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本——激发学生永久的学习动力

 昵称503199 2013-08-05

1、生本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和爱护学生的教育理念。

爱和尊重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前提。生本理念反对用过分的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用冷酷的表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生本理念提倡的是教师应用热情、诚恳和信任的思想感情去感染学生,对他们微小的进步加以鼓励、肯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只有“爱”字当头,以诚心相待学生,了解学生自尊心强而又得不到重视的心理矛盾,用体贴和慈爱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彼此尊重,相互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鸿沟才可以填平,戒备性的心理障碍才能得到矫正和清除。

2、生本教育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教育思维。

因为尊重学生的自由成长和个性发展,所以,生本教育体现出开放的思维和兼容并包的思想,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而不仅仅是传统教育的那种管而不理,教而不学的模式。

生本教育重视个人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可以改变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看法,把一个人解放出来,使他具有更大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应创造和利用机会,借助于手势、实物、板书和情境等直观形式,引导学生解答基础性的问题,让他们享受成功,在“高峰体验”中改变自己,奋发向上。因此体现出更强的开放性和自由行。开放更体现在管理者的思维水平认知上,不把行政的官僚的体制神秘化,金字塔化,而是剔除掉教育行政者神秘的高高在上的面纱,露出管理者的真实的面目。

3、生本教育体现在浓厚的文化熏陶和渐进式感染的教育过程中,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

生本教育注重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培养和引导,而不仅仅注意当下的收成。

(1)生本教育不以考试成绩排名次,论英雄。不无故体罚或讽刺挖苦学生,不翻老账、旧账、不做有损学生人格的训斥,不能造成人为的辍学。但是,生本教育理念不是不关心成绩,而是不用成绩打击人,而是用成绩鼓励人,引导人向美向善的追求。正面的引导和环境氛围的营造势必不可少的生本教育方式。

(2)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文明单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结合起来。

校风、班风、学风、教风要正要浓,使学生在学校内处处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教育熏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社会因素发展自己的特长,满足社会需求。

4、生本教育注重抓学生闪光点,通过自我锻炼的方式催之上进。

教师贯彻多表扬、多赞许、少指责的原则,让学生从内心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进而充满希望和信心,扬起学习的风帆。学生一旦有了信心,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样他们成绩就会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5、生本教育重视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学习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更为重要,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匪浅。因此,掌握正确的学习技能和方法,与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密切联系,是学生由“厌学”变成“爱学”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转变学生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学习技能,教会他们如何学习。

(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提出一些思考内容和要求,提高听课效率。指导他们做好课堂笔记,便可课后复习。在课堂上,对较难的语言知识、语法知识和课外作业,教师要多加以解释。同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和选择工具书、参考书,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对学生实施“区别教学”。实施“区别教学”,不是一味地降低难度和减少作业负担,而是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特殊帮助,针对学生在知识上的弱点采取不同的办法适当补习,为学生接受、理解、掌握新知识扫除障碍。

(3)精选基础、重要、典型的习题,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教育学生重视和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6、生本教育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

事实也证明,专业素养高的教师,师本搞的好,生本也照样搞的好。因此,教师须不断钻研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讲课脱稿,语言准确生动,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手段新颖多样,特别要多利用投影仪及电脑幻灯制作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视听、思考、语言的整体结合。

当然,生本教育更重要的事协调好师生关系。协调好师生关系,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能让学生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一点,传授的知识就可能被学生的心理障碍挡回,即使教师有上好课的良好动机,客观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生本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们教育和教学,才能够解放学生,最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