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书法学习的几点认识

 了凡书舍 2013-08-08

 通过我对书法的学习和看到书友们的学习,对有些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我把它写出来,以便和同道交流,也请大家指正。

一、条条道路通罗马与不二法门

       原来我认为学习书法从哪条道路进去都可以,殊途是可以同归的。但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当选定一个“法门”时,必须是“一门直入”,直达峰顶,这样才能看到最高境界,才能与各“法门”融会贯通。自古以来学书成功者走的都是不二法门,既学书必须通过临帖。第一,选帖要准,要选历史公认的,适合初学的,自己喜欢的。要经过行家指导选帖。有些人选了低水平的帖,结果耽误一生。第二,临帖要专一,要精准,要达到古人的高度,然后才可以由专转博,必须先实临,后意临;先形似,后神似;先无我,后有我。有些人临帖不专一,今天写这个,明天写那个,结果是写多少个都是一个水平。须知在一个贴中把问题解决了,眼力提高了,临其他帖也就迎刃而解了。在一个贴中解决不了的,在其他帖中照样解决不了。临帖不精准,就不能发现古人的思想,就不能达到古人的高度,“察之尚精,拟之贵似”是达到精准的方法。有些人临帖一开始就想先意临,先神似,先有我,开始就想追求个性,就想抒发情感,就想把适合自己口味的东西加在一起,结果阻碍了对古人的观察,阻碍了审美能力的提高,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之不存,神从何来。第三,不同的字体(篆隶真行草),各有不同的基础。尽管它们有联系,但又不能互相替代。有人认为,学好楷书就能写好行草,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行草有行草的基础,楷书的基础代替不了行草的基础。

二、面貌因时而变,规律千古不易。

       赵孟頫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其实这话说得并不确切。结字,每个时代都不同,而用笔每个时代就相同了?赵孟頫的用笔面貌与王羲之不同,启功与赵孟頫的也不同。但他们用笔、结字的规律却是相同的,既变化与协调的规律是相同的。用笔、结字、布局都要遵循这个规律,从古至今这个规律都没有变,但面貌却一直在变化着。所以我说规律千古不易,面貌因时而变。因此,我们学古人是通过面貌学规律,最后要遗貌取神,掌握规律,变出自己的面目。艺术中,变化协调规律就是哲学中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对立与统一是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依存的关系,对立的因素可有侧重,但必须把握它的均衡。比如,我们侧重方,可以表达一种意念和情感,或出现一种风格,但纯方则板;我们侧重圆,也可以表达一种意念和情感,出现一种风格,但纯圆则软。要想掌握规律,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学书法就必须通过临帖来掌握这个规律。

三、平正,险绝,复归平正。

       孙过庭的名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这是学书过程的描绘,每一步都不易,都得付出艰辛的劳动,都得通过反反复复的学习。至于每一步达到什么程度,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也离不开个人的多方努力。

四、对书法本体的认识要清醒

       任何事物都是与其它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的,如果此与彼没有区别,那么此也就没有了存在价值。通过与美术字、实用字、抽象画、具象画的比较,我们就能看清书法艺术的本质。书法不是美术字,反对装饰和描画,要强调书写性,一切变化都在一挥之间完成;书法不是实用字,所以没有必要写现代的规范简化字,为了人们审美的需要,可以写历史存在的各种字体;书法不是抽象画,它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因此不能把文字打散,变成点线面的构成。当然,同为视觉艺术,共同之处是可以吸取的;书法不是具象画,他是文字符号,尽管文字的初期是简略的绘画,但符号性是他的本质,因此,追求象形性,把写字当成画具体的形象是错误的。

五、古意与新意

       古人说过,学书贵有古人意。也说过,学书贵有新意。实际上这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古意,没有新意,是为书奴;只有新意,没有古意,是为怪胎。这就像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一样,子女为父母所生,必有像父母的一面,也有像自己的一面。书法史证明,古意和新意越突出,越是大师。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突出的,不能成为大师。只强调古意就会失去自己的价值,只强调新意就会走火入魔,都不能修得正果。对书法的评价标准,我认为应包括六个方面:用笔、结体、布局、文字、古意、新意。

六、理论既能使人悟,也能误人。

       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能指导实践,但理论都受到具体时空的局限。所以,我们学习理论,应用理论,都要结合具体的时空。否则超越具体的时空,真理就会变成谬论。宋苏东坡之论,好像只强调创新;元赵孟頫之论,好像只强调复古。但我们要看他们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针对的是什么。如果我们把“我书意造本无法”作为初学的指导,岂不谬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