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临《十七帖》

 百了无恨 2023-05-16 发布于江苏

赵孟頫学习王羲之最多,对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多次临习,比如《兰亭序》流传的墨迹版本就好几个,《十七帖》也有很多,临习完整本的墨迹则仅见台北故宫的这一套。

落款时间在延祐三年,六十三岁,也是晚年功成名就之时了。

 

元趙孟頫臨十七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子昂臨寫〈十七帖〉不止一卷,亦有補書唐人〈十七帖〉流傳於世,草書的書學來歷相對明確。據卷末落款知為六十三歲所作,然其用筆和趙書晚年典型略有出入,脫字以及帖序更動等現象,亦與宋拓〈十七帖〉不同,不知臨帖的範本自何而來。本幅為王世杰先生寄存,上方鈐有吳廷、項元汴等人的收藏印記,可謂流傳有緒。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十七日先书,郗(xi)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方复及此,似梦中语耶!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告有期耳。亦度(duo)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zhi)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常佳,此大庆也!想复懃加颐(yi)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领,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si)此期勿谓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du),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旦夕都(du)邑,动静清和。想足下使还具。时州将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数使命也。谢无奕外任,数书问,无他。仁祖日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诸从并数问,粗平安。唯修载在远,音问不数(shuo),悬情。司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尽事势,吾无间然。诸问,想足下别具,不复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具。胡毋(wu)氏从妹平安。故在永兴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诸理极差,顷比复勿勿。来示云与其婢,问来信,□不得也。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得足下栴罽(zhan ji毛织品)、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须服食,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杨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zhi)此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不?欲因摹取,当可得不?信具告。往在都见诸葛显,曾具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问蜀中事,云成都城池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修,令人远想慨然。为尔不?信具示。为欲广异闻。云谯周有孙秀,高尚不出,今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严君平、司马相如、杨子云皆有后不?天鼠膏治耳聋,有验不?有验者乃是要药。彼盐井、火井皆有不(fou)?足下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朱处仁今所在?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其书,可令必达。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彼所须此药草,可示,当致。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时书问,不解阔怀。省(xing)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去夏得足下致邛(qiong今四川邛崃)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知彼清晏岁丰,又所出有无,乡故是名处,且山川形势乃尔,何可以不游目?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念之。今为殿中将军。前过云:与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与足下为下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寮。意其资可得小郡,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故远及。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赵孟頫临《十七帖》

赵孟頫自署书于延佑三年(1316)五月十五日。纸本。草书。凡122行,计1051字。台北王世杰氏旧藏。原帖为东晋王羲之书,单刻帖。以第一帖首“十七”而名。凡二十七帖。134行, 1166字。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107行,943字,垣赫著名帖也。”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六十三岁临的《十七帖》墨迹完整版,现存台北故宫


赵孟頫书法成就以楷书、行书最为突出,而草书亦善之。虞集论曰:“赵松雪书草既流丽,学亦渊深,观其书得心应手,会意成文。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其形,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而不可及矣。” 赵孟頫临此《十七帖》正当晚年,时六十三岁。款署:“延佑三年五月望日,松雪老人临十七帖。”赵氏书款以“松雪老人”不多见,此书为其晚年得意之作。《壮陶板书画录》载,“此卷为'纸本。高八寸五分,四纸,长一丈一尺一寸八分。运极熟之毫,振扛鼎之力,雄健排突,无一笔中心不实气’。'共二十四节,每节下均有赵氏书印’。赵孟頫在临此帖时尺幅与原帖基本相近,而用意较深,用笔流畅。整幅作品柔多于刚,韵富于势。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件作品说明赵孟頫直到晚年仍孜孜不倦地临古。

赵孟頫的“古意”说


赵孟頫生于南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享年六十九岁,死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可使近左右,忽必烈仍命其为兵部郎中。后累迁升,直至从一品秩翰林学士承旨。所吟“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深得忽必烈叹赏,得到可以自由进出宫门的宠信(见《元史·列传》)。然以宋宗室参预政事,并反对权相桑哥,势必引起政敌的猜忌,所以其待遇实质上不过是高级文学侍从而已。忽必烈去世后,赵孟頫更感汉族官员所受的不平,不禁发出“今日非昨日,荏苒叹流光”(见《松雪斋集》)的感伤。元仁宗廷祐六年(1319年)辞官南归。他的妻子管道昇有一首词:“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是,一扁舟,弄风吟月归去休。”(《管道昇集》)由此可见其南归时心情的消极沉重。作为宋室皇族,受到元蒙的垂青,赵孟頫可说是幸运的。但其在官场屡受排挤。就其在诸如“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句,永光山色不胜悲”,“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及“齿豁童头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惟余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中所表露出的复杂与忧切而言,说他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亦无不可。(以上所引诗文均见浙江古籍出版社版《赵孟頫集》)。
赵孟頫博学多才,诗文清润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他知音律,擅书画,山水人物、竹石鸟兽均有盛名。其书法,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一不精,与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共称我国楷书四大家,史载“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他的妻子管道昇,子赵雍,甥王蒙都是知名的画家。元仁宗曾取赵孟頫、管道昇、赵雍的书法以至轴精装,铃以御印藏秘书监,谓: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善书妇人,且一家皆能书,亦奇事也。元代诗人杨载(1271—1323年)认为赵孟頫之才华,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书画,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赵孟頫在文学艺术上有着杰出成就,有《尚书注》、《琴原》、《乐原》、《松雪斋集》等著行世,现将其“古意”说作一初探。-


率意颠逸 魏晋法度-


赵孟頫的理论受王羲之(注1)影响颇深,其观点集中的反映在《跋怀素论书帖》、《兰亭十三跋》、《式古堂书画汇考》等到文中。在《跋怀素论书帖》中他写道:“怀素(注2)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也。后人作草,皆随俗交绕,不合古法。不知者以为奇,不满识者一笑。”意思是:怀素的书法之所以高妙,是因为它虽千变万化,起伏跌宕,似很随意,但始终没有背离魏、晋的法度。后来的人作草书,只是毫无雅意的绕来绕去,不合古法。不懂的人以为新奇,不同意的行家看了感到好笑。又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有人称赵孟頫为元代书画艺术复古派的代表,并非无所根据。特别是他在《兰亭十三跋》中所言“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注3)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更加重了其被称为复古派的定论。但却忽略了他这些话的一个重要前提:“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元代是中国文人书画的成熟期,讲求写意,在简率,当然要与用笔纤细,傅色浓艳相对立了。事物总是对立的统一,艺术不可能以“古”“今”论优劣,以复古与否论是非。关键在复的是什么古,复古的目的何在,复古的内涵是什么。
复古可能有正面的,也可能有反面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古代希腊为典范,是复古,目的是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以人性代替神性;古典主义以古罗马为典范,是复古,目的是提倡为祖国而牺牲的英雄主义,建立以农业为基础的,重商主义的绝对君主政体。我国唐代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运动,是复古,目的是改言之无物、专事涂泽的骈俪声律技巧为接近生活的表述方法。当时政治腐败,藩镇割踞,佛老盛行,国家岌岌可危。文学上骈俪文束缚着文学语言的表达,为此他发动了“古文运动”,即提倡一种在先秦诸子百家和司马迁的散文基础上,接近当时口语的文体。要求以孔孟思想为本的“文以载道”。认为“文为世所爱者,必非常物”。学习古人应“师其意,不师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强调文学语言应“文从字顺”,符合自然语气,给人以和谐的美感。重视文学语言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即“文章语言与事侔”,“丰而不作一言,约而不失一辞,其言信,其理切”。他十分注意感情对文学的作用,认为作品是作者情感的产物,只有“郁于中而泄于外”、“有不得已而后言”,才能使作品达到“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他提出的“不平则鸣”的论断,广泛的为人们所接受。不过“不平则鸣”应与时代相联系才有所价值,不能只是渲泄个人的感情。因而要“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得志时“鸣国家之盛”,失意时“自鸣其不幸”,这样的鸣才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这样的复古应该肯定。西太后的废康梁维新,是复古,目的是恪守爱新觉罗祖制旧法,向冢中枯骨膜拜,这种复古则是阻碍历史的前进。可见,不能笼统的对复古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赵孟頫的复古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元代是中国书画及其理论的历史转折期,是以往辉煌的终结,也是未来辉煌的开始。
任何艺术很难不受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风尚、审美思想、艺术趣味的影响。元蒙为了巩固其统治,在文化上极力推行汉化,在政治上采职“近取金宋,远传汉唐”的策略。作为对元蒙有知遇之恩的赵孟頫,自必相应的在书画上要求刻意学习唐人。作为中国书法的发展,晋、唐是元代之前中国书法艺术极有成就的两个高峰。因此赵孟頫要人们不离晋、唐法度,倡导效仿魏晋古法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有了赵孟頫的这样的传承,才有了明清诸家的产生。不过,赵孟頫所复之古的“古”不止是个时间概念,且有着严肃的社会内涵,更应作审美意识、审美思想来理解。从他所说“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就可证明:赵孟頫是尊古而不泥古,不是盲目的在古中泛游,而是一种与宋代不同的,具有个性的,自由无拘的审美趣味。时间上指的是魏晋,具体对象上是指王羲之,突破的是汉末和西晋古板的隶体(注4),要求的是符合自然,性格独具的阔达无羁。宋代由于程朱理学开始对人们精神的禁锢,总的气氛始终被赵家宫廷书画的清规戒律所左右,比之博大的唐风和魏晋的洒脱,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院体工整的花鸟,虽精却酷似现在的静物标本,而这些正是与赵孟頫所追求的讲求气韵、以神似为尚的文人趣味相悖。于是,他们找到了可资效法的魏晋之风,形成了苍润、圆活的书风。赵孟頫不近求两宋,而是远求相距数百年的魏晋,并说“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甚远,于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更是对宋院画的公开批判。当然赵孟頫不近求两宋,并不等于不研究两宋。他对于宋人的篆、隶、草、行、真,无一不精,其篆兼大、小,草兼章、今,称之为全能固有所夸大,称之为博则无不可。
赵孟頫的书法理论受魏晋的影响,也得之他临《兰亭序》万余本的基本功和他“下笔神速如风,一日能写万字”的艺术熟练。《研北杂志》说“子昂书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他本人也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即要求人们重视基本功和丰富的知识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基本功和丰富的文化积累为基础的“名士”不过是欺世末流的轰动效应。艺术作品都少不了三点,即:一、物质材料,二、技术与技巧,三、在一和二的基础上完成的给人以审美享受的形象。作为具有为特殊抽象性的书法,三者之中的“技术与技巧”对形象起着重要的影响。所谓秀婉洒脱、千姿风流、擎如举鼎、泻如飞瀑、神采焕发、气势夺人等诸多的变化,莫不源于握笔运脱的技术与技巧。
中国书法上有成就的大师,都曾有过对古代法帖认真品味临摹的技术过程。汉代的书法家蔡邕(注5)苦学过李斯(注6),王羲之学过卫夫人,张旭(注7)、智永(注8)、柳公权、颜真卿大都学过王羲之父子(注9)。可见赵孟頫提倡学王羲之并非对王羲之的盲目崇拜,而是对前人成功经验的总结。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可从其所书《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一贴中得到证明。把帖中一再重复出现的字相比较,不难发现它们的一点一划几乎完全一致,精确到令人吃惊的程度。由于他每日可写一两万字,达到千字一同、千笔一同的熟练程度,才得掌握熟与巧的关系。熟是技术,巧是艺术,所谓“熟能生巧”就是道理。
但赵孟頫并不是个专讲技术技巧的匠里匠气的人。他在《兰亭十三跋》中所言:“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用笔之意,乃为有益。”意即,不是要人死临法帖,而是告诉人们只有细品古人的法帖,体会了用笔的道理,才能在书法上有所成就。“法书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书法盖结字因时相传,而用笔千古不易”,书法要讲究用笔,也要重视字体结构,字体结构因时代不同有所变化,用笔的规律却是千古不变。“右军字势,古法一释,其雄秀之气,出之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已涉及到书法家的文化素养,传统与创新,书法风格的形成,以及书法与时代,特别是赵孟頫的美学思想诸问题。如果赵孟頫真正是一个复古派,岂有赵体的存在。-

率意颠逸 魏晋法度

赵孟頫的理论受王羲之(注1)影响颇深,其观点集中的反映在《跋怀素论书帖》、《兰亭十三跋》、《式古堂书画汇考》等到文中。在《跋怀素论书帖》中他写道:“怀素(注2)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也。后人作草,皆随俗交绕,不合古法。不知者以为奇,不满识者一笑。”意思是:怀素的书法之所以高妙,是因为它虽千变万化,起伏跌宕,似很随意,但始终没有背离魏、晋的法度。后来的人作草书,只是毫无雅意的绕来绕去,不合古法。不懂的人以为新奇,不同意的行家看了感到好笑。又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有人称赵孟頫为元代书画艺术复古派的代表,并非无所根据。特别是他在《兰亭十三跋》中所言“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注3)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更加重了其被称为复古派的定论。但却忽略了他这些话的一个重要前提:“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元代是中国文人书画的成熟期,讲求写意,在简率,当然要与用笔纤细,傅色浓艳相对立了。事物总是对立的统一,艺术不可能以“古”“今”论优劣,以复古与否论是非。关键在复的是什么古,复古的目的何在,复古的内涵是什么。
复古可能有正面的,也可能有反面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古代希腊为典范,是复古,目的是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以人性代替神性;古典主义以古罗马为典范,是复古,目的是提倡为祖国而牺牲的英雄主义,建立以农业为基础的,重商主义的绝对君主政体。我国唐代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运动,是复古,目的是改言之无物、专事涂泽的骈俪声律技巧为接近生活的表述方法。当时政治腐败,藩镇割踞,佛老盛行,国家岌岌可危。文学上骈俪文束缚着文学语言的表达,为此他发动了“古文运动”,即提倡一种在先秦诸子百家和司马迁的散文基础上,接近当时口语的文体。要求以孔孟思想为本的“文以载道”。认为“文为世所爱者,必非常物”。学习古人应“师其意,不师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强调文学语言应“文从字顺”,符合自然语气,给人以和谐的美感。重视文学语言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即“文章语言与事侔”,“丰而不作一言,约而不失一辞,其言信,其理切”。他十分注意感情对文学的作用,认为作品是作者情感的产物,只有“郁于中而泄于外”、“有不得已而后言”,才能使作品达到“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他提出的“不平则鸣”的论断,广泛的为人们所接受。不过“不平则鸣”应与时代相联系才有所价值,不能只是渲泄个人的感情。因而要“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得志时“鸣国家之盛”,失意时“自鸣其不幸”,这样的鸣才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这样的复古应该肯定。西太后的废康梁维新,是复古,目的是恪守爱新觉罗祖制旧法,向冢中枯骨膜拜,这种复古则是阻碍历史的前进。可见,不能笼统的对复古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赵孟頫的复古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元代是中国书画及其理论的历史转折期,是以往辉煌的终结,也是未来辉煌的开始。
任何艺术很难不受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风尚、审美思想、艺术趣味的影响。元蒙为了巩固其统治,在文化上极力推行汉化,在政治上采职“近取金宋,远传汉唐”的策略。作为对元蒙有知遇之恩的赵孟頫,自必相应的在书画上要求刻意学习唐人。作为中国书法的发展,晋、唐是元代之前中国书法艺术极有成就的两个高峰。因此赵孟頫要人们不离晋、唐法度,倡导效仿魏晋古法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有了赵孟頫的这样的传承,才有了明清诸家的产生。不过,赵孟頫所复之古的“古”不止是个时间概念,且有着严肃的社会内涵,更应作审美意识、审美思想来理解。从他所说“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就可证明:赵孟頫是尊古而不泥古,不是盲目的在古中泛游,而是一种与宋代不同的,具有个性的,自由无拘的审美趣味。时间上指的是魏晋,具体对象上是指王羲之,突破的是汉末和西晋古板的隶体(注4),要求的是符合自然,性格独具的阔达无羁。宋代由于程朱理学开始对人们精神的禁锢,总的气氛始终被赵家宫廷书画的清规戒律所左右,比之博大的唐风和魏晋的洒脱,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院体工整的花鸟,虽精却酷似现在的静物标本,而这些正是与赵孟頫所追求的讲求气韵、以神似为尚的文人趣味相悖。于是,他们找到了可资效法的魏晋之风,形成了苍润、圆活的书风。赵孟頫不近求两宋,而是远求相距数百年的魏晋,并说“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甚远,于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更是对宋院画的公开批判。当然赵孟頫不近求两宋,并不等于不研究两宋。他对于宋人的篆、隶、草、行、真,无一不精,其篆兼大、小,草兼章、今,称之为全能固有所夸大,称之为博则无不可。
赵孟頫的书法理论受魏晋的影响,也得之他临《兰亭序》万余本的基本功和他“下笔神速如风,一日能写万字”的艺术熟练。《研北杂志》说“子昂书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他本人也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即要求人们重视基本功和丰富的知识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基本功和丰富的文化积累为基础的“名士”不过是欺世末流的轰动效应。艺术作品都少不了三点,即:一、物质材料,二、技术与技巧,三、在一和二的基础上完成的给人以审美享受的形象。作为具有为特殊抽象性的书法,三者之中的“技术与技巧”对形象起着重要的影响。所谓秀婉洒脱、千姿风流、擎如举鼎、泻如飞瀑、神采焕发、气势夺人等诸多的变化,莫不源于握笔运脱的技术与技巧。
中国书法上有成就的大师,都曾有过对古代法帖认真品味临摹的技术过程。汉代的书法家蔡邕(注5)苦学过李斯(注6),王羲之学过卫夫人,张旭(注7)、智永(注8)、柳公权、颜真卿大都学过王羲之父子(注9)。可见赵孟頫提倡学王羲之并非对王羲之的盲目崇拜,而是对前人成功经验的总结。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可从其所书《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一贴中得到证明。把帖中一再重复出现的字相比较,不难发现它们的一点一划几乎完全一致,精确到令人吃惊的程度。由于他每日可写一两万字,达到千字一同、千笔一同的熟练程度,才得掌握熟与巧的关系。熟是技术,巧是艺术,所谓“熟能生巧”就是道理。
但赵孟頫并不是个专讲技术技巧的匠里匠气的人。他在《兰亭十三跋》中所言:“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用笔之意,乃为有益。”意即,不是要人死临法帖,而是告诉人们只有细品古人的法帖,体会了用笔的道理,才能在书法上有所成就。“法书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书法盖结字因时相传,而用笔千古不易”,书法要讲究用笔,也要重视字体结构,字体结构因时代不同有所变化,用笔的规律却是千古不变。“右军字势,古法一释,其雄秀之气,出之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已涉及到书法家的文化素养,传统与创新,书法风格的形成,以及书法与时代,特别是赵孟頫的美学思想诸问题。如果赵孟頫真正是一个复古派,岂有赵体的存在。-

率意颠逸 魏晋法度

赵孟頫的理论受王羲之(注1)影响颇深,其观点集中的反映在《跋怀素论书帖》、《兰亭十三跋》、《式古堂书画汇考》等到文中。在《跋怀素论书帖》中他写道:“怀素(注2)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也。后人作草,皆随俗交绕,不合古法。不知者以为奇,不满识者一笑。”意思是:怀素的书法之所以高妙,是因为它虽千变万化,起伏跌宕,似很随意,但始终没有背离魏、晋的法度。后来的人作草书,只是毫无雅意的绕来绕去,不合古法。不懂的人以为新奇,不同意的行家看了感到好笑。又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有人称赵孟頫为元代书画艺术复古派的代表,并非无所根据。特别是他在《兰亭十三跋》中所言“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注3)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更加重了其被称为复古派的定论。但却忽略了他这些话的一个重要前提:“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元代是中国文人书画的成熟期,讲求写意,在简率,当然要与用笔纤细,傅色浓艳相对立了。事物总是对立的统一,艺术不可能以“古”“今”论优劣,以复古与否论是非。关键在复的是什么古,复古的目的何在,复古的内涵是什么。
复古可能有正面的,也可能有反面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古代希腊为典范,是复古,目的是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以人性代替神性;古典主义以古罗马为典范,是复古,目的是提倡为祖国而牺牲的英雄主义,建立以农业为基础的,重商主义的绝对君主政体。我国唐代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运动,是复古,目的是改言之无物、专事涂泽的骈俪声律技巧为接近生活的表述方法。当时政治F?B,藩镇割踞,佛老盛行,国家岌岌可危。文学上骈俪文束缚着文学语言的表达,为此他发动了“古文运动”,即提倡一种在先秦诸子百家和司马迁的散文基础上,接近当时口语的文体。要求以孔孟思想为本的“文以载道”。认为“文为世所爱者,必非常物”。学习古人应“师其意,不师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强调文学语言应“文从字顺”,符合自然语气,给人以和谐的美感。重视文学语言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即“文章语言与事侔”,“丰而不作一言,约而不失一辞,其言信,其理切”。他十分注意感情对文学的作用,认为作品是作者情感的产物,只有“郁于中而泄于外”、“有不得已而后言”,才能使作品达到“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他提出的“不平则鸣”的论断,广泛的为人们所接受。不过“不平则鸣”应与时代相联系才有所价值,不能只是渲泄个人的感情。因而要“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得志时“鸣国家之盛”,失意时“自鸣其不幸”,这样的鸣才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这样的复古应该肯定。西太后的废康梁维新,是复古,目的是恪守爱新觉罗祖制旧法,向冢中枯骨膜拜,这种复古则是阻碍历史的前进。可见,不能笼统的对复古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赵孟頫的复古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元代是中国书画及其理论的历史转折期,是以往辉煌的终结,也是未来辉煌的开始。
任何艺术很难不受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风尚、审美思想、艺术趣味的影响。元蒙为了巩固其统治,在文化上极力推行汉化,在政治上采职“近取金宋,远传汉唐”的策略。作为对元蒙有知遇之恩的赵孟頫,自必相应的在书画上要求刻意学习唐人。作为中国书法的发展,晋、唐是元代之前中国书法艺术极有成就的两个高峰。因此赵孟頫要人们不离晋、唐法度,倡导效仿魏晋古法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有了赵孟頫的这样的传承,才有了明清诸家的产生。不过,赵孟頫所复之古的“古”不止是个时间概念,且有着严肃的社会内涵,更应作审美意识、审美思想来理解。从他所说“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就可证明:赵孟頫是尊古而不泥古,不是盲目的在古中泛游,而是一种与宋代不同的,具有个性的,自由无拘的审美趣味。时间上指的是魏晋,具体对象上是指王羲之,突破的是汉末和西晋古板的隶体(注4),要求的是符合自然,性格独具的阔达无羁。宋代由于程朱理学开始对人们精神的禁锢,总的气氛始终被赵家宫廷书画的清规戒律所左右,比之博大的唐风和魏晋的洒脱,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院体工整的花鸟,虽精却酷似现在的静物标本,而这些正是与赵孟頫所追求的讲求气韵、以神似为尚的文人趣味相悖。于是,他们找到了可资效法的魏晋之风,形成了苍润、圆活的书风。赵孟頫不近求两宋,而是远求相距数百年的魏晋,并说“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甚远,于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更是对宋院画的公开批判。当然赵孟頫不近求两宋,并不等于不研究两宋。他对于宋人的篆、隶、草、行、真,无一不精,其篆兼大、小,草兼章、今,称之为全能固有所夸大,称之为博则无不可。
赵孟頫的书法理论受魏晋的影响,也得之他临《兰亭序》万余本的基本功和他“下笔神速如风,一日能写万字”的艺术熟练。《研北杂志》说“子昂书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他本人也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即要求人们重视基本功和丰富的知识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基本功和丰富的文化积累为基础的“名士”不过是欺世末流的轰动效应。艺术作品都少不了三点,即:一、物质材料,二、技术与技巧,三、在一和二的基础上完成的给人以审美享受的形象。作为具有为特殊抽象性的书法,三者之中的“技术与技巧”对形象起着重要的影响。所谓秀婉洒脱、千姿风流、擎如举鼎、泻如飞瀑、神采焕发、气势夺人等诸多的变化,莫不源于握笔运脱的技术与技巧。
中国书法上有成就的大师,都曾有过对古代法帖认真品味临摹的技术过程。汉代的书法家蔡邕(注5)苦学过李斯(注6),王羲之学过卫夫人,张旭(注7)、智永(注8)、柳公权、颜真卿大都学过王羲之父子(注9)。可见赵孟頫提倡学王羲之并非对王羲之的盲目崇拜,而是对前人成功经验的总结。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可从其所书《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一贴中得到证明。把帖中一再重复出现的字相比较,不难发现它们的一点一划几乎完全一致,精确到令人吃惊的程度。由于他每日可写一两万字,达到千字一同、千笔一同的熟练程度,才得掌握熟与巧的关系。熟是技术,巧是艺术,所谓“熟能生巧”就是道理。
但赵孟頫并不是个专讲技术技巧的匠里匠气的人。他在《兰亭十三跋》中所言:“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用笔之意,乃为有益。”意即,不是要人死临法帖,而是告诉人们只有细品古人的法帖,体会了用笔的道理,才能在书法上有所成就。“法书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书法盖结字因时相传,而用笔千古不易”,书法要讲究用笔,也要重视字体结构,字体结构因时代不同有所变化,用笔的规律却是千古不变。“右军字势,古法一释,其雄秀之气,出之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已涉及到书法家的文化素养,传统与创新,书法风格的形成,以及书法与时代,特别是赵孟頫的美学思想诸问题。如果赵孟頫真正是一个复古派,岂有赵体的存在。-

古意既亏 岂可观也

赵孟頫对书法的关键性认识可用一个“气”字加以概括。“气”为我国古典美学的术语,在美学和艺术理论中有多种涵意。古代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多指气为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本原。《汉书·艺文志》录《文子·守弱》指出:“气者,生之元也。”王充(注10)《论衡·自然》“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在这些由“天地合气”自生的万物之中,人不仅有生命,更有智慧,人是无比至上的。《荀子·王制》中说“水火有气而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气造就人的形体,也赋予了人的情性。《论衡·无形》就有“人禀元气于天,各受寿夭之命,以立长短之形。用气为性,性成名定。体气与形骸相抱,生死与期节相须”之说。
气也是艺术的本原,曹丕(注11)在《典论》中把气与艺术作了联系,指出:文以气为主,气是美的本原,美决定于气;气有阴有阳,有刚有柔,有清有浊。这一点嵇康(注12)在《明胆篇》中有着极为具体的表叙:“夫元气陶铄,众生禀焉,赋受有多少,故才性有昏明。唯至人特钟纯美,兼周内外,无不毕备。降此以往,盖阙如也。”在中国的古典美学中,气主要指的是人在审美时主观的心理构成,它包括人的审美理想、艺术趣味、艺术才能。人的审美心理构成,决定着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及创作者的创作个性、品味高低。《乐记·乐象》中所提“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英华发外”与韩愈(注13)在《答李翊书》中所说“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皆宜”都有这个意思。
赵孟頫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气,是否有气,什么样的气,是他评判书法的理论支柱。在赵孟頫看来,作为审美的本体存在的气还需要古法、古意做其两翼。所以他说“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古法和古意都有个“古”字,古中有糟粕也有精华。从赵孟頫提出的可资效仿的对象看,赵孟頫的古可做“古典的”,经典的 “被历史证明了的优秀的”“有永恒价值的”来理解。因而应该正确的对待赵孟頫提出的“古法”和“古意”。先谈“古法”之“法”。法,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术语或艺术创作的基本概念,既指对艺术内容的规范,又指艺术创作中的形式、技巧、表现手法等的规则,也指对艺术创作所表现的义理和情感的规定。《墨子·非命》中“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不先立义法”,即要创新必先掌握早已存在的古法,熟悉早已存在的规则。刘勰(注14)《文心雕龙·通变》“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就深刻的指出了这个道理。否则就会使“不知者以为奇,不满识者一笑”。赵孟頫所说“奴隶小人、乳臭小子,朝学执笔,暮已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虽然有些情绪,却至今仍有着现实意义。叶燮(注15)《原诗》指出“故法者,营乎理,确乎事,酌乎情,为三平准,而无所自为法也。”冯班(注16)《钝吟书要》中也说“书法无它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用笔近日尚有传,结字古法尽矣。变古法须有胜古法处,不知古法,却言不取古法,直是不成书耳”。所以,赵孟頫要求学书者“玩味古人法帖,悉知用笔之意”决非一句空话。
赵孟頫“悉知用笔之意”,什么是意,什么是“古意”之“意”?意,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和趣旨在作品中的表现;是艺术创作的中心内容和主导方面。意,包含着理职和感情,它是作品中最稳定,也是最活跃部分,决定着艺术的感人程度,王灼(注17)《碧鸡漫记》中认为:“古人因事人作歌,抒写一时之意,意尽则止,故歌无定句。因其喜怒哀乐,声则不同,故句无定声。”张彦远(注18)《历代名画记》说:“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假吴生之笔(注19)。向所谓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也。”赵孟頫认为学《兰亭》不已,便能超过其他的人,其根据是《兰亭》为右军的得意之作。就书法艺术而言,“得意”不是一般的生理愉快,而是源于长期积累,得之偶然的创作上的成功,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的心理平衡,引起的精神上的满足。“画到神情飘没处,无有真相有真魂”,可说是艺术家得意忘形的至上境地。
赵孟頫的书法理论引起的非议,有的来自对师承与自成一家的理解。以为赵孟頫只讲师承,不讲自成一家。其实赵孟頫所说“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已作了明确的回答。众所周知,师承古人与自成一家,是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继承摹仿是学习他人,自成一家是个人风范的确定。古是新的本源,新是古的延伸,无古意即无新意,无新意的古不过是僵硬的化石。苏轼(注20)在《评草书》中说:“吾书虽不甚至佳,然出自新意,不践古人亦一快也。”黄庭坚(注21)主张“书家应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书法亦颇知名的刘墉(注22)和翁方纲(注23)对书法的治学方法各异。刘墉主张学古人,重法度,笔笔有出处;翁方纲主张重古帖,博采百家,不为前人所囿,以我为主。二人功力均极深厚,但各持己见,彼此相轻。一日,翁方纲要以刘墉为师的女婿戈仙舟问刘墉,他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刘墉得知后要戈仙舟转问道,令泰山大人的字,哪一笔是自己的?这个传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一是中国书法上早有传统与创新之争,而中国的书法也正是在传统与创新的矛盾中有着今天的成就。二则是中国书法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艺术家的理论与自己的艺术实践往往相左,不相一致,所以对艺术问题最好不要过早的作出具体的结论。不要称对方为某某派或自己以某某派自居,审美的圈子大一点总比小一点好。事物从来没有真正的纯,摹仿者和冲线者同样是“恐古”的表现,同样没有出路。张翼(注24)摹仿王羲之可以乱真,一度骗过王羲之本人;谢灵运(注25)学王献之达到可以用自己的仿本,换王献之的真本:但二人终未能成为名可传世的书法家。
就“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而言,赵孟頫对齐梁之间书法“结字的古”是满意的,不满意的是缺少“俊气”。什么是俊气?用抽象的哲学、美学,或其他艺术用语都不易解释清楚,但“俊气”来自人的社会实践,与社会风气有关这是肯定了的,看看南北朝时上层人物的生活和社会风气就可得到应有的解答了。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注27)说:江南士族至今已传八、九代,生活全靠俸禄,从没有自己耕田的。田地交奴隶佃客耕种,自己连一块土,一株苗也没见过。人情事务完全不懂,故做官不办事,管家也不成,都是太悠闲的原故。又说梁朝的士大夫,通行宽衣,大带大冠,高底鞋;香料薰身,剃面搽粉涂胭脂;出门坐车轿,走路要人扶持,官员骑马会被人上表弹劾。建康一个姓王的县官未曾骑过马,见马叫跳,惊骇失色。对人说,这明明是老虎,怎么说它是马!隋炀帝也说,江南诸帝多抹脂粉,坐深宫。这些人大多庸碌愚昧,有的饥饿至死还怀抱着金枕玉佩。然而就是这些荒唐者统治的岁月,也有着不少文化上的佼佼者。齐高帝萧道成在书法上颇有造诣。梁武帝萧衍出家三次,却善音律,知书画,是位文艺的行家;并著有《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书评》;书法上著名的《千字文》(注28)的形成得力于他对王羲之的酷爱。谢灵运、江淹(注29)、庾信(注30)、明太子(注 31 )以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东流”的李煜(注32)都是生活在这个时代。所以,他们才会“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知道了这些,对什么是俊气,也就用不着直接表述了。“俊”通常指才智过人。淮南子泰族训》“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见俊气与英俊有关,是一种不同凡俗的洒脱俊逸和智慧。”结字虽古”不是个“文”的问题,俊气则是个“质”的问题,可见赵孟所要的“古”有着特定的社会意义。
赵孟頫视齐、梁无法与东晋相比,并以“雄秀之气,出自天然”把书法艺术的内涵推向了天人合一的境地。“天”可以指抽象的万物的主宰和必然的规律,也以指具体的山川自然景物。法家达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同一个字就会体态万状,有生命的跃动。唐孙过庭(注33 )《书谱》“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欲,便函以为姿”一句,正说明了由于个人性情的不同,对学习对象的把握角度也有所不同,模拟出的对象也有所不同的道理。赵孟頫向王羲之学习,非用以束缚自身的创造性,而是在接受优秀的传统中创造出妍巧和新意。认为是他引起了后世的临摹之风,既夸大了赵孟頫的能力,也欠实事求是。-

画乃吾画 书乃吾书

艺术家的个性是艺术风格的内在驱动力。艺术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展示自己的个性,个性味着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故而王廙有“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张融(注34)有”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见《南史张融传》。“适我无非新”(见王羲之《兰亭序》),即令是刻石的工匠,也不可能把书法家的字体一点一划,毫无改动的摹刻在石碑上。石工也有石工的个性,他所刻的碑石必然渗透着他自己个性,成为第二度的创造。如果赵孟頫仅止一般意义的复古,摹仿式的回到王羲之,岂能有赵体的诞生,冠绝古今之誉。
赵孟頫也是一位书画同源论者。所言“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分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既指出了文人书画的共性,也为书与画搭起了一座相通的桥梁。赵孟頫是诗、书、画、音律的一代英才,与朱耷(注35)相比,同为皇家贵胄,政治表现却大相径庭,朱耷和其弟朱道明在明亡后,朱耷自号“八大山人”,把此四字联写成“哭、笑、不得”或“哭之,笑之”以示不忘国破家亡之痛;朱道明每书写则题署“牛石慧”三字,以草书联写为“生不拜君”以示对清帝之恨。而赵孟頫为宋王室却仕元,所以历来对赵颇多非议。明代文学家张丑(注36)认为“子昂书法,温润闲雅,远接右军正脉之传。第过妩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明末诗人、书画家兼医学家傅山(注37)对明更是忠心耿耿,平时多穿朱色长袍以示不忘朱明。他断言人品不正的人字写得无论多好,也不应得到人们的珍重。认为赵孟頫学王右军其所以流为浅俗、失骨、软媚,皆因其为人之不正。在《字训》中明确的表示“予极不喜欢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并在《作字示儿孙》一文中告戒后代,务须“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以激昂之情对赵孟頫作了全盘的否定。张丑和傅青山对赵孟頫的评价在态度上,虽前者缓和,后者激烈,实际上却完全一致,都是出于政治气节和人品道德,简言之“道德文章”。文章好,道德差,道德就会影响对文章的评价,这是我国传统的评价尺度和准则。宋代的蔡襄(注38)和蔡京(注39)二人同族,同为福建仙游人。蔡襄为人正派耿直,而蔡京打着蔡襄的招牌,钻营奉承,玩弄权术,窃据了宰相的高位,祸国殃民,为人所不齿。所以,虽然在书法上蔡京的成就在蔡襄之上,但后人鄙其无耻,便把宋书法四大家的“苏、黄、米、蔡”中的“蔡”改为“蔡襄”,而去掉了“蔡京”。元代郑杓因蔡京为奸相,称其书法为“奸掩好傀见于颜眉”,“知其千载之下,使人掩鼻而过也”,对蔡京的贬伐达到了挖苦的程度。对这种现象,苏轼早在傅青山之前,在《书唐氏六家书后》就中指出“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把书法与人联系起来评价,要求艺术家品学兼优无疑是正确的,但却是苛刻的。道德与艺术毕竟从属两个不同的范畴。道德在于使人们自觉的遵守社会的秩序规范,艺术在于给予人以审美上的满足。人是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人的艺术创作与人的社会实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文化教养、处世态度、政治倾向等等有着千缕万绪的关系,道德虽有着重要的影响,却不是唯一的,也不能包括揽其他的影响。特别是人的审美观点、欣赏习惯、接受程度千差万别。更何况中国的书法不象诗词小说一样,有着明显的道德倾向。作为具有特殊抽象性的书法艺术,本身很难担当道德媒体这一严肃的重荷。说书法可以表现某种气势,完全符合书法的特性,说书法必须表现某种气节就过于勉强,因而决不能把道德作为评论书法的唯一标准,甚至是绝对的标准。如果从书法字形一点一划一捺一勾的结体,可以看出人的奸好、善恶和贵贱,岂不把书法沦为了摸骨神相。以字论忠奸是欠科学的,以忠奸论字同样也是欠科学的。
元代是中国文人书画的成熟期,处在上一时代终结,下一时代开始的历史转折点上。赵孟頫在阐述自己的书法观点,提倡魏、晋法度,强调书法应有古意、俊气这些观点时,始终围绕着书圣王羲之这条主线。这是赵孟頫书法理论和美学观的必然反映,也是书法发展赋予元代书法家共同的历史使命。赵孟頫不仅书法有成,在绘画上也多有成就。《秋郊饮马图》、《鹊华秋色图》、《水村图》、《疏林秀石图》、《枯木竹图》都有是他绘画上的代表作。《疏林秀石图》上所题“书画本来同”正是他书画同一观点的直接表露。他的书法理论和社会实践,应从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辩证法中,给予合理合情的评价。但因每个人审美观点、欣赏习惯、理解角度不同而对“赵体“(包括其他书体)产生的褒贬应充许其存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就是在褒褒贬贬的矛盾中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的为本国和世界文化作出杰出的贡献。 (佚名)


注释: 
1、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曾作过秘书郎,最后为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启蒙师为钟繇的弟子东晋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卫铄)。真书学钟繇,草书法张芝,行书遒美劲健、风格独具。与钟繇并称“钟王”,后世誉之“书圣”。著名代表作为一气呵成的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兰亭序》。
2、怀素:(725—785年)唐代有两个僧人均名怀素,一为京兆人,俗姓张,玄奘的门人,对佛学大有研究。一为长沙人,俗姓钱,著名草书大师。(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比丘明编,台湾方舟出版社74年版)此处指钱姓书法大师怀素。
3、兰亭:一、地名,距今绍兴市外二十余华里。二、王羲之所书《兰亭序》的简称。
4、隶体:隶体创于秦代的程邈。张怀瓘《书断》载“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贺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吏,以其于官司狱隶人佐书,故名曰隶。
5、蔡邕:(133—192年)字伯喈,东汉文学家,书法家。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汉灵帝时为议郎,董卓专政,迫其任侍御史,官至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嘉平四年与堂奚典等写定六经文字,部分由其丹书于石,刻后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著有《蔡中郎集》,惜已佚。
6、李斯:生年不详,逝于公元前208年。今河南上蔡人。官至秦国丞相。秦统一全国后,上疏秦始皇,提出“罢其不与秦文相合者”的文字改革主张。以通行的大篆为基础,删其繁,参照复合字体的一部分变为小篆,与其它统一全国的措施一块实行。李斯书写的小篆水平极高,传《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均为其手笔。
7、张旭:唐代书法家,字伯高,吴郡(现苏州)人,生卒不可考。官至金吾长吏,人称张长吏。创“狂草”书法风格。“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因怀素也是在醉后作书,故有“颠张醉素”之说。
8、智永:齐、隋间书画家,释名法极,山阴(今绍兴)人。王羲之第七世孙,越州永欣寺和尚。工正书、草书。因每日求书者多,寺门木坎被踏破,改加铁皮包之,人称“铁门坎”。
9、二王:王羲之及其第七子王献之并称“二王”。
10、王充:(27—97年)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人。好读书不守章句。历任郡功曹、治中等官,后罢职归家,从事著述。汉章帝诏为官司,因病,不行。发展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学说,吸收了先秦时代关于天地之气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利用当时的科学成就,建立了以气为核心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论衡》为其代表作,《后汉书》有传。
11、曹丕:(187—226年)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宿县)人。曹操长子,八岁能文,操死,继为魏王,后受禅即皇帝位。学术上博采众家,革除名教尚名重德的流弊。在前人“气”这一美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文气”之说,强调“文以气为主”,认为作家胸中之气决定着作品的风格。所著《典论》中的“论文”为我国文学评论存于今者最古的一篇,著有《魏文帝集》。
12、稽康:(224—263年)宇叔夜,谯县(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自然”主要指人的主观精神对社会关系、名利欲念的超脱,并以此突破汉代儒家狭隘的政治功利性目的。在艺术创作上他注意到了“灵感”这一特殊的现象,认为灵感“来时如风发泉涌,去时如枯木涸流”。”稽康把绘画和文学作了同等高度的阐述,认为二者各有特点、各有优势,“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可说是我国最先对绘画与文学作了有意义的对照和联系的人。他的美学观和艺术见解,至今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13、韩愈:(768—824年)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字退之,自谓郡里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或昌黎先生。官至吏部侍郎,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复官,最后为刑部侍郎,死后谥文。曾与柳宗元一起发动过著名的“古文运动”。
14、刘勰:(465—532年)字彦和,南朝梁人。原籍东莞莒县(今山东莞莒县),世居京口(当时称南东莞,今江苏镇江)。出身士族,少时家贫,无力婚娶。入佛寺,通佛教经论,而又崇尚儒学。梁武帝时任奉东宫通事舍人等职,深为萧统(昭明太子)所重。晚年出家为僧,改名慧地。
刘勰于南齐末年写成《文心雕龙》一书,对我国文学作了系统的颇有见地的阐述。“序志”篇中对《文心雕龙》作了简扼的自序,“《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情,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认为所有现实的美(包括文艺的美)都是自然之道的体现,“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并把儒家的“六经”看为是“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的最高范本。从自然之道出发,强调文艺的社会作用,和人与现实在审美中的相互作用。既“情以物发”,社会和自然的变化引发了人们不同的感情;又“物以情观”,因审美者感情向客观事物的外射,使之“亦与心而徘徊”,具有了主观色彩。从而产生了“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交融境界。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术观点对文艺起着必然的影响,由于“风动于土,波震于下”,所以甚至统治者的思想,也在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和艺术创作。所以东汉的“华实所附,斟酌经辞”、东晋的“溺乎、玄风”,都与儒学和玄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关系。“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艺应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文心雕龙》还提出了“隐、秀”两个不同的审美特征。“情在调外曰隐”,隐即含蓄,可以促发人们的联想,深化审美的意境;“状溢目前曰秀”,秀的特征是鲜明,使欣赏者能很快的对形象有所把握和理解,诱发出“动心惊耳,逸响笙匏”审美效果。隐与秀也就是虚与实的关系,后来人们谈到的“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实际开始于此。刘勰是我国第一位对创作规律、评论原则、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作出系统阐述的人,《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摆脱了哲学思辩与伦理羁绊,从形象思维出发的美学著作,至今仍有着实际的意义。
15、叶燮:(1627—1703年)字星期,号已畦,吴江(今江苏)人。寓居横山,时称横山先生。康熙进士,宫宝应令,因开罪上级被免职。所作《原诗》,论述“数千年诗之正变、盛衰之所以然”,以及关于诗的若干问题,有所创见。其理论多收于《已畦文集、诗集》。
16、冯班:字定远,号钝吟老人。籍常熟,明末诗人。明亡佯疯,闭门著书。有《钝吟集》、《钝吟杂录》、《钝吟书要》等传世。
17、王杓:字晦叔,号颐堂,南宋遂宁(今年属四川)人。绍兴中曾为幕官。寓成都碧鸡坊,所著《碧鸡漫谈》详述曲调源流,从音乐方面研究词调,风格,流派,并介绍民间艺人。著有《糖霜谱》、《卧堂集》、《颐堂词》。
18、张彦远:唐代书画史论家,字爱宾,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活动于860—879年间,楷、隶均佳。除撰有《历代名画记》十卷,并辑《书法要录》十卷,自称“得此二书,则书画之事毕矣”。此二书采辑较精,对唐之前的书画概貌作了系统的梳理,为我传世最早的书画专集。
19、吴生:即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初学书法不成,改习绘画,年未二十即崭露头角。长于道释人物,作壁画三百余间,奇形怪状无一同者。画佛像圆光、屋宇柱梁、弯弓挺刃,皆一挥而就,不用规矩。用线圆润,如“莼菜条”,衣褶有如飘举之势,与当时曹仲达所作衣纹紧窄的佛像相比,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被奉为“画圣”,民间艺人尊为祖师。
20、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高宗即位赐资政殿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贬黄州,居于东坡,从此自号东坡居士。后起用,官至礼部尚书。后党争再起,再贬海南等地。最后北返,病死常州。诗文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颇大。长于行书、楷书,自成一家。他画竹从地直至顶,米芾问“何不逐节分”,答“竹生时何尝逐节分之”。尝在试院兴至时无墨,遂用朱笔写竹,后人竟效之。论画力主神似,认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最早使用“士夫画”一词。
21、黄庭坚:(1045—1105年)北宋诗人,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文章重视理,也重视法,强调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达到自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他特别推崇苏轼“天然自工,笔圆韵胜”的书法,从他所说“士大夫多讥东坡用笔不合古法,彼盖不知古法从何而出尔”。他讲法,实际是为了达到无法。其理论有可取之处,也有糟粕,如“古之能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就值得考虑了。
22、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清。工小楷、中楷,取法董其昌,兼师颜真卿、苏轼等大家。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面目。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虽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兴学识超然尘外。
23、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县(今北京)人。清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鉴赏家。官至内阁大学士,能隶书,真书工整厚实,大似唐人写经,已入朴静之境。著有《汉石经残字考》、《两汉金石记》、《苏斋题跛》。
24、张翼:(345—361年)字君祖,下邳(今江苏睢宁)人。真书学钟繇,草书学王羲之,摹拟名家书法,可以乱真,相传王羲之的某些书法手迹出自张翼之手。
25、谢灵运:(385—433年)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后移籍会稽。幼时寄养于外,族人称其为“客儿”。晋时袭康乐公,有谢康乐之称。入宁曾任永嘉太守等职,后被杀。其诗大多描绘自然风光,开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
26、素族:与豪族相对而言的普通士族。《南齐书.高帝纪》建元三年三月庚申诏“吾本布衣素菜族,念不到此,因籍时来,遂隆大业”。
27、颜之推:(531—590年)字介,琅邪临沂(今年属山东)人。北齐文学家著有《颜氏家训》,以儒家思想为立身处世之本。北齐亡,入周,隋开元中,太子召为学士。主张“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接受了儒家学说消极的一面,但也同意“易见事”、“易识字”、“易诵读”的三易之说。
28、千字文:即《兰亭千字文》。梁武帝萧衍是王羲之书法的热爱者,搜集王羲之的墨迹甚多,曾令擅长书法的大臣,从内府珍藏王羲之的真迹中拓出一千个不同的字,交诸王和近臣学习。唐代的怀素、张旭,宋代的赵构、元代的赵孟頫都临过《千字文》。
29、江淹:(公元444—505年)字文通,济阳考城(今年内河南兰考)人。在宋、齐、梁三朝为任过官职。早年文思敏捷,妙笔生花,颇有盛名;晚年大不如前,“江郎才尽”之陈语即此而来。
30、庾信:(531—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仕梁时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历任西魏、北周,官至骠骑马大将军。诗、赋、骈文,皆当时宫廷文学代表。《哀江南》、《枯树赋》风格萧瑟、苍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为杜甫所推崇。
31、昭明太子:(501—531年)即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太子,未即位而卒,溢昭明。曾招集文学之士编辑《文选》三十卷,后称《昭明文选》,对后世文学颇有影响。
32、李煜:(937—978年)南唐国君,虽治国无才,却写得一手好词,并擅长书画。被宋灭国后,软禁在宋都开封,最后被毒死,年仅四十二岁。死后追封吴王。《书史会要》载:写字时喜作颤笔,遒劲如寒松霜竹,称为“金错”。并能用卷起的帛,书写大字,挥洒如意,世谓“撮襻书”。曾将珍藏历代书迹编汇刻石,称《升元帖》,为我国官本法帖之首。
33、孙过庭:生卒年不详。字虔礼(一作名虔礼,字过庭),河南陈留人,也有说他是吴郡(今苏州)人的。唐代书画理论家,今存有《书谱》一卷(原为二卷)。他对二王,特别是王羲之书法的审美特征,从理论的高度作了系统的阐述。认为书法技巧的过程为“平正”到“险绝”再到“平正”三个阶段。学习书法是由“拙”到“成熟”,最后又回到“拙”,但这个“拙”已不是开始的“拙”,而是随心所欲的艺术境地。为盛唐的书法在理论上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34、张融:(444—497年)字思光。南朝齐,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少年即以才华知名。先仕齐,入宋为长沙王萧晃镇军,官至司徒左长史。其形貌短丑,行止怪诞,能言善辩,极具口才。工草书,书法为一时之英。
35、朱耷:(1624—1705年)朱明后裔,藩落南昌,遂为南昌人。明亡,受刺激,由于口吃,佯哑,并剃发为僧。作品多署“八大山人”,隐喻“哭”“笑”不得,后改奉道教,居南昌郊外天宁观。所画鱼鸟均“白眼对人”;山水多为残山剩水,意境荒漠,笔墨简括、冷峭、变化多端,对后世写意画影响极大。伟世作品较多,有《八大山人山水花鸟》、《上花图》、《荷花图》等。
36、张丑:(577—1643年)原名谦德,字叔益,后改今名,字青父,号来米庵。昆山人。明代书法家,爱好名字画,精鉴藏,著有《清河书画舫》十二卷,《真迹目录》七卷。
37、傅山:(1609—1684年)字青主,别字公它,又有真山、浊翁、石道人等别名。明亡后穿朱衣,号朱衣道人。精通诸子百家,工诗文、金石、书画。提倡“经子不分”,以异端自命,打破儒家正统观念。反对宋人注经的办法,谓道学家为“奴儒”。认为字品与人品应一致,对赵孟頫十分鄙视。
38、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北宋书法家。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工正、行、草,亦能章草。苏轼《东坡题跋》谓:“蔡君谟独步当世,此为至论。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而求其所短,大字为小疏也。天资既高,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宜哉。”
39、蔡京;(1047—1126年)字元长,蔡襄同族,同为北宋书法家。官至司空,拜太师。工书,守势豪健,自成一格,书法在蔡襄之上。因恶其为人,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中之“蔡”,本指蔡京,故改为蔡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