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莽长治撵刘秀只是一个传说

 chao fan zi 2013-08-05
王莽长治撵刘秀只是一个传说

都城隍承载着王莽撵刘秀的传说
资料图片


汉光武帝刘秀资料图片


民间传说的“王莽撵刘秀”资料图片


  文/李国芳
  上党地区流传着无以数计的“王莽撵刘秀”故事,可是翻阅史书,你丝毫找不出王莽与刘秀到过上党的记载。那么,这种种传说,因何而来呢?
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
  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广为流传,版本众多。大抵是说王莽篡位后,恐怕刘姓皇族后裔将来讨回他的王氏新朝,遂决定赶尽杀绝皇家刘姓男子。幼小的刘秀虽是王莽的外孙,王莽同样不予放过,亏是好心的太监把别人的男婴替换了刘秀,刘秀才免于被屠(类似赵氏孤儿故事)。刘秀在民间长大后,王莽始得实情,既惊又恐,急忙领兵,跋山涉水,千里追捕刘秀。刘秀每逢到了绝境,总有风雨雷电、贵人神仙、善兽祥鸟等,帮助刘秀绝处逃生。刘秀称帝之后,感念往事,衔恩回报,颁旨敕封了予以他避难逃命的山石、树木、祥鸟、庙宇、村庄。不但如今许多山川河谷村寨之称谓源于此,而且许多自然现象奥妙盖源于刘秀的册封。要鼻子有鼻子,要眼有眼。因为刘秀在河南、湖北、河北三地生活血战多年,其他区域有关“王莽撵刘秀”故事的数量与受众,根本无法与此三地一争高低。今日,仍有河南坠子《王莽赶刘秀》、河南豫剧《王莽撵刘秀》等曲目上演。近年,河南西平、遂平、内乡县,灵宝、项城市,以及山西壶关更是将“王莽赶刘秀”的传说,申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莽、刘秀都没来过上党
  王莽,字巨君,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王莽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做是“周公在世”。公元九年,王莽废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王莽是王政君的亲侄儿,王政君是西汉王朝第十一任帝的正妻,是个名副其实的老不死(第十一任帝的皇后,直到第十四任帝被杀、王莽篡权之后才死)。公元前十六年,自幼丧父的王莽被第十二任皇帝封为新都侯,出任骑都尉、光禄大夫、宫廷随从。后遣送回封国新都(今河南新野县),三年后返回京城。王莽一生大多时间在京城西安宫中。公元五年,王莽毒死第十四任皇帝刘箕子,其后代理皇帝,公元九年,王莽篡位亲自当了新王朝的皇帝,包括其后离京出巡,直到公元二三年九月三日被变民杀死在皇宫的渐台,从来没涉足上党一带。王莽胁迫第十四任皇帝刘箕子娶了他的女儿,可是他的女儿未曾生育就守寡,刘秀当然不是他的外孙。
  刘秀,即汉光武帝,东汉开国皇帝,史上著名的中兴之主。刘秀是个家道中落的皇帝后裔,西汉高祖的九世孙,字文叔,生于南阳郡白水乡(今湖北省枣阳市)。其父刘钦曾任济阳、南顿(今河南项城)县令。新莽末年,烽烟四起,农民大起义爆发,身为一介布衣却有着前朝皇族血统的刘秀与哥哥在家乡乘势起兵,加入绿林军。地皇四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建立奇功,率骑突围求援,打败了王莽的主力军。这是推翻王莽政权关键性的一战.刘秀从此才声威大震。更始帝刘玄北度洛阳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河北地区的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刘秀,成为他的有力支柱。此后,刘秀拒绝听从更始政权的调动。同年秋,又破降和收编了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扩充了实力,不久,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更始二年(公元二四年),刘玄立刘秀为萧王,派使者召他去长安。更始三年(公元二五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或“东汉”。定都洛阳。经过十余年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消灭了更始、赤眉和关东、陇、蜀等诸多割据势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分崩战乱的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刘秀自幼在湖北、河南生活,刘玄称帝后,刘秀被封为行司隶校尉,后封为行大司马事,直至在太行山以东的河南、河北逐渐坐大,最终当上皇帝,也没有到过上党。
  刘秀起兵之时,是隐藏山野的绿林军小将领,王莽优哉游哉当着皇帝,不可能、也不会去长途跋涉围剿他这个无名小卒。刘秀在昆阳大战之后,声名鹊起,这时,已经称了帝的刘玄才是王莽的心头之患。各地变民军逼近长安,王莽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心思和精力去追当时初露锋芒的刘秀。况且,王莽比刘秀年长39岁,此时王莽已经是步履蹒跚的68岁老人。笔者粗读柏杨版《资治通鉴》二遍,始终没有找到刘秀与王莽同时登越太行山的记载。王莽凭借姑母王政君的大树,一步步得以篡夺西汉政权,以刘秀当时的卑微身份,王莽压根儿不晓得有此刘秀。书载,王莽还真的在意过一个“刘秀”,那是因为当时坊间流传的《河图赤伏符》(神秘预言书)的上写着“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王莽为之梦寐以求要绞杀有可能毁掉新王朝的“刘秀”,可是他不清楚心腹之患的“刘秀”身在何方,以致将他身边原名刘歆、后为避讳改名为刘秀的大臣借故杀掉。这足以说明王莽在权力鼎盛时期,尚不知后来当了皇帝的这个刘秀。
  既然如此,王莽本人在太行山上追刘秀一说,就不能成立。笔者认为:西汉末年王莽追刘秀之说,犹云上个世纪袁世凯追逐毛泽东,实属牵强,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
民间传说流传有因
  刘秀既然没有到过上党,就不存在刘秀在上党被人追杀的事实。刘秀称帝前的势力范围没有波及上党,所以也不存在其他武装上党追杀刘秀部下一说。王莽没有追杀过刘秀,王莽也没有在上党追过他人。那么,王莽撵刘秀一说,为何在上党地区家喻户晓,代代相传至今呢?这肯定不会是空穴来风,有它流传下来的原因。
  譬如今日宣传陵川县王莽岭的材料称:“西汉末年极端腐败……但王莽却赢得了朝廷上下的共识:王莽称帝势在必行。于是乎,力主王莽登基的人大造王莽乃真命天子的舆论,宣称在龟鸵山发现一龙脉神龛,龛中有一酷似王莽的帝王像,天书四字:王莽登基。于是王莽便即位称帝,改国号为新。后来,刘秀率大军到此以毁坏王莽的龙脉石,王莽亲率大军赶来,演义出王莽赶刘秀的故事。从此百姓便改称龟鸵山为王莽岭。”
  姑且不讲龟鸵有无神龛,龛中有无酷似王莽的帝王像,王莽是否以此就即位称帝,单说刘秀率大军上太行山本是虚妄之谈,王莽亲率大军上太行山更是天方夜谭。长治县天下都城隍之来历传说,与王莽岭异曲同工。不能因为都城隍建在小村庄,就一定是刘秀特批的。题外话,长治县都城隍所在地,保不准正是黎国当年之首都。
  东汉帝刘秀曾经派宗正(皇族事务部长)刘延,进攻天井关(晋城地域),跟玄汉政府守将田邑,连战十余回,不分胜负,不能夺取。后来,玄汉政府覆没,田邑请求投降,刘秀任命田邑当了上党郡郡长。刘秀与上党之关联仅此而已。
  《资治通鉴》记载,刘秀受到的追杀,最惊心动魄莫过于他在河北被王朗追逐。刘玄建都洛阳后,遣使巡抚各郡国。更始元年(公元二三年)十月,刘秀任大司马,持节北渡黄河,镇抚州郡。刘秀所到之处,考察吏治,复汉官名,废除苛政。十二月,刘秀至邯郸,赵缪王刘林劝他决黄河水灌赤眉军。刘秀不从,巡行真定(今正定)。刘林便与邯郸一个以卜卦为生的术士王郎合谋,诈称王郎是汉成帝的私生子,名刘子舆,自立为帝,声势浩大,有一定的实力,正是刘秀在河北扩展势力的绊脚石。王朗传檄河北郡县,围剿刘秀。赵国以北、辽东以西各州郡皆望风而从。真定王刘扬聚兵十多万,听命邯郸王郎,不肯归附刘秀。刘植亲自前往劝说刘扬,刘扬勉强同意,却提出与刘秀结亲的条件。刘扬有一个外甥女叫郭圣通,欲为其择一良婿。作为权宜之计,刘秀只好背弃与爱妻阴丽华的诺言,答应娶郭氏为妻,终于借得精兵击败王郎,肃清河北。从此,“王郎赶刘秀”、“刘秀赶王朗”的故事就在河北一带流传。因为王朗不及王莽知名度高,后世将故事讹传成了“王莽撵刘秀”,最有可能。
  上党地区民间流传的“王莽撵刘秀”故事,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因素:
  一、刘秀登基若干年后,民间艺人将王莽追杀刘秀(或者王郎赶刘秀)演绎成鼓书或戏剧,随之流传到古上党,古上党百姓将居住之地与鼓书或戏剧糅合为一起,移植成了当地故事。这样的例子在我国屡见不鲜。莫说距今两千年的西汉,离我们更近的宋朝之后,演绎出的杨家将、杨门女将戏曲和传奇,与历史的真实大相径庭,代代相传至今,就是确凿的例证。
  二、上党民间仰慕刘秀,诅咒王莽,把不相干的王莽与刘秀编成本地故事,把地名、村名、自然现象,寄托了百姓恩怨,附会了动人的传说。这一点,与湖北、河南、河北一带“王莽赶刘秀”或“王莽追刘秀”传说,如出一辙。
  三、湖北、河南、河北一带居民因故迁徙到上党,自然将“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带上太行山,世代流传至今。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