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情有义的女子 做他希望做的人

 莹窗帘影 2013-08-07

 

有情有义的女子   做他希望做的人 - 玉郎 - 心有快乐事 分享有缘人

娇艳才女:陆小曼画传

有情有义的女子   做他希望做的人 - 玉郎 - 心有快乐事 分享有缘人

 
 

有情有义的女子   做他希望做的人 - 玉郎 - 心有快乐事 分享有缘人

娇艳才女:陆小曼画传



第十四章 轻轻的我走了(2)
到南京后,住在老同学、好朋友何竞武家,彻夜长谈,所谈内容一定是小曼的问题,志摩一定向他最信任的朋友诉苦,所以志摩死后,何才坚决要与陆断绝来往。19日早上8点钟,乘"济南号"飞机从南京明故宫机场起飞。9点钟从南京机场给梁思成夫妇发电报,让下午3点到南苑机场去接。虽然与小曼不欢而散,但10点在徐州,他有不详之感,还给小曼发一信,说头痛不想再飞。10时20分,飞机继续北飞,飞抵济南附近党家庄时遇上大雾,因正驾驶王贯一精神不集中,飞机误触山头,机身着火遇难。终年35岁。
  

第十五章 死不能复生
你枉然用手锁着我的手,/女人,用口擒住我的口,/枉然用鲜血注入我的心,/火烫的泪珠见证你的真;/你再不能叫死的复活,/从灰土里唤起原来的神奇;/纵然上帝怜念你的过错,/他也不能拿爱再交给你!(《枉然》)
  志摩飞机遇难,送给他免费机票的南京航空公司主任保君健,亲自跑到徐家给陆小曼报噩耗。但小曼不能相信这是真的,她把报噩耗的人挡在门外,是她确实不能相信,她不要相信这噩耗。不得已,保君健只能去找张幼仪,因为徐志摩的父亲和儿子与张幼仪一起生活。张幼仪冷静地处理了这一悲痛的事件,她派13岁的儿子徐积楷和8弟去山东认领尸体。后来张幼仪说:"她(陆小曼)出了什么毛病?打从那时候起,我再也不相信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共有的那种爱情了。"77死讯得到证实后,小曼一下昏厥过去,醒来后,嚎啕大哭。这时,她真的悲痛到极点,害怕到极点,悔恨到极点。痛苦和悲伤击倒了她,使她变得麻木。在徐志摩的所有亲人和朋友中,任何一个人的痛没有她的深,她和志摩唇齿相依,失去志摩,就等于她的天塌了。她的感情太复杂了:她悔恨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她失去了世间最爱她的人;从此失去惟一的依靠,她怎样生存?这种种使她悲痛不已,伤心欲绝。
  志摩死后,所有的亲人和朋友都为他悲痛,他的老父痛苦不已。他哀痛、悔恨、难过,他气陆小曼害死了他的儿子。如果不是她,不是为了供养她而南北奔忙,他怎么会乘飞机飞来飞去?!志摩死后,最痛的莫过于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在这同一年,他失去了两个最亲的人--妻子与儿子。知儿莫如父,他在挽联中写道:"考史诗所载,沉湘捉月,文人横死,各有伤心,/尔本超然,岂期邂逅罡风,亦遭惨劫?/自襁褓以来,求学从师,夫妇保持,最怜独子,/母今逝矣,忍使凄凉老父,重赋招魂?"79徐志摩去世后,徐申如把一切罪责加在陆小曼身上,对她痛恨万分。
  志摩的去世令朋友哀伤,林徽因悲痛万状,写下最美最感人的《悼志摩》一文。胡适失去了他最好的朋友,惋惜痛哭。所有的朋友都流下了悲痛的眼泪。
  志摩死后,小曼的悲伤我们能够想到:悔恨、痛苦、恐惧一起向她袭来,本来病弱的她一时无法承受,哭泣耗尽了她的力量。志摩去世后的第二天下午,郁达夫与王映霞去看望她,"小曼穿了一身黑色的丧服,头上包了一方黑纱,十分疲劳,万分悲伤地半躺在长沙发上,见到我们,挥挥右手,就算是打招呼了,我们也没有什么话好说。在这场合,说什么安慰的话,都是徒劳的。沉默,一阵长时间的沉默。小曼蓬头散发,大概连脸都没有洗,似乎一下子老了好多个年头。"80郁达夫描写到:"悲哀的最大表示,是自然的目瞪口呆,僵若木鸡的那一种样子,这我在小曼夫人当初接到志摩凶耗的时候曾经亲眼见到过。"81志摩的惟一一件没有损坏的遗物,是放在铁匣中小曼的山水长卷,准备拿到北京让朋友们再题辞的。小曼看到这件遗物,想起志摩一贯对她的深爱,哭得死去活来。
  1931年12月6日,上海举行了公祭,来了两三百人。追悼会后,郁达夫回到家中对王映霞说:死,总是一件可悲的事情,而志摩之死极尽哀荣,大厅里人山人海,挽联挂满了墙壁,花圈从灵堂一直放到天井里。在场的小曼极度悲哀,朋友们本应安慰她,请他节哀,但许多朋友却不能原谅她,恨她切齿!许多朋友,如何竟武、胡适、林徽因、金岳霖等不肯原谅小曼,认为小曼不肯北上是志摩死的原因,此后这些朋友大都与她断绝来往。
  一个月后,她在极度悲哀的情境中写下凄婉哀怨的长篇悼文《哭摩》。《哭摩》的悲痛、伤怨、疼痛、难过和不尽的哭泣表现的是志摩死对小曼的打击,是小曼的后悔,是小曼的无助,可是一切都晚了。志摩写于1928年的《枉然》几乎就是为回应现在的小曼而作,诗句说:枉然用火烫的泪珠见证你的真。《哭摩》更多表现的是小曼的悔恨、自恨、忏悔,检讨自己婚后的种种过错,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觉得万分对不起志摩。她说,由于她的病,使他无法过安逸的日子,不再欢笑,沉入忧闷,使他失去了诗意和文兴。这时,她感到她对他满心的歉意,因为他们理想中的生活全被她的病魔打破,因为她连累他成天也过那愁闷的日子。她想到他对她的好,两年来从未有一些怨恨,也从未对她稍有冷淡之意。她说:也难怪文伯要说,你对我的爱是Comp and true的了,我只怨我真是无以对你,这,我只好报之于将来了。
  志摩去世后,小曼才想到志摩对她的种种好处。她说,他总是耐着性子安慰她、怜惜他。她说:我只要稍有不适即有你声声的在旁慰问,咳,如今我即使是痛死也再没有你来低声下气的慰问了。我再也听不到你那叽咕小语了。她说她因为志摩的死,痛的流着鲜红的血,但这伤痕要志摩的心血来补才会好。她说:"摩,我在这儿叫你呢,我喉咙里叫的直要冒血了,你难道还没有听见么?"82可是晚了,志摩头也不回地走了,你"枉然用鲜血注入我的心",这是志摩一句现成的诗句。
  过去她从听不进志摩的劝,现在志摩用死换来了她的幡然悔悟。她说:"我现在很决心的答应你从此再不张着眼睛做梦躺在床上乱讲,病魔也得最后与它决斗一下,不是它生便是我倒,我一定做一个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的一种人,我决心做一点认真的事业,"83志摩死后,小曼确实变了。陈定山先生在《春申旧闻》中说:志摩去世后,她素服终身,从不看见她去游宴场所一次。王映霞也回忆说:他飞升以来,小曼素服终身,我从未见到她穿过一袭有红色的旗袍,而且闭门不出,谢绝一切比较阔气的宾客,也没有到舞厅去跳过一次舞……,在她的卧室里悬挂着徐志摩的大幅遗像,每隔几天,她总要买一束鲜花送给他。但这只能表示她的忏悔,用志摩《枉然》中的诗句说:纵然上帝怜念你的过错,他也不能拿爱再交给你!也许不懂珍惜,换来的只能是天谴。这不是小曼声声说的命,痛,只有自己承受。
  

第十六章 做他希望做的人
我一定做一个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的一种人,我决心做人,我决心做一点认真的事业。
  一声声真诚的表白,为了这表白本身,人们也应该把怜悯施与她。不要那样绝情吧,不要一味地怪罪吧!即使犯了错的人也应该给她改正的机会,更何况她是在无意识中犯下的错。第一件让她从悲哀中惊醒的事还是经济问题,过去她可以把一切困难推给志摩,现在她没有了依赖,真成了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可怜女子。花丈夫的钱,是理直气壮的事情。可是丈夫去世了,她能靠谁呢?但她必须靠人,于是志摩去世还不到一个月,她就强撑着身体,开始想办法了,现在她是连悲伤的权利都没有了。
  钱!钱!连志摩在的时候都无可奈何,现在更谈何容易?志摩去世后的这一个月,最恨她的人就是公公-老爷子。老爷子老年丧子,一年失去两个亲人,痛苦无以复加。老爷子把志摩死的责任全部推在小曼身上。现在她只能在这个最恨她的人身上想法子。可一个最恨她的人怎能心甘情愿地给她钱?她面临的问题是世界上最难的问题。但在这个世界上,能牵连上一点责任的也只有老爷子一个人了。小曼明知老爷子不会给她钱,老爷子早已和她断绝来往,他甚至不能和老爷子说上话,但她必须达到目的,让老爷子负担她的生活费,这是生存的斗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她只能求助于一个人--胡适。
  可胡适这个时候也怨恨她,她令他失望,他怨恨她不为志摩考虑,不随志摩来北京,这才促使志摩飞机出事,如果她在北京,就不会出这样的事。但不管胡适多么怨恨她,不愿意管她,不想理睬她,她也只能求他了。志摩去世不到一个月,她给胡适写信求救。半年时间,小曼给胡适写了六封信,那些信写得很成功,是绞尽脑汁之后的结果,颇有说服力,这些信使胡适不得不管她。
  最初胡适不想管她,胡适对她所托之事比较消极,认为事情颇为棘手,觉得自己无法向已经十分伤悲的老人开口。小曼与志摩结婚当初,是他说情,让老爷子接受小曼的,可小曼让所有人失望。如果现在他再去为小曼说情,老爷子或许在恨小曼的同时会连胡适一起恨,让一个仇恨者拿钱给仇恨对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胡适怎样当这中间人?
  在写给胡适的信中,她说:她从此要变个人了,只寄托她的心在事业上了,别的事情她是一概丢弃了,做一些志摩走时盼她做的事。她表示:她这一次再不能叫朋友们失望了,大家等着将来看吧!而且她真的振作精神开始学画,她请贺天健和陈半丁教她画,汪星伯教她诗(她的振作、做事是要在有钱的前提下)。她每天画画,两个月里成果显著,已经和老前辈一起开了一个扇子展览,卖出一些扇子,以后有望靠卖画维生。
  振作一两月后,钱的问题仍然渺茫,没有希望。这时,她又绝望地说:我早知老爷子一样也不管,我也不多事去念什么经了(大概是指收集出版志摩遗文的事吧?),她又开始变得消极、灰心、厌世。胡适发现不管不行,如果她生活没有着落,真的像志摩开玩笑说的变成风流寡妇,对志摩的名声有损,因此必须安顿好她的生活。胡适亲自去见老爷子,说服老爷子,老爷子实在没办法,答应每月给她300元生活费。但提出要求,必须在每月的20号才能取钱。小曼对这一措施有看法,她要胡适再去说情,让老爷子不加限制,她想什么时候取钱就什么时候取。想必胡适一定不会再为这些枝节的事情让老爷子烦,所以她的这一请求老爷子没有同意。
  小曼变了一个人,这确是他人没有想到的。她不再去游宴场所,不再社交,闭门谢客,专心画画,编志摩文集,这是她后半生做的两件事。有一件事她十分坚决,绝不损毁志摩的名誉,也绝不能再爱。志摩去世后的34年中,她为志摩编就的书籍有:《云游》、《爱眉小札》、《志摩日记》、《徐志摩诗选》、《志摩全集》。当时过境迁,别人各忙各的事,是小曼一直关心着志摩文集的出版,一次次的跑出版社,一次次的希望又失望,为志摩文集的出版操碎了心。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志摩的爱,表示自己真心的忏悔,证明自己做人的骨气。
  志摩去世后,她一直与翁瑞午同居,达30年之久。但她的卧室里一直悬挂着志摩的大幅遗像,从没有摘取下过。每隔几天,她总要买一束鲜花献给他。她对王映霞说:艳美的鲜花是志摩的象征,他是永远不会凋谢的,所以我不让鲜花有枯萎的一天。她用自己好看的正楷,写下《长恨歌》中的两句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放在自己书桌上的玻璃板下,以表示自己不尽的哀思。志摩去世后,她不再注意自己的形象,王映霞回忆说:"此时,把自己糟蹋得厉害,牙齿全部脱落,没有镶过一只,已经成为一个骨瘦如柴的小老太婆了。"84
  

第十七章 有情有义的女子(1)
志摩死了我守寡,寡妇就不能交朋友吗?
  翁瑞午,小曼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不见容于社会与朋友。小曼的名誉全因他受到玷污,可小曼却从不这样认为。不管是志摩生前的劝说,还是志摩死后胡适的最后通牒,还是赵家壁和赵清阁临近解放时的好心相劝,小曼从不搭理,说着任其说,她可以众叛亲离,就是不离开翁瑞午。
  小曼生活中出现的3个男人中,小曼与翁生活最长,从1928年到1961年,共33年。33年,不离不弃,也是一份情缘。不是丈夫胜似丈夫。没有爱情,也有感情。感情有时或许比爱情还重要,还长久,就像没有鲜花可以生活,没有空气,片刻不能存活。
  人的感情就是这样奇怪,王庚可谓正人君子,社会栋梁,可小曼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可谓动天地泣鬼神,可生活中冲突频频,几乎濒临破裂。翁瑞午,小曼说她对他只有感情没有爱情,可他们却相处和睦,长达33年,至死恩爱。所以最说不透的就是感情。别说他人,恐怕连当事人自己都说不清楚。但一个人离不开一个人总该有理由吧?!
  志摩生前是因为按摩和鸦片离不开翁,鸦片不可以自己一个人抽吗?按摩不可以找一个按摩医生吗?小曼的表妹吴锦不是长年住在陆小曼家,依小曼生活,照顾小曼的病体,她不能代劳吗?不能!看来翁的作用不是表面的这些,没有这么简单。她和他更像是知己:一起唱戏;共同游玩;偶然合作一幅画;送她喜欢的画作,投其所好;给她按摩,分文不取;点烟送茶,心甘情愿;听她诉苦,多有理解;关心照顾,体贴入微;提供金钱,不遗余力;半生相伴,不离不弃。一个男人33年如一日地对待一个女人,这应该叫什么?徐志摩当初夺王庚之爱,不就是因为他爱陆小曼么!现在翁瑞午用另一种方式夺志摩的爱,是不是也是因为爱?志摩可以夺王庚的爱,翁瑞午为什么不能夺志摩的爱,不是说爱是自私的吗?爱的官司是最难打的。谁能说他不爱陆小曼,不爱她,为什么要倾其所有供养她?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人生观,共同的生活方式,谁更接近陆小曼,是徐志摩还是翁瑞午。假如徐志摩不死,或许她能离开徐志摩,最后还是离不开翁瑞午,谁知道呢?
  徐志摩死了,这样尴尬的事当然不会发生。胡适要她离开翁瑞午,这或许是当初说情的条件,但她并没有离开翁。她为什么要听胡适的话呢?胡适能给她翁给她的体贴和供养吗?胡适说如果她与翁不断绝关系,他就和她断绝关系,她说那就自便吧!总之,这个世界上,她可以离开任何人,惟独离不开翁。别人不就是为了名节吗?她不在乎名节,她在乎有人照顾她,关心她,心甘情愿地服侍她。她在乎有一个说话的人,爱她的人,体贴的人,这比名节重要。
  胡适认为,老爷子已经每月给她300元了,她就应该为了志摩的名誉听大家的话离开翁瑞午,既拿了钱,又不听话,这叫什么事?300元,那个时候够一家大小十口人吃喝,这笔钱一个人花足够,靠这笔钱,她完全可以独立,离开翁。但陆小曼始终没有答应这个条件。她再一次即要享受旧式女人的权利,又要享受现代女人的自由。
  她真要独立,并不是不可能,她完全可以搬到一个适当的房间里,独自一人,读书、画画,成名成家,既可保持徐志摩的名誉,也可保持她作为诗人妻子的名节。但她不愿意,她喜欢热闹、温暖和亲朋好友在一起的感觉。
  志摩死后,她的日常生活可说一点都没有变,只是少了一个人而已。为了向老爷子要钱,她曾写信给胡适说她要戒鸦片,她要搬家,但她还是住在每月100多元的大房间中。
  志摩走了,她更离不开翁瑞午了,她需要一个男人,为什么她不可以有一个男人?她才29岁。何况她依赖惯了翁,她需要他陪伴她,需要他给她点烟,需要她陪她说话,需要有男人的感觉。她是男人追捧惯了的那种女人,怎能离开男人?翁瑞午就是她的男人,她的情人,那又怎么样?她只要关起门来做她的皇后,别人又能把她怎么样?
  陆小曼曾向晚年与她来往密切的王亦令说:她与翁最初绝无苟且瓜葛,后来徐志摩坠机死,陆伤心至极,身体大坏,尽管确有许多追求者,也有许多人劝她改嫁,她都不愿,就因她深爱徐志摩。但是由于旧病更甚,翁医治更频,他又作为老友劝慰,在她家久住不归,年长月久,逐委身焉。与陆小曼来往较多的另一个老朋友陈巨来说:志摩死后,小曼家中除翁瑞午外,常客只余及大雨夫妇及瘦铁与赵家壁、陈小蝶数人耳。当时每夕瑞午必至深夜始回家中,抗战后他为造船所所长,我为杨虎秘书,均有特别通行证者,只我们两人谈至夜十二时后亦不妨。一日,时过两点了,余催瑞午同走,他云:汽车略有损坏,一人在二楼烟塌上权睡一宵吧,自此逐常常如此,小曼自上三楼,任他独宿矣。及那月底,徐申如送来三百元附了一条云:知翁君已与你同居,下月停止了云云。后始知徐老以钱买通弄口看门者,将翁一举一动,都向之做回报的。当时翁大怒,毫不客气,搬上三楼,但另设一塌而睡者,自此以后小曼生活,由其负担矣。
  上海中国画院保存着陆小曼刚进馆时写的一份"自传",里面说:"我廿九岁时志摩飞机遇害,我就一直生病。到一九三八年卅五岁时与翁瑞午同居。翁瑞午在一九五五年犯了错误,生严重的肺病,一直到现在还是要吐血,医药费是很多的,还多了一个小孩子的开支。我又时常多病,所以我们的经济一直困难。翁瑞午虽有女儿给他一点钱,也不是经常的。我在一九五六年之前一直没有出去做过事情,在家看书,也不出门,自从进了文史馆。"85看来她与翁瑞午1938年公开同居是毫无疑问了,为了老爷子的那300元也算颇费心机。
  

第十七章 有情有义的女子(2)
陆小曼虽然为了翁瑞午顾不了社会舆论,但她也并非全不顾社会舆论,比如绝不再嫁,还是为了志摩未亡人的名誉。一个名媛不能没有社会地位,否则她将失去名媛的身份,名媛最讲究的就是出身和身份。她虽然与翁瑞午同居,但却不结婚。据王亦令说:陆小曼自动向他(翁)约法三章,不许翁抛弃发妻,她也不愿和翁瑞午名正言顺结婚,宁愿永远保持这种不明不白的关系,因为一则她始终不能忘情徐志摩,二则翁之发妻是老式女子,离异后必无出路。小曼确实是一个讲意气的女子。
  小曼的卧室里常年挂着志摩的遗像,每天为他上鲜花,翁也能接受。而翁在后期与一个女学生生了一个私生女,陆小曼似也能包容。他们虽然一起生活了30多年,似乎还各有各的自由,他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空间也属难能可贵。
  颇令人费解的是,解放后的1956年,陆小曼能在《自传》中承认她与翁的同居关系,是因为单位需要她如实汇报她的私生活,还是为了得到单位的工资,真实反映家庭经济状况?在那样一个一统思想的局势下,公开他们的关系后还能继续同居,当局允许吗?没有人干涉吗?在那样一个只有清一色的夫妻关系的社会中,她们能共同生活也是一种奇迹。即使这样,小曼也没有抛弃翁瑞午,可见小曼的意气和勇气。
  有意思的是,还是有好心者去管了,那就是朋友赵家壁和赵清阁。他们是出于好意,既是为了她的名誉,也是为了她的前途。因为他们认为翁瑞午这种人恐怕难以被新社会谅解和接受,怕小曼跟上他受连累。事实上,1955年翁就犯了错误,但小曼也并没有受到什么连累,也从没想过与他分手。好心者,也是好事者赵清阁和赵家壁把陆小曼约到赵清阁家,开始诚恳地劝她。赵清阁说:"赵家壁更是开门见山劝小曼和'好友'断绝交往,澄清外间的流言。否则就和他结婚。小曼不以为然,立刻反驳家壁,说到:'志摩死了我守寡,寡妇就不能交朋友吗?志摩生前他就住在同楼里,如今他会搬出去吗?况且十几年来他很关心、照顾我,我怎么可以如今又对他不仁不义?外间的流言,我久已充而不闻了,反正我们只是友谊关系,别人怎么看,随它去。我问心无愧。'她言下确是坦荡豁达,并表现出一种忍辱负重的固执。"86也许小曼倒要责问他们:她与翁在一起有什么不对?不就是像一般夫妻一样过日子吗,他们已经相依为命20多年了,难道到老年还要把他们拆开不成?他为了供养她卖光了所有的字画和古董,这么多年来,他承当着她庞大的家庭开支,他关心、爱护、体贴她,他就是她的男人,为什么别人非要把他们分开不可?或为什么非要他们结婚不可,当时的人无法理解陆小曼,小曼也无法理解别人,她有她的活法,可在当时,保持这种关系却太不易了,她确是一个能够远离社会,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的不多的女性。
  志摩在世的时候,都没有说过非要他们分开的话,也许倒只有志摩能理解她。她对赵清阁说:她的所作所为,志摩都看见了,志摩会了解她,不会怪罪她。她说:冥冥间,睡梦里,仿佛我看见、听见了志摩的认可。是的,好心的志摩,宽容的志摩会认可的,志摩是一个现代人,不像一般中国人。志摩死后的7年中,小曼由公公供养。从1938年到1956年的18年间,完全靠翁瑞午变卖家产度日,小曼的开支很大,翁能18年如一日地无怨无悔地为她支出庞大的开支,如果不是一种爱还能解释成什么?但很少人理解这一点。只有何灵琰认为:徐干爹去世后,他更是照应她,供养她。后来干娘烟瘾越来越大,人更憔悴枯槁,而翁干爹又是有妻有子的人,她给他的负担重,而他却能牺牲一切,至死不渝。细想若无翁瑞午,干娘一个人根本无法活下去,这种情感求诸今日,只怕不可多得了!也许志摩也是这样想的,没有翁,小曼无法活下去,所以能够认可。小曼了解志摩。真正考验人的或许正是金钱,这好像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舍得拿出钱来的人和舍得拿出情来的人似乎同一性质。
  后来,翁犯了错误,他的字画也卖得差不多了,晚年他俩生活拮据,但还是一起过了下来。苏雪林曾在民国四十八年见过小曼一面,她回忆说:"她那时是住在翁瑞午家里。志摩逝世后,小曼穷无所归,依瑞午为活。我也不知道翁瑞午是否有妻儿,总之,小曼住在他家里,发生同居关系是万难避免的事。小曼长年卧病,延见我们也是在病榻上。我记得她的脸色,白中泛青,头发也是蓬乱的,一口牙齿,脱落精光,也不另镶一副,牙龈也是黑黑的,可见毒瘾很深。不过病容虽这样憔悴,旧时丰韵,依稀尚在,款接我们,也颇温和有礼。翁瑞午站在她塌前,频频问茶问水,倒也像个痴情种子。"87在所有人的回忆中,翁对小曼都是极好极好的。
  翁在临终两天前,把赵家壁和赵清阁请来,请他们在他死后关照小曼。他抱拳供手说道:今后拜托两位多多关照小曼,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不尽的。小曼看了十分伤心。他一定也这样交代过其他人,小曼也许是他死前最不放心的人,他对小曼自始至终,也就算一份真爱了吧!1961年,他离开了小曼,4年后,小曼也走了。
  

第十八章 人生好像一场梦
陆小曼说:过去的一切好像做了一场噩梦,酸甜苦辣,样样味道都尝遍了。如今我已经戒掉了鸦片,不过母亲谢世了,翁瑞午另有新欢了,我又没有生儿育女,孤苦伶仃,形单影只,出门一个人,进门一个人,真是海一般深的凄凉和孤独,像你这样有儿有女有丈夫,多么幸福!
  陆小曼去世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无儿无女,无牵无挂。她说自己什么刺激、柔情都享受过了,生离死别尝过了,酸甜苦辣也尝过了,心碎心痛也尝过了,她说自己不枉活了一生。她虽然悲叹自己一生凄苦,可许多女人还不知怎样羡慕她的艳福呢。她生命中的3个男人,那一个不是竭力尽心地对待她?那一个不是不顾一切、牺牲一切、宽容大度地爱着她。从另一个角度看,她应该知足,她应该微笑着离开这个世界。但小曼又是那个年代经历了太多的女子,在很少人离婚的二十年代,她惊天动地地离婚;年纪轻轻守了寡;几十年与一个不是丈夫的人生活在一起。她的一生确实是不平静的一生。
  现在她要到地府去了,她的3个男人已经先她而去了,现在她也要追随他们去了,丢弃人间的恩恩爱爱、是是非非和众说风云。假如地府没有爱,也就没有人世的许多烦恼。假如不是因为爱,她或许也没有什么过错。她是一个热情善良的女人,许多人说她宅心忠厚,说她宽容仁爱,有人说:男人中有梅兰芳,女人中有陆小曼,都是人缘极好,只要见过其面的人,无不被其真诚相待所感动。她绝不虚情假意敷衍他人。
  是因为她的任性、随心所欲?是因为她没有扮演好传统女性角色?是因为她想得到无止境的自由?还是因为她不能认识自己、他人、社会?她被人诟骂。活着时,她不被世人原谅,成为女人中的反面典型。她要世上一切好的东西:漂亮的衣服、宽敞的住宅、官能的享受、热烈的爱情、蕴籍的朋友、不受约束的自由。这一切似乎是人人想要的,有的人得到了,比如那些明星,那些富豪,那些伟人,总之那些成功的人,那些世界上极少的一部分人,他们得到了。陆小曼也想得到这些,也想成为这一少部分人,她认为自己有这个资格享受这一切。但她没有想过,那些得到这一切的人,都是自己挣来的,不是凭空得到的,更不可能通过依靠他人得到。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成功了,所以拥有了。
  王庚为她付出一切,是要她做一个贤妻良母;徐志摩为她付出一切,是要得到一个爱人;翁瑞午付出一切,是要得到一个情人。但她似乎并没有扮演好这些角色。
  在她的一生中,没有是非的生活,是在所有爱她的男人都去了另一个世界之后。没有了恩怨、情债、感激之后,她真正成了她自己。在政府和领导人的关怀下,1956年她成了只领薪水不上班的上海文史馆馆员,她的生活有了最低的保障;她还成了农工民主党徐汇区支部委员,在政治上得到荣誉;1958年,上海画院吸收她为画师,在事业上有了根基。在这个时候才有了她自己,她才有了独立和自主,有了人格和尊严,不需要再感谢谁,也不需要再埋怨谁。当然这部分也是沾了大文豪徐志摩未亡人的光,更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她是一个专业画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女画家,一个有成就的画家。志摩去世前她已小有名气,志摩去世后,她刻苦努力,1941年开了个人画展,展出100多幅画,那全是她个人的努力,是她付出后得到的成绩。解放之后,她的画被全国第一次、第二次全国美展入选,那真是她骄人的成绩了。1957年,她参加了美术家协会,光荣地成为美术界的一员,这是她为自己争得的荣誉 。1959年,她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她真成了女性中的一类榜样,对于陆小曼这种懒散惯的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一年,她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真的,在老了,她才成了志摩希望的那一种人。为此,志摩九泉之下也能微笑颔首了。他不就是希望别人和他一样做一点事业吗?有一种激奋、向上的精神吗?
  小曼的一生是一本大书,是一个永远谈不尽的话题。因为有了她,我们才有了今日的话题;因为有了颇具悖律的她,才有了说不尽的女人。她是一个有份量的女人,在人性的秤杆上,在男人、女人的心中。
  据说,她惟一的遗憾是死后不能与志摩合葬,因为志摩的儿子徐积楷不允许她葬在硖石老家。其实,一个追求自由的灵魂又何必在死后追求那些世俗的形式,肉体消灭了,灵魂更自由。这时候的选择不才是自由的选择吗?!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离开了纷纷扰扰的世界,终年62岁。

 

继续阅读
 

 

有情有义的女子   做他希望做的人 - 玉郎 - 心有快乐事 分享有缘人


幽默情趣 成人笑话 囧人糗事 无厘网文 神秘窥视 奇闻怪事 黑客秘闻 民间绝技
绝色美景 闺密男女 男女破事 贪官秘史 和尚开荤 小三情史 娱乐星闻 花言巧语
洞房奇招 虐待女星 午夜骚客 性感明星 水中美韵 人体彩绘 极限表演 古典艳情
医食保健 两性探秘 文秘技巧 报刊大全 诗歌典籍 传世名画 绝色天香 甜言蜜语
色色影视 风水命理 星座物语 人文史地 宗教探秘 历代帝王 网络应用 玉郎玩鼠

 

有情有义的女子   做他希望做的人 - 玉郎 - 心有快乐事 分享有缘人有情有义的女子   做他希望做的人 - 玉郎 - 心有快乐事 分享有缘人有情有义的女子   做他希望做的人 - 玉郎 - 心有快乐事 分享有缘人有情有义的女子   做他希望做的人 - 玉郎 - 心有快乐事 分享有缘人有情有义的女子   做他希望做的人 - 玉郎 - 心有快乐事 分享有缘人

有情有义的女子   做他希望做的人 - 玉郎 - 心有快乐事 分享有缘人   我的朋友,看了这篇文章和图片能给你带来轻松和快乐时,记得点击下面的推广信息,一定支持一下哟 ,您的举手之劳,是博主不断改进博客的强大动力,期待你的支持,感谢你的点击。谢谢!

   想了解更多的博文和艺术精品,欢迎关注我的博客 或 我为好友:http://zxc.678876.blog.163.com/ !感谢您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