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逆温一旦出现,可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1930年12月初,比利时上空出现空气逆温层,由于地面的水汽无法向高空扩散,整个比利时笼罩在大雾中。位于马斯河谷的金属冶炼厂、玻璃厂、硫酸厂以及发电厂等等众多工厂,排放的废气无法正常扩散,全部都沉降到了地面。 24公里长的马斯河谷工业区,从1号到15号半个月的时间都笼罩在一片烟雾中,造成60多人死亡,几千人出现严重呼吸道刺激症状。史称马斯河谷毒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伦敦无风,而且出现了大气逆温。 从工厂和居民的取暖炉中排出的大量烟雾笼罩在伦敦上空,无法扩散,4天造成了4000多人死亡。直到12月9号,强劲的西风才吹散了笼罩在伦敦上空的毒烟。 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气污染事件,史称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大气层的逆温现象除了容易引发严重大气污染事件以外,还容易被敌对方加以利用,发动生化攻击。 ▍为什么绝大部分古墓被盗,发生在冬季?我国历史悠久,又有厚葬的传统,所以华夏大地下面埋藏着无数宝藏,这也引起了盗墓贼觐觎,为此不惜铤而走险。 但是,盗墓活动并不是一年四季发生概率都是一样,而是天冷的时候发生概率最高。 所以,在冬天的时候,公安部门对于盗墓活动的防控压力也最大。 盗墓贼之所以选择在冬季盗挖墓穴,除了冬季寒冷干燥,地下水位低,不容易塌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墓穴空气和外面的空气是顺温的。 我们知道,古墓大部分都埋藏在地下几米甚至几十米深的地方,里面的空气上千年时间里处于完全与外界隔绝状态,很可能充满了二氧化碳、瘴气等毒气,所以人贸然进去就很容易窒息、中毒。 但是冬天的时候外部的空气冷,地下的温度高,墓穴中的空气温度比地面空气温度高,会形成对流,污浊气体会自动排出,外面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会自动流入,盗墓者进入墓穴中不容易中毒、窒息。 如果在夏天盗墓正好相反,地下凉地上热,墓穴里的空气和外面的空气形成逆温 ,盗墓者进去就容易出危险。 ▍大气逆温现象是如何发生的?从地表到高空大气正常的温度分布是每上升1千米,温度下降9.8℃。 地球上的热量全都来自太阳,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就是地表,所以一般情况下地表的温度会高。 但是在以下4种情况下,有可能地表的温度会和高空的温度出现逆转。 第1种情况,空气过于干净和清澈,导致地表大量的红外辐射直接辐射到了高空,地表温度下降的速度过快。 第2种情况,冷锋和暖锋交汇的时候,冷空气密度大,沉在了下面。 第3种情况,高空的空气下沉的时候,由于气体压缩而升温。 第4种情况,山谷和洼地导致周边的冷气团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向低的地方集中。 逆温引起的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祸的结果。如果大气逆温时污染并没有发生,还可能会产生2种天气现象。 第1种,会出现冻雨。 在高空中雨水基本上是像雪花那样的结晶状态,落入下层大气的时候会融化。但是发生逆温时,接近地面会被空气冷却成为过冷水滴,虽然不会在空中冻住,但是一旦触及到地面,立刻就会结冰。 冻雨形成的薄冰层几乎看不见,而且非常滑,很容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 第2种,会让声音放大。 声音会在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交界面发生折射、反射。如果在交界面处来回反射,就会让空气有回音并且放大。这个时候人说话的声音,汽车的声音都会比平时要大的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