到好心办坏事,造成了语文界“伪文体”观念,高考作文的命题、评价误区,与语文、写作教育“真文体”缺失。

“伪文体”观念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使命题者与广大师生产生确实存在着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些写作体式的错觉。基于这样的认知,在他们的意识中,便有了一个所谓的“正宗”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模式。认为小说、科幻、传记、新闻、通讯、叙事散文……不是“正宗”记叙文,科普小品、调查报告、说明书……不是“正宗”说明文,随笔、书评、文学评论、杂文、论文……不是“正宗”议论文。尽管在现实作品中,他们很难找到符合他们观念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然而他们不是去调整自己的文体观,而是责备教材中所选的不是他们心目中的“正宗”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批评学生写的是“四不像”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在高考作文题目中明确要求写记叙文、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防止学生不按照他们所认为的“正宗”记叙文、议论文模式写作,而去写随笔、散文、杂文、小说之类的真文体,假作真来真亦假,这是多么荒谬的事!

 “伪文体”观念,误将“教学文体“当作“真文体”。在语文考试、教学中,写所谓“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的“六要素”记叙文,写“观点加例子”的“正反论证”的“三要素”议论文。基本上与“真文体”写作绝缘,面对真正的眼花缭乱的“真文体”,反而以为“四不像”。“伪文体”写作,就跟科举时代学写“八股文”一样,除了考试一无所用。

“真文体”观念,遵循实际写作体式,学与用接轨。从小学开始,直接写童话、诗歌、小说、散文、新闻、随笔、杂文之类的真文体,喜欢什么文体就写什么,培养“真文体感”。不必面面俱到、什么都写。在学生个人感兴趣、具潜力的某一(或某些)“真文体”上因材施教、培养“异能”;在论辨体式——“论文”写作上培养“共能”。学以致用,为学生未来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奠基。

“伪文体”写作,语文、写作教学被虚拟化,犹如堂·吉诃德战风车。学生走上社会,才大吃一惊、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写了这么多年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根本就不存在。这些“教学文体”,只能登载在语文教学刊物或学生作文选上,在其他报刊上与他们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竟是老师不让他们写的那些“不正宗”文体。他们以往辛辛苦苦做的几乎都是无用之功,一切必须从头学起。而写作这件事,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从新开始的。等到他们明白时,竟已错过了学写的最佳时机——这叫他们情何以堪?教师们将何颜面对蒙受不白之冤的莘莘学子?

“伪文体”写作,虚掷的岂止是菁菁韶华,还意味着言语生命、精神生命不再。

语文、写作教育与高考作文的“伪写作”,对学生的写作认知与终身发展影响深远,其危害怎么说都不过分。是到了彻底悔悟、根治的时候了。——痛改前非吧,莫让学生“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莫让语文教育永远被诅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