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加气血的方法

 蔡灸哥 2013-08-07
一辈子的伙伴-------养生羹

上网聊天已经有近一年了,对于网友们说的各种各样的症状,我总是建议他们(她们)用两个方法,中里老师讲的“推腹法”和我的老师讲的服用“养生羹”,网友十分不解,对于“推腹法”是中里老师所讲,大家用了都很好,并没有太多的意见,对于我老师讲的服用“养生羹”的方法,网友们有的十分怀疑它的效果,有的怀疑它的安全性,有的怀疑是不是加了激素在里面。我很了解大家的心理。毕竟现在这个社会讲诚信的人并不太多,于是我采取了“试用”的方法。几个月下来,网友们试用的效果出来了,有的解决了长期的便秘,有的睡眠好了,有的胃口好了,。。。。大部分使用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排病反应”,他们能够比较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体是那一方面相对较弱,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那些是造成今天疾病的原因,真为他们高兴。网友们很好奇,为什么一个很简单味道如同饮料的粥状的“养生羹”,会起这么多的作用,想知道这个羹能不能治疗他们(她们)身体的疾病,另外很多的朋友更怀疑了,他们有的甚至说我就是下一个“张悟本”。其实,知道原理,这些问题可以很轻松得到解答。在网上,我有时候总是与很多网友的意见相反,不是我故意反对他们,抬高自己,因为自己也曾是错误营养理念和错误中医理念的受害者,他们所说的用如用喝很多水的方法来解决便秘,祛除身体的毒素的方法;或者动不动就喝红糖鸡蛋生姜、阿胶等补气血的中药,我都曾用过,这些方法都有偏性,不加以辩证使用,往往会造成身体更大的伤害,所以不忍心,只好站出来讲几句。

“养生羹”并不是万能的,它不治病,它只能快速的增加气血的生成,祛除身体已经形成的痰湿,打通身体的通道,为下一步的治疗和康复创造条件。回过头来看,便秘的主要原因是肠道的气血不足了,不能推动大便在肠道中前进;失眠的原因主要是胃不和,夜不安了;随着身体中的痰湿的排除,气血的增加,皮肤会自然变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于是出现了痰多,屁多。。。。。我们的身体中同时运行着三套系统,阴阳的气血系统,五行的脏腑系统,通顺的经络体系,这里面气血是基础的基础,气血不足经络想通是不可能的,就像很多气血不足的人,刮痧怎么刮都不出痧,脏腑也是依靠气血来滋养和修复的,因为新鲜气血里免疫细胞和淋巴细胞极为充足,所到之处有害细菌和病毒无法生存,又有我们身体组织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修复我们身体受伤的组织。万丈高楼平地起,因为它有坚实的基础,人体的气血就是身体各项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治病调理养生可以有各种样的方法,一个前提就是人吃下去的东西要得到消化,产生出新的气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国家有财力物力的储备,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建设,一个家庭有了钱财也可以购置各种生活用品,而国家、家庭运用钱财有不同的方向,身体总是把气血投到身体最需要气血的地方,所以连续食用“养生羹”一段时间后,身体会做它应该做的事,于是我们能够看到不同的反应,在这一点上,身体的智慧远远超过我们人类所掌握的有限的医药知识。

老师常对我讲,什么事一定要知道它的“来”和“去”,才不会陷入迷茫中,人体的气血从那里“来”,又用到那里“去”,为什么现在这么补气血的药这么好卖,用下来效果又不是那么好?需要我们进行深思。养生,治病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都必须吃饭,睡觉,这是生成气血的唯一途径,在这里面饮食不节、熬夜,过食五味生冷等都可以影响到气血的生成。人体的各项功能又都需要气血的支持,我们在上网,需要气血,做运动需要气血。。。。。。,甚至我们吃下的食物也要气血来消化,现在的人,接受了越来越多的营养知识,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不管身体肠胃的好坏,一味的讲究营养,吃了许多人体不能完全消化完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反而变成了人体的毒素,又需要更多的气血来解决。中医治病的方法,原本是通过药物来激发人体本身自有的潜能,并不是用药物来生成气血,不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就是有用也不会持久,就像给精疲力尽的老马再多的鞭子,老马也跑不起来。我常给网友开玩笑,什么方法最生气血?输血是最快的一种方式,可是不能持久。只是适合救急,救命。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丰富养生理论和实践的民族。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粥是一种能快速补充气血的好方法。打开网络你能找到成千上万种各式的粥的制作方式。不外两种,一种是用来充饥的,另一种是功能性的。在古医学中医食是不分家的,什么是药?古医学认为药物是具有偏性的食物,如扶阳派多用的附片,就是一味大辛大热,有大毒的食物,所以用它可以治很多虚寒性的急病重症。什么是食物?就是功能平和的药物,如我们常吃的各种粮食、蔬菜、水果等,他们都有一定的偏性,但偏性不大,适合长期食用。市场上经常见到的各种调味品、、莲子、山药等都常用来入药。《神农本草经》把这些药物和食物分成了上品、中品和下品。“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养生羹”中的莲子、银耳、枸杞等公布的十一味这样的植物正是这样的上品食物,中医的医生们也常用来作为药物,是食用同源的。在不知不觉自己已经用了这些植物组成的养生羹三年了,而它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老师说中医治病的方法不外是“祛邪扶正,万病一法(异病同治),万法治一病(同病异治)”,一直没有得到理解。直到用中医的理念,(整体观和辩证论治),才真正理解了一部分。“打坐”,中里巴人老师的“推腹法”,“艾灸”及食用“养生羹”等方法就是“万病一法”,因为运用这些方法能从总体上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帮助祛除多种疾病。“推腹法”所推的地方正是人体阴阳气血相交的地方,是人体的“发动机”,所以对很多慢性病、妇科病都有效果。“艾灸”也是一法治万病,只要是虚寒病,艾灸偏温补,都有效果。“养生羹”增加的是人体的气血,气血不足,而工作生活娱乐活动繁重,是这个社会的通病,气血不足,百病丛生,所以这个方法对基本上所有人都有用,都适用。 这也是现代人很难理解的,现代人早已经习惯了一病一方一药,感冒就吃感冒药、胃病就吃胃药,心脏病就吃心脏药。。。。。,现代中医也总强调差异,“一法治万病”,不当成邪教就万幸了。“万法一病”,病又有很多的层次和原因,需要我们找出来,一个一个的解决。如肥胖,原因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相同,大部分肥胖都有一个气血不足的原因,补充气血就是重要的一个步骤,但并不是全部,有的肥胖有经络封阻原因,就得打开封阻了的经络,有的肥胖有过食生痰湿的食物的原因,就得减少生痰食物的食用,让脾胃得到休息。。。。。,“治病求因”,不把肥胖形成的原因一个一个找到,并加以解决,想减肥是减不下去的,用单一的方法来减肥往往开始是有一点效果,长期不加辩证的使用,则有可能给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治病和养生本是一个整体,可叹现在的人,治病就治病,养生就养生。治病的把希望放在药物上、针剂、手术上,幻想发明一种药,一种方法,能马上治好自己的病,而不去反省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中有那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是造成自己今天疾病的病因,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养生,结果疾病治好了又重新复发。再好的医生也只能治昨天的病,不能治明天的病。牙周萎缩被称为口腔科中的癌症,用治疗的方法很难见到效果,用养生的方法,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却能很快就能见到效果。养生的,所有方法,都是进行调理的,今天做经络,明天讨论那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好。。。。。。排斥医药,对已经生成的病可能对今天养生所做的努力的影响不管不问,如有的人因肾虚而需要吃补肾的药,但脾胃不好,身体内已经生成痰湿等病理产物又太多,让身体的上焦中焦通道不通,就像大地震后的纹川,灾区最需要的是粮食、医药等,不打开生命的通道,粮食、医药等送不进去,伤员也无法运出。补肾等补药多味厚难于消化,补药停滞不消化,反而变成了人体的毒素,养生也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相比之下古人的“祛邪扶正”则要完整的多,即讲养生扶正,也讲祛疾扶正。“远看成山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人的思想真让人钦佩。

盲人摸象的寓言,告诉我们要用一个全面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翻开经典的,你会发现古代的先贤们看问题是圆满不片面的。《黄帝内经》中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食之,则补精益气”就是当今知道的最完美的营养学。“医圣”张仲景、“医仙”孙思藐虽然大量使用中药来治病,但在他们著作中也有很多的调理方法。孙思藐在他的医书《千金方》一书中设药膳专篇《食治门》中认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即食不愈,后乃用药尔”。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臃塞不通,为外皮处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 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无由入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气血所注,理者,是皮胃藏腑之纹理也

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