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构竞相布局可穿戴电子2013.8.7

 晓枝 2013-08-08

机构竞相布局可穿戴电子 产业链迎发展机遇(附股)

2013年08月07日07:32 来源:和讯股票 
得润电子 13.10 -2.31%
歌尔声学 38.76 -2.24%

  机构竞相布局可穿戴电子

  随着苹果、三星等消费电子巨头将陆续推出各自的拳头产品,对可穿戴智能电子产业链的拉动作用巨大。对于由此形成的投资机会,一向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显然不愿意错过。

  硬件变革带来产业链机会

  “可穿戴电子是智能设备的大势所趋,谷歌、三星和苹果三大巨头的动向肯定会引发大量的产业资本跟进。虽然这个在军事和医疗上早有应用,但其实今年才可以算是可穿戴智能电子设备的元年,因为三大巨头的重量级产品可能都会在年底前发布。”一位长期跟踪电子行业的公募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今年以来,一向嗅觉灵敏的机构投资者对可穿戴电子产业已经早有布局,产业链上龙头企业的流通股东榜上多次出现各类机构扎堆的现象。对此,光大证券(601788,股吧)分析师认为,消费电子主要沿着智能性和便携性两个维度发展,在过去几年中,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智能性维度,即设备从功能型向智能型的演变,但是谷歌眼镜引发了市场对便携性维度的关注,可以认为,消费电子产品从可携带型向可穿戴型的演变刚刚开始,未来甚至向可嵌入型演变,投资机会非常丰富。

  细化到产业链投资的角度,目前的机构投资者主要从硬件角度进行挖掘。光大证券(601788,股吧)分析师称,由于可穿戴设备的外在形态完全不同于智能手机等传统硬件产品,这些产品在硬件方面的变革很大。其中,智能眼镜侧重于光学方面的创新,智能手表是智能手机的缩小版,并加入更多传感器以读取人体脉搏等信息,部分厂商也可能在腕带处采用柔性化硬件设计。

  “目前看来,硬件上的机会确定比较强的就是在FPC(柔性电路板)、柔性屏和MEMS(微机电系统)这些领域,当然还有传统的电池、通信模块等,如果公司能够直接切入苹果等巨头的产业链体系当然是最好的,不过国内厂商的快速跟进也有望创造更多的产业链订单。”前述公募人士告诉记者。

  回查相关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榜,记者发现,不管是FPC概念的丹邦科技(002618,股吧)和得润电子(002055,股吧),还是MEMS概念的歌尔声学(002241,股吧)和金龙机电(300032,股吧),甚至是有望切入谷歌眼镜供应链的德赛电池(000049,股吧),以及供应无线通信模组的环旭电子(601231,股吧)等,无一不是机构扎堆。

  语音交互技术更受关注

  除了硬件变革带来的机会以外,可穿戴设备最重要的趋势就是语音交互技术的日益发达,从苹果的SIRI开始,语音控制和交互技术在消费电子应用中已经愈发凸显其价值。

  “可穿戴电子智能设备与手机这些传统的便携智能设备不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别就是在人机对话方式上,由于穿戴设备的交互界面通常比手机屏幕小很多,如果还是通过触摸屏技术来实现交互,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双手,这块只能通过语音交互技术来实现,这是确定性的机会,也是我们重仓科大讯飞(002230,股吧)的投资逻辑。”沪上一家私募公司的总经理对记者坦言。

  不过,由于语音技术的投资标的极其有限,而科大讯飞(002230,股吧)作为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在中文语音产业占60%以上整体市场份额,处于语音市场绝对领先地位。回查公司流通股东榜,华商、广发、银华、大成、交银施罗德悉数入驻其中,可见前述私募人士的投资逻辑已得到公募机构的高度认同。今年以来,其股价已经走出翻倍行情

  可穿戴设备将迎发展机遇期

  相较于“手表”这一称呼,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更希望即将推出的可穿戴设备被称作为“腕带”。在日前举行的一场科技大会上,库克表示,苹果公司有兴趣制造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可以显示时间的装备。

  此番言论显示,科技业大佬对于可穿戴设备形态的看法已经在发生改变。谷歌眼镜的到来,让人们脱离了此类智能设备可以穿和戴的表面属性,更多地看到了其背后的商业模式及其可能带来的生产力。

  但无论是眼镜、腕带还是手表,这仅仅只是开始。这一领域的变革在不断发生,通过识别个人情绪并推送音乐的公司BioBeats近日便获得一笔相当可观的投资,其背后的“量化自我”技术成为可穿戴设备的又一个新台阶。它让机器和人类之间的交互变得更为密切。

  而不断更迭的技术创新告诉我们,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技术,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一个通往个人隐秘世界的窗口。这一平台的出现也将缔造一个开发者时代,研究公司Forrester便预测,一场平台大战将打响,更多商机孕育其中。

  新技术走向实用

  可以通过读取身体数据来为用户定制音乐的公司BioBeats本月初宣布,获得来自美国著名影星威尔·史密斯及音乐经纪人斯库特·布劳恩等人65 万美元的种子期投资。该公司的技术通过探测、收集并分析用户的身体数据,来定制个性化的音乐,让用户可以聆听到自己的情绪。

  这令“量化自我”技术进一步走向实际应用。这项技术指的是通过数据收集、可视化及分析等技术手段,将个人的生理数据或是情绪等用数字表现出来。在一些分析人士眼中,伴随可穿戴设备收集到更多与人身体相关的数据,这项技术或成为下一波技术浪潮。

  对传感器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它们可以附和在人的肌肤上,甚至潜伏进人的身体,监控生理指标或是医疗效果。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日前便被曝出正在使用UP智能手环。这一手环具有跟踪锻炼、睡眠和饮食的作用。雅虎的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则将这款产品发放给了其万余名员工。

  而伦敦一家时尚设计公司CuteCircuit在设想开发能提供压力反馈的服装。艺术家多米尼克·威尔考克斯则设计出一款卫星导航鞋,其内部拥有GPS芯片、微控制器和一对天线。

  尽管此类不断冒头的新玩意都还是概念性的产品,尚未真正得到商业化运作。但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被视为相当可观,调研公司Juniper预计,到2017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从今年的约1500万部增加到7000万部。

  平台商机显现

  和医疗植入物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可穿戴设备可以更好地处理健康问题,并且也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德勤研究主管邓肯·斯图尔特表示,可穿戴科技带来的最大影响不是它正在代替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而是当一个人无法使用移动设备或是台式机器时,它所带来的和网络平台的联通性。

  研究公司Forrester曾在一份报告中预测,当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脸谱网这五大平台开始更严肃考虑科技可以做些什么的时候,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主流,而一场新的平台大战也将出现。

  该报告认为,这种平台大战的发展路径将类似于智能手机,一开始,苹果公司将为可穿戴设备创造出较早的应用及附带的生态系统。但谷歌的开放平台将给予开发者更多自由和广泛的实验,开源的安卓系统使开发者能更好地满足具客户需求。微软也已经放开了web标准,为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开发者留出空间。

  Forrester建议,聪明的开发商及产品策略师应当开始和一些消费品牌进行合作,例如耐克或是阿迪达斯,而后者也应当开始接触开发者社区和上述五大平台。Rackspace的首席技能官约翰·安格斯便指出,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将成为可穿戴设备强大的后盾。企业主需要知道这件商品对消费者而言有多大用处。

  在咨询机构Amaze的创意顾问唐德·科克肖特眼中,可穿戴设备极具个人色彩,“它搜集各种信息,关于我本人、我的经历、身体、所处方位、周边环境、我参与活动或是我的视野及兴趣爱好。”

  而这为可穿戴设备成为商业平台提供基础。科克肖特表示,品牌没办法横冲直撞地深入消费者的个人经历中并受到欢迎,它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某种方式利用这些相关数据,并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或是建设公用事业,以满足他们想要充实生活的需求。(上海证券报)

  歌尔声学:在多变市场环境中专注于长期趋势 买入评级

  2013-07-02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高华证券 研究员:李哲人

  最新事件我们观察到电声行业最近面临的一些负面因素,包括三星GalaxyS4订单缩水、iPhone5需求疲弱以及楼氏电子对歌尔声学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请参见2013年6月28日发表的“对楼氏电子专利侵权纠纷的解读”)。然而,我们维持对歌尔声学的买入评级,因为在这个多变的行业环境中,我们建议客户专注于以下两个长期因素:1)电声元器件行业仍处于技术与价格的升级周期;2)歌尔声学在重要客户产品线中的市场份额仍在稳步提升。

  潜在影响我们对歌尔声学近期业务的看法如下:1)考虑到音效和语音控制技术是智能设备的主要差异化因素,我们认为电声器件的单机价值在2013-14年将继续上升;2)我们认为在苹果下一代产品周期中,歌尔声学可能小幅提升其扬声器的市场份额,并开始交付MEMS麦克风和受话器,这主要是得益于公司领先的产能和稳健的交货历史;3)三星GalaxyS4订单缩水可能影响歌尔声学的二季度盈利(我们目前预测公司2013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54%,而此前预测62%),但从全年角度来看,向三星供应耳机的时间早于预期可能部分抵消这一影响;4)我们仍预计随着新款iPhone销量上升,歌尔声学在earPods的市场份额将有所提升(请参见2013年6月6日发表的“调研要点;电声元器件处于升级周期,上调售价假设;买入歌尔声学”),同时鉴于其在MEMS麦克风市场的地位正在改善,我们现在认为earPods可能配置更多歌尔声学自产的MEMS麦克风。

  估值:我们维持2013-16年每股盈利预测不变,来自三星的元器件业务收入下滑被其它客户及产品的市场份额增长所抵消。我们维持对该股的买入评级,基于PEG的12个月目标价格为人民币43.3元。

  主要风险:重大技术变革;来自重要客户的需求弱于预期;劳动力成本压力。

  得润电子:二季度重返高增长 买入评级

  2013-07-27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 研究员:蒯剑

  公司发布中报业绩快报,符合预期。

  二季度收入增长46%,净利润增长39%公司在上半年实现8.9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实现近5300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0%,符合预期。公司在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5.4亿元和3300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6%和39%。

  四大连接器业务有望高增长,FPC业务更优家电:公司是国内家电连接器行业的龙头,在海尔等大客户具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公司在欧洲的制造基地也有望开拓欧洲的高端产品。

  电脑:已从CPU、DDR等产品线拓展至各种新品,客户范围也从泰科拓展至下游代工厂和品牌厂,未来几年有望实现出货量的大幅增长。

  LED支架:建立了行业口碑,实现了对国内很多LED封装厂的出货,未来几年将随着LED行业实现高增长。

  汽车连接器:一方面通过合肥的子公司供应国产品牌,另一方面通过与德国Kroschu的合资公司供应外资品牌,初期目标是配合奥迪A3的国产化。公开资料显示,一汽奥迪为国产A3制定了7年(2014-2020年)91万辆的计划。在国产第一年,产量约6万辆,其后2015年将达到12万辆。

  FPC:FPC行业属性优于连接器。公司通过购买华麟70%股权获得手机和摄像头FPC业务,有望成为未来几年新的增长点。FPC也将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也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未来2-3年有望重返高增长轨道公司在2010至2011连续两年保持了业绩的高增长,在2012年由于行业景气的低迷和主要客户的战略调整经历了业绩下滑。我们认为,公司已开始新一轮的高增长。

  ◆维持业绩预测和买入评级我们维持对公司的业绩预测和买入评级。

  丹邦科技:PI膜助力跨越式发展 推荐评级

  2013-07-25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创证券 研究员:段迎晟

  公司本质是电子材料公司,并非普通FPC公司,为便于销售自己的中间基板材料,公司往下游扩展到FPC和COF,募投项目扩展到上游的电子级PI膜(聚酰亚胺)。电子终端产品便携化,催生FPC软板的旺盛需求,而软板的耐热、绝缘、平整和均匀等核心特性取决于上游材料,材料是定位软板产品市场等级的关键。公司创立12年以来,精于中上游材料的点滴积累,贯通下游形成COF和FPC产品,产业链一体化形成的产品技术、成本和品质优势,构成了公司长久以来高壁垒和高毛利的系列软板产品。公司产品定位中高端,超过60%出口日本,2008~2012年产品综合毛利率均高于52%,高端COF基板毛利超过55%。

  我们认为,未来3年公司主业随着产品拓展、产能扩充和客户渗透,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且成长空间比较大,具长期投资价值:

  1.中上游核心材料(无胶2L-FCCL和FPC胶黏剂等)均自主研发和量产,切合自身产品线特点,便于深度验证和测试,不断提升良率,满足客户定制需求,自给材料壁垒高,且凸显成本优势,未来产品高毛利可持续。

  2.“黄金”PI膜即将量产,市场一片蓝海,完成一体化布局。自产2L-FCCL用涂布PI膜超过2年,为PI膜达产所需技术积累和量产经验奠定基础,未来PI膜定位高端,预计年产能300吨,20%自给优化成本,80%外售提升业绩,净利率将达50%,外售PI膜有比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3.产能扩充4倍进入实质阶段,基建和资质已齐全,未来1~2年高速扩产。

  4.优质客户群覆盖广泛,订单确定性强。拥有松下、佳能和亚马逊等国际大客户,长期深度合作,意向订单确定性强,且核心客户渗透率逐年提升,长期保持前五大客户稳定营收占比。将切入JDI,未来订单存很大扩容空间。

  风险提示:终端产品景气度下滑;公司项目进度不达预期,量产PI膜导致PI膜价格下滑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预计13/14/15年公司净利润为0.75/1.27/2.06亿元,对应EPS为0.47/0.79/1.29元,同比增长34%/70%/62%。13/14/15年的动态PE分别为71.8/42.2/26.0倍,公司短期涨幅过高,鉴于公司的未来成长性,给定“推荐”评级。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