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例品行不良学生的个案研究

 无名小兵 2013-08-05

           一例品行不良学生的个案研究

 

                                    石 军 

             (广东省广州市新穗学校,510315)

摘要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间,社会的日趋开放与多元,在日益复杂化、技术化、标准化、虚拟化、商品化的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疏远自然,脱离生活,缺乏诗意,剥夺了孩子的野性思维和圆融的生命本性,导致了现代中学生中存在许多品行不良的严重倾向。本文对工读学校小A同学这样一则品行不良的“问题学生”进行深度的个案研究,描述了品行不良学生小A的“生活世界”,即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分析了小A成为品行不良的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矫正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品行不良;问题学生;个案研究

 

 

一、品行不良的内涵

    所谓品行不良,学生群体中的极少数除了具有同龄人所表现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外,还具有品德行为偏常,普遍存在厌学情绪,甚至有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的学生个体。根据学生不良行为的具体表现,可划分为以下类型:(1)道德认知淡薄型:自私贪利、心胸狭窄、缺乏法律意识、缺乏集体观念、法制观念淡薄、文化基础差。(2)道德情感缺失型:以我为中心,缺少感恩意识,普遍缺乏爱心(3)道德意志薄弱型:凡事无所谓,缺少上进心、自信心,不考虑事情的后果就为之;(4)道德行为涣散型:打架、斗殴、旷课、通宵打机、扰乱课堂纪律、离家出走、夜不归宿、顶撞老师和父母等。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因素是方面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家庭教育中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不当及学生的不良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二、个人基本情况

小A同学,重50公斤,身高168 cm,出生于1998年,0型血,产后一个月内因缺氧曾经住院治疗过,家庭结构完整。小A据班主任反应,该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学习成绩一般,但学习习惯很差,没有上进心,上课喜欢看课外书或搞小动作,经常拿小玩具在课堂上玩;上课不能集中思想,经常走神,心不在焉;经常不完成作业,如果作业完成不了,就找借口不回学校。上课经常睡觉或者破坏课堂纪律,目中无人,对任课老师很不尊重,染上了抽烟、喝酒和旷课等不良行为;这让小A的父母经常为之伤心,担心,比如小A寒假这一段时间,几乎天天不回家,偶尔回家也是向父母要钱,父母实在没法管,所以,父母才把他送到工读学校来进行教育矫治。

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及分析

20135月28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如下

L

F

K

Hs

D

Hy

Pd

Mf-m

Pa

Pt

Sc

Ma

Si

53

65

50

69

54

71

63

52

66

64

53

61

50

根据测试数据分析解读:L分和K分不高说明该生内心愿意保持自然状态,社会化程度不高,测试结果是真实有效的。F分偏高说明有夸大成分,Hs分偏高说明自身状态不是很好,寻求关注。Hy分偏高说明该生自我中心,也容易情感用事。Pd分稍高说明有一定的个性,有时候也易冲动,难以控制自己。Pa分偏高说明有偏执成分。Pt分偏高说明缺乏安全感。总的看来,求助者是一个以我为中心较强也容易情感用事的人,内心缺乏安全感,想寻求关注,做事缺乏一理性思考。

2、智商与学习动机因素测试

   经《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测试,求助者的智商IQ=90,经《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测试,求助者的智商IQ=90,属于平常;根据学习动机测验量表分析,求助者学习动机强度低、欲求水准较低、考试中能适度紧张、焦虑程度高、缺乏学习热情逃避困难、对自己要求较低。结合他在校的表现和心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求助者具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

三、品行不良学生“小A”的“生活世界”

1、家庭生活

小A的家庭相对较为简单,爷爷病逝,由父亲,母亲,奶奶组建而成,家里面积不大,只有70多个平方,但周边环境良好。父亲,40多岁,一个民营公司仓库的管理人员,大学本科学历;母亲39岁,是一名酒店清洁人员,高中学历。父亲脾气温和,时而烦躁;母亲脾气随和,与人交往较和善,父母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据小A说吵架也往往大都跟他有关,父母对小A的学习都比较关心。虽然父母对小A很关心,但是,小A对父母的态度又如何呢?调查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据小A的亲口所言,他说他对自己的父母可谓漠不关心。这一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面对父母,竟然如此的冷漠?

 

2、同伴生活

    小A的同伴生活,主要集中在他和他的同学,小A说他很少与社会青年来往,说他的朋友都是各个学校的,个性都非常开朗大方,都很健谈。据小A说因为和他们有共同话题才成为好朋友的。小A和朋友最经常去的地方是学校附近的网吧,经常和朋友一起逃学去附件的网吧打游戏,有时候也会在士多店玩,一帮朋友坐在士多店里面喝点饮料,一起吹水。据小A所言,他承认自己经常欺负弱小,也经常打架,但是没有参加过任何帮派,朋友中通常有打架、抽烟、偷盗等恶习,但小A对朋友的这些恶习习以为常,没有任何看法。小A说,虽然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真正的兄弟是很少的,与朋友之间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游戏、扣女和吹水等方面。

3、学校生活

据小A的班主任说,小A在小学阶段成绩处于中下等,最好的学科是语文,讨厌数学和英语,数学因为根本听不懂,英语要背书和默写,这让小A感到很讨厌,进入初中后,小A的学科成绩更差,因为根本听不懂,听不明白,更听不下去,所以小A从初一就开始逃课,逃课让小A处于危险的境地,习得了很多的不良行为,如抽烟和喝酒,小A说和朋友一起玩,大家都抽烟喝酒,你要是不抽烟喝酒,会遭受大家鄙视的,再说,抽烟喝酒有一种长大成人的感觉,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醋了。因为外界的诱惑,小A更是肆无忌惮地旷课和损友一起出去玩,通宵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没有钱就和损友一起去勒索小朋友。被送到工读学校后,小A对自己的行为有了很大的反思,其行为也发生了一起积极的改变,在小A在回顾自己的过去时,他一再强调,在其不良行为的形成过程中,周边的不良氛围和损友的影响对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对“小A”品行不良的成因分析

1、深受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思潮的日益多元化、现代信息传播的便捷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纷繁复杂,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不良的网络信息正侵蚀青少年的心灵,让很多未成年人深受其中不能自拔。本文小A所受的不良影响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不良的社会环境是小A走向歧路的导火线,虽然小A家庭周围环境良好,但是小A所在学校周围存在很多的不良环境,如大量的游戏室,网吧、桌球室等,小A在损友的影响下,加上自身对外界诱惑缺乏抵抗力、自控力和免疫力,开始学会了旷课、逃课,长时间地沉迷于学校周围的网吧和游戏室之中不能自拔,并染上了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严重地腐蚀着小A的灵魂,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走上了歧途,这也是小A从一名普通学生走向行为偏差,品行不良的“问题学生”的一大诱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界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2、家庭亲子关系的不良

   台湾学者黄富源在对382名犯罪少年及538名一般少年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亲子关系对少年犯罪倾向深具影响力。尤其是亲子关系较差的少年,其犯罪倾向越严重。美国学者对家庭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表明,虽然有些青少年同不良的青少年交往密切,但只要他们同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就不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反之,有些青少年虽然很少与不良的青少年交往。但是,如果他们同父母关系疏远,走上犯罪的可能性依旧很大。 家庭是每个孩子接受时间最早、最长、受其影响深刻的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习惯、气质品质、性格等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的关系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造成许多孩子的品行不良的诱因是家庭关系的不良。本文中小A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和,家庭关系长期处于不良状态,使得小A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关爱和关心,由于父母经常吵架,父母逐渐变得不堪重负,没有心情去照顾和教导小A,父母与小A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了家庭关系的不良,长期以往,孩子就会感受到家庭环境的压抑与不和谐。娜妮·J·西格尔在其论著《青少年犯罪》中指出:“在一个有病态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由于他们目睹了暴力和冲突、情感上不和谐、以及社会冲突等,其犯罪的驱力比其他青少年要大得多。” 夫妻关系紧张化、尖锐化,甚至出现婚姻关系破裂,必然形成不良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父母与孩子长期缺乏沟通,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沟通出现了障碍,长期下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冷漠,正如小A所言,“我对父母可以说是漠不关心”。

3、自身意志力薄弱 

    学生成长发展会遇到许多障碍,而来自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的障碍确是影响深远的。意志力薄弱则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最大障碍。小A成为了品行不良学生的一条重要原因在于他自身的意志力薄弱,缺乏相应的自制力,在损友的影响下,没能抵制住周围的诱惑,小A意志力薄弱归根到底是与其个人的成长经历是有关系的。小A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成绩非常一般,加上很少得到家长和老师应有的注意、关心和照顾,造成了小A长期缺乏成就感和存在感,小A只能在平庸中过日子,剩下的只有一次次失落,一次次懊恼……长此下去,便出现了自我贬损,缺乏意志力。

四、“小A”品行不良行为的矫正对策

1、自觉净化和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社会上存在不良的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小A学校周围有很多的网吧和游戏机室,我们知道外界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环境塑造人,因此,改变人,首先就需要先改变环境。学校要联系相关部门开展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优化教书育人环境等为主题的治安综合治理活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净化学校周末的环境,增强学生抗外界诱惑的能力,构筑和谐校园,更好地净化师生的心灵,陶冶着师生文明高尚的情操。马克思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社会是人们走向“社会化”的大课堂,为此,净化社会环境是培养未成年人的必然要求。从当前情势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应当把净化社会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整合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道德防火墙”,撑起一片蔚蓝的天。

2、加强网络教育,规范网络行为

    研究表明,未成年人对社会的基本认识,对游戏规程的把我,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于传播媒介,其中,网络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深刻影响,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性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小A成为一名行为偏差“问题学生”,网络就是一大诱因,为了帮助小A戒除网瘾,引导他文明上网,还要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建立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立体培育与监督体系,对他进行网络教育,规范小A的网络行为。家长除了平时要重视培养小A的适应能力、耐挫力、自信心、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之外,还要让他明确上网以学习知识为目的,安排足够时间让他参与社会活动,控制上网时间,加强监督,防止小A长期沉溺于不良网站之中不能自拔。同时,社会教育机构应负起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的责任,积极推进网巴行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努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3、加强行为养成,培养良好活动的兴趣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不良习惯一旦养成,要想矫正过来很难。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早在二十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因此说,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成人后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品行不良的学生也有优点和特长,为了摆脱迷恋网络游戏的倾向,应培养他们其他的兴趣爱好,如游泳、打球、集邮、唱歌、绘画等,用新的良好的活动来吸引他们,在教育小A的过程中要捕捉亮点,多多赏识,使少年学生自然而然地分散对网络游戏的过分注意,不再迷恋。

4、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改变家庭教养方式

   要想从本质上真正转变小A的行为问题,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解决了心理上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A的行为问题,这些情况都需要及时的通过心理辅导或个别访谈等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其次,要改变小A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小A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情感关爱,用情感的方式培养感情,情感关爱的缺乏是造成小A成为如今品行不良“问题学生”的重要因素,缺亲情、被轻视、被忽略,这是小A在与我的谈话中强调最多的话。“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则是这个学校的首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及家长本人的个性特点,对子女心理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的增加,孩子会逐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虽然是不求回报的,但他应该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事理和情理。

参考文献

[1] 许莉娅,《学校社会工作》[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09

[2] 王晓春,《困难学生诊疗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钱志亮,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咨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范兆兰,关于学绩和学习行为不良学生的个案研究[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0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