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可致命 伦敦烟雾曾“憋”死万人
大洋新闻 时间:
近日,北京通州区PM2.5实时浓度曾高达950微克/立方米,北京儿童医院近日门诊量接近一万人次,其中30%是呼吸道疾病。历史上,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因颗粒物引起的空气污染事件。 1930年比利时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地区是比利时重要工业区,地处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至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逆温层会抑制烟雾的升腾,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在逆转层下积蓄起来,无法对流交换,造成大气污染现象。 当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内的污染使该地区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 40年代美国光化学烟雾事件 洛杉矶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很发达的港口城市。 然而好景不长,从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发现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光化学烟雾,它是大量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中其它成分起化学作用而产生的。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等有害物质。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 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 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1948年10月26至31日,多诺拉镇潮湿寒冷,一丝风都没有,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两天过去后,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硫气味。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 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至8日,一场灾难降临到英国伦敦。由于逆温层作用,城市连续四天被浓雾笼罩,司机甚至需要人坐在引擎盖上指引才能开车。 由于大气污染严重,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在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牛展中,350头牛严重中毒,甚至有一头牛当场死亡。这就是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 可悲的是,10年后,伦敦又发生了类似的烟雾事件,并使1200人丧生。直到70年代后,伦敦市内改用煤气和电力,并把火电站迁出城外,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才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20世纪环境警示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