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保持健康的心态作者:shc 编辑: 浏览数:303 来源:盐城镜鉴网 [小 中 大] 【纠错】 2012-5-4 23:43:27 党员干部要保持健康的心态 卢宪利 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命运。人生路途漫长,有风和日丽之时,也有雷雨交加之日;社会纷繁复杂,有益于身心的营养,也有乱人心志的诱惑。只有保持健康心态,乐观豁达,淡泊名利,执著信念,积极进取,人生才能无悔,事业才能成功。 保持健康的心态,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心理浮躁、心态失衡引发的违规违纪问题在一些党员干部中比较明显。有从对地方大款奢侈糜烂生活的羡慕,到不惜贪污巨额公款用于个人享乐,最终锒铛入狱的;有从对一些人“为朋友两肋插刀”、义气用事的“感动”,到交友不慎、误入歧途葬送人生前途的,等等。这些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新世纪新阶段,保持健康的心态,需要着重在砺练“四心”上下功夫。 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时,要有一颗“乐观心”。当磨难不再成为心理上的负担时,面对任何艰难困苦都有乐观的理由。在边疆工作,环境气候、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艰苦,起初,自己也曾忧虑过、失望过。后来遇到一个在边疆工作的老军医,他恳切地对我说:“吃苦就是吃补,也是积累财富,军人必须要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只要你心理上快乐了,艰苦的生活也会快乐起来。”这句话对我启发触动很大,也使我的心态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学会直面困难,笑迎挑战。此后,尽管也遇到过一些艰苦磨难,但自己的心态始终是乐观的,把所谓的“苦”看淡了、看小了,也看开了,反而取得了许多进步和收获。实践使我体会到,保持乐观的心境,摆正自己的位置,带着微笑看待人生的幸福与不幸、愉快与烦恼,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面对困难挫折的挑战时,要有一颗“自强心”。有位哲人说过:“在困难挫折面前,决定是勇士还是懦夫的,不是你的力量,而是你的心态。”我理解,这里指的心态,就是自强心。在这个问题上,我有经历也有感触。原来自己的一位领导,工作标准高、节奏快、要求严,自己感到合不上拍,也挨过几次严厉批评。当时心里很难接受,觉得付出很多,是领导太苛刻,曾产生过撂“挑子”的想法。后来在学习中,读到“挫折是把双刃剑”、“挫折是强者的磨刀石”这些富有哲理的语言时,自己开始反躬自省,把领导的批评当作提高思想认识,抬高工作标准、锻炼心理品质和意志的机会,于是很快克服了消极情绪,恢复了自信心。此后,不但在工作上有了较大进步,而且也得到了领导认可。由此我更深地感受到:挫折总会与人生相伴,遇到它时不能当作退缩的借口,而要把它作为前进的动力和兴奋剂,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完善自己,进而在风雨过后见到彩虹。 面对工作事业的检验时,要有一颗“进取心”。心态决定着精神状态,更决定着工作姿态。振奋进取精神,争创一流业绩,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平时工作中,我们也能看到,有的同志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有的同志工作深入,作风踏实,发现问题敏锐,指导工作有力;有的同志站立点高,能参善谋,有真知灼见,为单位领导提供了不少建设性意见。能够做到这些,都与其不甘平庸、积极进取是分不开的。 面对行使权力的考验时,要有一颗“律己心”。明代洪应明著的《菜根潭》讲到:“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降伏恶魔的人先要降伏自己心中的邪念,心中的邪念被降伏了,所有的恶魔都会退去;想要驾驭世事的人先要驾驭自己的浮躁之气,浮躁之气平息了,外在的纷乱就不会侵入。党员干部,尤其是手中有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经常会面对这样那样的诱惑和考验,只要自己能克制住内心的欲念,再强的诱惑也会失去作用。党员干部具有健康的心态,不但能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而且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自觉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不为权力所累,不为物欲所惑,这种心态既是党性原则的体现,也是自身修养的重点,不但要作为一般要求来强调,更要作为高尚境界,倾其一生来追求。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