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营销前10年(2000-2010)

 昵称7745844 2013-08-08

中国营销前10年(2000-2010)

http:// 2010-3-4 10:28:40 作者:魏代华 来源:本站原创

  2000年前,计划经济的身影还在国内大部分企业中占有明显位置,不过在那个时候先富起来的人现在大多都成了国内国际政商两界的座上宾。他们就是当时被西方批为“中国式爆发户”的敏感而又自豪的时代经济产物中的高端人群(注:快消品和耐销品这个行业在国内市场成大气候者大都在90年后,而1995-2005这10年间才是中国传统消费品企业的辉煌期和顶峰期),时代成全了他们的同时,他们也用自己独有的胆大心细和敏锐的商业眼光创造了很多行业间的骄傲和标杆,为中国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理所应当就成了21世纪中国的企业公民。

  作为70后,我从2000年前就开始在学习跑业务,回首过往,我羡慕的无数个创造历史的瞬间在我脑海中至今抹灭不去。如果说那是一个营销时代“饿死胆小撑死胆大”一点不为过,只要你想得到,那你的想法就会做得到,无限的市场空间和买家等着你去收获,无数个发展机会等着的亲耐。又有无数个骄傲在轻狂中倒下,无数个骄傲在无名中诞生,而今依然有无数个骄傲在挣扎中徘徊,无数个骄傲在绳结间体会煎熬。

  当好多企业还不明白什么叫创意的时候有超前思维的个别企业却创意出了各式各样的促销(买台电视机哪怕是送一支圆珠笔,消费者都喜笑颜开)、广告(广告语只要说的能让人听明白,再加上朗朗上口的润色词,这广告就火了!),消费者从单调的计划消费中慢慢感受并享受着厂家变化无穷的促销创意带来的新奇。当然,旨在掏空老百姓腰包这样邪恶的念头的企业那个年代肯定是没有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强大,现在要想掏空老百姓的腰包更是不可能的,企业家们的初衷还是那样单纯厚实。从脑子爆发出来的灵感带动的的动机纯粹就是多卖货,出大名!不过现在,很多企业推出的概念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作为一个在国内市场主导过几个品牌市场营销工作的我,一直在深思:是促销和广告换取了金钱还是被促销和广告冲昏了头脑?是促销和广告成了企业生存必须还是促销和广告成了企业快速套现的必须?是搞促销就为了能够更多的因为推广品牌而增加销售还是将促销的目的放大到纯粹又直白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理论(这已经发展是没有可做的促销活动而又不得不做的活动了?是产品质量安全限制了企业发展还是他们主导了企业发展?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都没有可以用负面说辞的必要,因为企业公民也要质保穿暖。

  我回忆了很多当时我亲身感受过感动过的企业广告片和促销案,又反思了很多现行市场中很多企业广告片和促销推广案,不由得从心而论一个结果,作为一个营销人/咨询顾问/培训讲师,其实我的变化才是最可悲的,因为后来我对待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变化也有了一个新的性格,就叫随性!我也明白了在随流中创造传奇只能叫个性而不能叫做拯救,否则有伟人说的那句“众人皆醉我独醒”话的灵性就不灵了。

  从90年代的秦池就业豪放一掷桑塔纳换奔驰的豪言,比2010年春晚刘谦的近景魔术还要玄乎的。恐怕他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广告依耐病?他更不明白企业发展高速中出现的管理脱节和产品规模化生产后的管控等等会是送他重新坐回板车的日子,但他却为中国企业营销树立了一面旗帜!就好像现史玉柱的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一样,如果他在每个年节到来不再频繁的在各大没做广告,恐怕老史自己都不会说,我的东西跟投放广告没有关系,2010年,黄金搭档没有任何广告照样和往年一样卖得好,照样有同样的老百姓买。他不会,现在中国企业只要在央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辽宁卫视、北京卫视、江苏卫视等几个主流媒体频繁投放过广告的90%的企业主都不会表这个态。

  在我影响中,完美的广告是联想集团最先在电子行业的一句至今我还记忆犹新的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么样?”。恐怕当时联想柳老总他们想出这句话来的时候还真没想到IT发展到现在,而且速度之快,确实他那句话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部分网中人。甚至比这句话更要深化的意义就是,如果人类失去联想(宽泛概念),世界肯定还是老样!如果联想没有这句话,那么今日的联想又是什么样呢?消费者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更何况当时联想的主要渠道就是民用渠道加商用渠道,这就是进步的力量,尽管进步的思想在发生变化,但进步的步伐却一直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进步就是自己为自己创造希望!

  当年中国饮品行业还只有哇哈哈和乐百氏决战的时候,却从中出来了个嘴里喊着“农夫山泉有点甜”的砍柴农夫,但这个砍柴农夫的出现,恐怕真的没有引起乐娃两个的注意,有可能是他们战斗正酣的时候,不想有人来打扰,但“粗俗”的农夫因喊着朴实无华的口头语却成功了!后来农夫学会了讨巧卖乖,尽然又和希望工程绑在了一起,于是又出了一句“只要你买一瓶农夫山泉,就是在为希望工程捐赠一分钱”,只要区区一分钱,反正都买水喝,为什么不做个善者呢?中国人就是这脆弱,就是这么善良,就是这爱被忽悠。从那时起,我懂了什么叫公益,就是打着做好事的幌子却不知道真正的好事做了还是没做,反正老百姓是买单了的。政府的监管也不健全,更何况和相关部门关系搞好点,这个名誉借你用几年也没有问题,接下来收获的就是我的创意无敌了。农夫山泉一度以全国市场赶超哇哈哈,甚至在部分市场(如一线城市的KA卖场)还超过了哇哈哈,但乐百氏却因家道中落和改嫁达能而未免于中国市场之殇,但回首农夫山泉的成功途径而且也没有落下太多消费的诟病那这就是一种成功。成功之路向来都是从纷繁曲折中走来,却在繁华阑珊中渐渐远去!

  后来,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的“蒙牛”从“伊利”的穷追猛打中跑了出来,虽是初生但已成老牛的牛根生真不怕虎的奋斗史在乳制品行业乃至整个食品链产业中开创了运营模式、市场/品牌定位等等发展方向的先河。以至于后来在老牛的带领下出现了很多向他的学习的小牛,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小牛的复制能力因为并没有接受住严峻的考验而惨败(向大连的小牛倌乳品就是个活例子)。这时候的蒙牛似乎又先进了一步,因为他又看见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很多年前牛根生在师傅郑俊怀的带领下,凭着其成功者独具的睿智领悟并参透到了郑师傅的另外一项真本事(这项本事在蒙牛短短几年的发展中成全了老牛,但在08年的经济危机中却险些害了他。),就是融资(蓝海战略观点中就说到了类似的这种现象,对待资本的饥渴程度深深激发了这些企业主一面感觉市场挑战的严峻性,一面面对资金紧缺的严重性,于是他们探到并发现了另外一种行业企业间短期内不可复制的新模式。)有步骤的先融到当地老百姓手中的资源,后来就发展到了去融摩根等国外私募的对赌,赢就是在这个雄心壮志的男人的脑海中最大的和最坏的思想准备!他当时没有多想的就把未来5年的行业发展预见的一清二楚,牛根生就是牛根生,赢都赢得那么灿烂,连后来一轮轮的资本局输都输得那么有气节,那么有民族精神,那么煽情!如果说伊利让中国老百姓认识了什么叫牛奶的话,那么蒙牛却教会了中国老百姓要怎么喝牛奶。如果说伊利是中国乳品行业的大哥的话,那么蒙牛就是中国乳品的大嫂了。

  当终端促销推广方案已经意尽其用,而效果却还是不抵当年之勇时,中国传统行业的企业要想在国人市场立足,那就不得不面对他们的宿命了,于是广告的魅力被再次激发。广告投放,不管是空中的,地面的,平面的,立体的,你只要记得关注一个节目就什么都明白了,那就是每年央视和各地方卫视在年终前召开的广告客户答谢晚会,那作为中国的企业主、总裁、营销总监、销售副总、市场总监们此时就更什么都明白了。不是市场惹的祸也不是竞争对手惹的祸,而是老百姓的欣赏水准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发生了大变化。现在大多数消费者在逛卖场之前的脑海中就拟好了购物清单,他们也有个既定的步骤,电视等媒体广告先认品牌→当地报纸或门店DM广告刊发的折扣促销品→门店大信息版的当日惊爆价产品→直奔所需产品所在的柜列→徘徊一阵结账走人。时代变了,经济形势更变了,时间就是金钱导致那些要做饭的、要洗衣的、要搞大扫除的、要置办新家的上帝们的时间更宝贵啊!

  而这些案例的成功在21实际的传统行业还可以复制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本人比较保守的说法就是,当这个时期有新意的促销和有创意的广告被同一时期的同类复制达到3次后,那么这个促销和创意的价值已经完全到可以归纳到历史档案馆里去尘封了。比如史玉柱的黄金搭档和脑白金的广告,用外行人一看都知道这就是一个老板在操盘。俗话说照圈画鸡蛋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创意在后来被明智的史玉柱在与五粮液合作的产品“黄金酒”广告里被合理异化掉了,但还是有大打概念牌的身影,还是缺不了史玉柱风格,恐怕这只能是史总的得意之作了。单从广告诉求上这三个品牌和产品都一样,但这种几乎毒瘤效应的复制已经不能再为我最佩服的史老板争光了。

  再比如蒙牛牛奶的最先投放自然场景广告,才开始乍一看,很有诗情画意,很有牛奶那种取之天然回归自然的先天性,广告投放后大家很受用。但后来遭到很多同类厂家的复制投放,这就不是效益在分秒必争的广告片中发生的广告片了,却越看越像纪录片,要是夏天在地铁里欣赏着这类广告,因享受催眠而坐过站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了!

  中国营销其实在2007年后,已经处于真空状态。原来大部分的企业的同比数字都比现在的要好,而且市场费用和预算也相对较少。但到现在,这几乎却就成了众多营销老总们的一块心病,更有甚者甚至用百思不得其解,脑海里不停的自己问自己,就像小沈阳说的那句话“为什么呢”?市场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老板更不会告诉你为什么?下属也没有说词来告诉你为什么?只有消费者才能告诉你为什么?产品老化、操作思路老套、促销政策老路、新产品老样子、新名字老三样、价格老变、广告片除了混脸熟外就是内容总老看不懂、质量老差、定位老糊涂,再加上竞争对手的打压和一些新厂家为了争得一席之地根本就不按照常规出牌,时不时一出牌就莫名其妙的把我们这老同志的腰给撞一闪,你说那是为什么呢?

  这个时代是没有多少为什么的等待你去解决的,尤其是作为营销领域来讲,你如果有时间分析明白为什么,那么等你把这个为什么分析透了后,还没来得及想对策时,另外一个为什么又诞生了,你剩下的工作就只能是在实验室的做数据了,其他任何效果都没有!如果将创新思路/模式运用在同类之前,那么你可以成为行业翘楚;如果你做不到领先同类,那么你就要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先不要问责,只要做好挽回最多你可以挽回的损失,那么你同样也是赢家;如果你做不到优秀跟随,那么你就要给自己留好后路。失去理智的一味的价格跟风、促销跟风,肯定导致你的毛利不停的降低,费用却在不停的提升,财务分析后董事会肯定饶不了你!最后你能够拥有的甚至还不如“小三”这个称呼了。

  作为新时代新型营销系统的决策者,具备独到的行业/产业预见性、国家宏观政策的敏锐分析和反应能力、企业未来3-5年以至于更长一段时期的科学发展能力和可持续性的塑造能力、企业未来3-5年以至于更长一段时期的风险承受的分析与解决能力等这些能力已经成了必须。

  魏代华,华誉营销咨询机构咨询顾问、培训师,中国营销咨询领域最敢说实话的营销顾问。“中国营销的后10年”一文将于近期面见全国读者和同业,请静候!欢迎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