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JACS录用的消息,一时高兴就在Paper版发了个帖子,没想到引起不少人的反感与嘲讽,呵呵,真是没有想到。不过无所谓了,反正真假自己知道就行了,无谓去争什么,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发表,得到承认就行了。说我发垃圾也好,说我吹也罢。 有人希望我能够说说心得,这里就简单的胡扯两句吧。 我是在国内拿到的博士学位,然后申请到国外的职位来做博士后的。我博士期间的工作就是和纳米相关的,现在的工作可以说是以前工作的延续,所以刚到这边倒也没感到什么困难,上手也就比较的快。刚来的时候,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搜索文献,主要是看我们方向公认的集中期刊(看那种低档次的期刊其实对自己的思路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启发,所以建议刚开始做实验的朋友还是从高档次文章入手)。这个月里,基本每天早晨8点不到就到实验室看文献,中午在食堂吃个饭继续看,晚上基本都是12点以后才回去睡觉的,现在想想,当时真是有点不要命了。看了一个月,就整理了一下思路,给老板做了个详细的research plan。和老板汇报过以后,就开始着手做实验了,因为实验设备和我在国内用的没有什么差别,所以没花两天的时间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了。纳米材料的研究虽然进行了已经有些年头了,不过仍然有很多可以开发的地方。我在这边主要是搞纳米材料的合成,这个方向相对更是容易发文章,比如现在大家公认的一些纳米合成方面的牛人,Wang, Zhonglin; Xia, Younan等,每年仅在纳米材料的合成方面的文章就是几十几十篇的发,在日本的Bando, Yoshio组更是每年文章不断。所以我相信只要自己勤奋,肯定是会有所收获的。 我刚来的时候,老板基本是给了两个方向选择,一个是比较容易出文章的课题(不过基本不会发太高档次的文章),另外一个是很难的课题(但是只要能够实验所设想的结果,肯定能发表非常高档次的杂志)。考虑到我在这边最多不会呆过两年,所以我选择了前者 。如果我决定在这个组里呆超过3年,也许我会选择那个相对难的课题。课题选好,下面就是设计实验了,其实现在做纳米合成的,实验设计起来并不难,而且一个实验周期也是非常的短,比如做水热,可能做一个实验只要十几个小时就可以了,而做气相的,1-2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实验。关键是要看自己是否敢想敢做。正因为纳米合成领域有很多未知数,所以有很多也许看来不可能的情况,试了却得到非常意外的结果。我就是占了这个光,在实验过程中在原料中加入一些看似貌不其扬的化学试剂,结果实验刚一入手就得到了还不错的,做了两个月的实验就投了一篇JPCB,加上审稿,修改,总共不到一个月就接受了。收到自己这个思路的启发,很快做出来很多类似的结果,然后就是整理这些结果,测试性能等等。这么连续做了近半年时间的实验,出了不少成绩,剩下的时间主要就是写文章了(当然中间也偶尔有些想法继续做实验)。 因为在读博士期间,老板对于英文写作要求非常严格,经过三年博士的锻炼,现在写起文章也就不是那么困难。主要就是看看别人的文献,提炼自己工作中的精华。提炼是尤其重要的,有时候虽然你的工作可能很好,但是如果不提炼出来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可能想发到好期刊就变得很困难了。当然了,发文章还和一个组的工作积累有关。我现在所在的组,以前的工作也做的非常优秀,每年都有很多JACS之类的文章发表,所以我开始的时候发APL,这类的期刊并不是很难。后来发了几篇之后,老板就不怎么鼓励发这类的文章了。 看了我前面的帖子,有人说我是吹牛,一年多光做实验都来不及,何来的这么多文章。其实不是一个方向的就没有这种发言权,不同的方向,发文章是非常不同的,有的专业,也许你忙几年也发不了几篇文章,而有的方向,一旦你找到好的思路,会出来很多好的成果。在我们这个方向,就有很多人每年都发很多好文章。比如在日本的Bando组里有来自中国的博士后Hu Junqing, Zhi Chunyi,如果大家用WOS搜一下,可能你会很吃惊他们的高产。而且不仅仅是高产,文章的档次也非常的高。说起来,我更应该羡慕他们,何他们相比,我发的文章简直不值一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