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提问。赵孟頫身处宋元之交,宋代的书法高潮时代,北宋的“尚意”书风也基本走到头了,书法怎么进一步发展,书法的出路在哪里?赵孟頫提出了崇尚“古意”的美学方向,就是书法要有古典的典雅。 那么,古到什么时代?,谁是古典的楷模?
仅仅是《兰亭序》他就临摹了很多次。 同时,他还广泛吸收魏碑书法的精华,再深入唐代大家的精髓。 赵孟頫提出的古意,就是王羲之不激不厉、中和雅正的美学理想。 所以,赵孟頫的书法一直追求的就是这种书法“古意”。
什么是魏晋书法的真谛?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这就是中和雅正不偏不倚的美学境界。 王羲之的书法,在唐代还得到了一定的承传,但是宋代就已经没有王羲之中和雅正的追求了,而是个性的张扬异彩纷呈。
所以,赵孟頫主张要学习古人,回到古典,再造新意。书法贵有古意。 他自己首先就非常痴迷古意。 比如,他在自己的得意小楷之一《汲黯传》的题跋中说,这个作品有唐人的笔意。 那么,赵孟頫如此崇尚魏晋,如此追求古意,是不是就没有自己了呢?
但是,恰恰因为他深得二王的精髓,不但有浓厚的古意,也有自己的书法风格。 他能够成为唐代以来的最有书法艺术成就的书法家,不是因为他崇尚古人,而是能够从古人哪里吸取书法的精华,再造一种新意,所以,才能成为一代大家。 古意和新意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这是学习书法家重要的思考课题。 赵孟頫从书法实践上巧妙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就是走书法内涵发展的路子。书法内涵,就是不是在书法的外表上做文章,而是在书法的深刻性上做文章。 书法的深刻性是什么?那就是笔法。赵孟頫对笔法可谓千锤百炼,他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就是为书法的深刻性,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如果书法的笔法不好,那一切都无从谈起。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二王的书法,他们书法的精彩之处,不就是笔法的美和力量的美在熠熠生辉吗? 所以,得笔法者,得书法,赵孟頫的追求,与二王的意趣是不谋而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