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南越王汉墓 (二)

 榆城古风 2013-08-09
 
蜻蜓眼
         蜻蜓眼是古代一种饰物的俗称。蜻蜓眼为玻璃制成,玻璃又称琉璃,公元前2500年人造玻璃首次出现于西亚及埃及,最早的用途是制造珠饰,先是出现单色玻璃,1000年后又出现彩色玻璃。公元前15世纪玻璃珠上开始有彩斑条纹或点状图案。公元前10世纪,在玻璃珠母体上镶同心圆,制造出“眼睛”效果的镶嵌玻璃经终于在地中海沿岸出现。“眼睛”文化据说发源于西亚或印度,想念眼睛有避邪功能的这种信仰,多盛形于从事畜牧的草原民族,在游牧民族迁徙的路途中,身上佩戴这种镶嵌玻璃珠,一方面可以避邪,一方面随时都有可能用来交换所需之物。
 
 
蒲纹琉璃璧
平板蓝色玻璃牌饰、铜框牌饰
   
  墓中共出土牌饰16对32件,其中玻璃牌饰11对,镂空动物纹鎏金铜牌饰5对。它们大多放置于墓主的胸腹两侧,可见是一种佩饰。这些具有草原文化特点的铜牌饰过去在广州也有出土,应是秦朝南平百越时泰军带入岭南的。而平板玻璃在汉墓中则属首次发现。这些玻璃光洁透亮、气泡少且厚薄一致。经分析,这些玻璃属铅钡玻璃,铅、钡的含量高达33%和12%,属典型的古代中国玻璃系统。在中国,平板玻璃过去认为出现较晚,这次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玻璃制造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雌雄双羊盘错纹样铜牌饰,
        牌饰是腰带上的装饰物。南越王墓中出土铜牌饰5对,2对为一龙二龟缠绕纹样,3对为雌雄双羊盘错纹样,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
一龙二龟缠绕纹样铜牌饰
鎏金铜带钩(上)和雁首金带钩
       带钩是古人扣接腰带的器物,用于系结并装饰衣着。南越王墓共出土带钩36件,其中墓主的12件,有玉、金、银、铜四种材质。            
蛇首铜带钩(左)七星纹龙形银带钩(中)雁首鸮(xiāo)形银带钩(右)
            带钩是古人用以来衣带的装饰物,战国时已有“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说法,在汉代,带钩的使用十分多。南越王墓的带钩大多小巧玲优、构思奇妙,以自然界的动物形象做成一件件富合艺术性的实用品。
       蛇首铜带钩,钩身细长,酷似卓然直立的蛇,南方多蛇,这件文物体现了地方特色。雁首银带钩,造型是一只细颈宽腹的大雁。七星纹龙形银带钩钩首是龙头形状,钩身装饰着北斗七星纹。这是南越王墓出土的唯一的一件与天文有关的文物,因而更显其珍贵。

雁首兽身鎏金铜带钩(左)龙纹银带钩(右)
龟首回字纹鎏银带钩(左)鸭首铜带钩(右)
漆杯金座足
金兽饰
        金兽饰底部留出圆形穿孔,可贯钉,为漆盒盖上的钮或饰物。 

兽首形铜铺首
           两件是墓主人棺椁“头箱”内盛卜甲的漆盒附件。其它四对分属四个漆器的附饰。 

鎏金凤首铜饰
     圆筒上有铁钉孔,为器物上的装饰品。 

下面要介绍的是南越王墓出土最重要的一组文物,不过在这之前先来看一件超级精美的屏风。
屏风(复原件)
    屏风是室内陈设作为遮蔽的用具。这件屏风出土于主棺室东侧,是我国汉代考古首次发现的实用漆木屏风。以前出土的同时期的屏风大都是明器,形体较小。
      由于出土时漆木门板已朽,仅存一些铜构件和散落在地的漆片,专家们根据构件的出土位置、构件造型进行了科学的复原。
      这件屏风不仅规模大,而且结构奇巧。它中间的屏门可以向外开启,两侧的翼障以折叠构件连接,可以展开。它的上部装饰有插着羽毛的朱雀和双面兽首造型的顶饰,中间的门板上装饰着绚丽的红、黑二色的卷云纹图案,下部是鎏金的人操蛇等造型的托座。屏风出土时共收集起来的鎏金泡钉有658枚之多,可见其装饰之华丽和南越王生活享用的奢靡。
出土的铜屏风构件5件均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一级文物。
朱雀屏风铜顶饰
      顶饰是屏风横梁上的装饰物,墓中出土顶饰五件,都是青铜铸造,通体鎏金,其中有两件朱雀顶饰,三件双面兽首顶饰。在朱雀头顶和善首上都有一个圆管,可能是用来插羽毛的,圆管的内壁都刻有数字记号,这些数字是复原屏风的依据之一。
     朱雀是秦汉时主管南方的神,又叫朱鸟,是想象中的动物。这件顶饰的朱雀昂首展翅,站在方座上,高26.4cm,双翅距24.5cm。自颈以下及双翅遍刻鳞片状羽饰。方座四面装饰着火焰形纹饰,南方主火,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尊火中的朱雀形象,栩栩如生,说明了汉代的思想观念在南方已经非常普及了。

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 
        高16.7,宽56.3,厚4cm,两面造型一致,为双面兽形。双目圆突,高鼻,张口露齿,状若微笑。头顶出双角,两眉和耳后鬓发飘向两边,如三束飘带相互绞缠,正中和两侧各伸出一根圆管形插座,插入雉羽为饰。下鄂两侧伸出插榫,以固插在屏风顶横枋上。整器通体鎏金,兽面顶的双角、眉毛、卷云纹均用黑漆勾勒轮廓线,管壁上刻有顺序数目。

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 (局部特写)

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复原件)
朱雀屏风铜顶饰和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在屏风复原件上的位置
蛇纹屏风铜托座 
          高23.4、长46.45、宽29.4cm。是屏风正间两边的托座。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套筒,如“之”字形,用来套入屏风的柱、枋;二是支托,由三条相互绞缠的蛇组成,蛇体正中两面各伸出一个,以保持屏风的平稳。蛇是古代越人崇拜的图腾,由此可见这是一件有地方特色的器物。
人操蛇屏风铜托座
       通高31.5、横长15.8cm。结构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为两个大小相同的扁长方套筒组成的活页,可作90度展开,为屏风右翼障的下转角构件。下半部为力士托座,取自“越人操蛇”的传说。力士身着右衽褐衣,短裤,跣足。两眼圆瞪,眼珠外突,口咬一两头蛇。双手操蛇,双足跪坐夹蛇,五条蛇相互绞缠,玲珑通透。是两千多年前越人抓蛇吃蛇形象的再现。原通体鎏金,并有黑漆绘线,现仅留斑点。

人操蛇屏风铜托座(局部特写)
人操蛇屏风铜托座(局部特写)

蟠龙屏风铜托座(一对) 

       通高33.5、通长27.3cm。是屏风两边屏障下的托座,原有鎏金。半蹲在托座上的蟠龙,昂首曲体盘尾,四足踏在由两条蛇构合成的一个支座上。两蛇各卷缠一只青蛙。蛙张口暴目,力图挣脱状。龙口大张,口内有一只两前肢攫住龙的口缘,头向前伸,好像逃脱了恶蛇的侵袭,得到龙的保护,状态安详。此将龙、蛇、蛙三者结合一起,是一件极具造型艺术之美的文物精品。蛇、蛙曾是古越人的图腾,而龙是中原人崇拜的四神之一,蛇缠青蛙,龙踩住蛇保护青蛙,似乎在讲述某个传说中的图腾神话故事。
蟠龙屏风铜托座(局部特写)
蟠龙屏风铜托座(复原件)

豆形铜灯

       墓中出土铜灯共两件,形制一致。由灯盘、圆形柱和圆形灯座三部分组成。灯盘内有三个突出的乳钉,是用来放置灯芯的。在汉代,灯的燃料主要是动物的油脂。

四联体铜熏炉
        四连件铜熏炉,在国内十分少见,南越王墓共有5件这样的熏炉出土。炉体由四个互不连通的小盒组成,可以燃烧四种不同的香料,由于当时的香料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所以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广州同这些地区的交往关系。

单体铜熏炉

单体铜熏炉
乳香
豆形铜熏炉
银盒及出土时所装的药丸
     银盒盖身相合呈扁球形。盖子和盒身上采用锤牒工艺制成对向交错的蒜头型凸纹。这种工艺与纹饰、造型是古代西亚波斯银器的特点,而与中国本土的不同。专家认为这是一件海外舶来品,银盒进入中国后,工匠根据汉代银器的特点,在盖子上焊接了盖钮,在盒底加了圈足,还在器身上留下了许多铭文。西汉时期,广州已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南越王墓出土了银盒。非洲象牙、乳香等许多海外舶夹品,说明广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两千多年前就已与海外有着密切的交往,这比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时间还早。
羚羊角(左)药丸(中、右)
杵臼
五色药石:绿松石、赭石、雄黄、紫水晶、硫磺
南越王墓出土了“五色药石”,为:紫水晶、硫磺、雄黄赭石和绿松石。古代有所谓“五石散”,据说服食后可使人长生不老,其配伍可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来源早到战国、秦汉,风行于魏晋,延续到隋唐,从《扁鹊医经》,到张仲景的“石方”,到何晏的《寒石五石更生散方》,到孙思邈的《五石更生散方》,自有一个连续性的发展传统。
     “五石”是炼丹的原料,也被医家入药,治外伤和寒症,同时它们还是绘画的颜料。此类“五石”之药,典型如朱砂、雄黄、白礜、曾青等皆有大毒,人长期服用早晚都会慢性中毒而亡。自秦始皇始,历代帝王为了成仙,都迷信这玩意儿,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但不管咋样,这也算是中国古代化学发展的组成部分.
延伸阅读:
南越王墓出土五色药石 墓主可能中毒而亡
石砚
          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在全国各地发掘出古代的墨有三种形式:原始由自然界采集的石墨、墨粒和成形墨块。
      中国人最早使用墨进行书写的证明物是距今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甲骨上的墨迹。1973年在山西浑源西汉墓中发现了研磨墨的石砚和墨丸,其制作时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05年)。1983年在南越王墓发现的也是相似的石砚和水墨小饼。墨饼比墨丸更易于研磨,这些墨使用时代是在公元之前162年至122年之间。为什么墨饼的直径约1厘米?为什么不更大些或更小些?为什么保存至今仍有4300多粒?为使墨成为丸形和饼形,说明当时墨粒中己有胶类物质加入,是动物胶还是植物胶?这里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而在湖北睡虎地发掘出土的秦代的墨已经开始成为块状物了。已经成形为圆柱形了,这些说明中国墨的发展历程中,墨丸时代有很多问题还有待于研究,但至少墨丸启示我们墨与胶结合已经开始,没有这一步就没有中国书写技术发展,更没有可能有印刷术的发明。
      关于磨石和砚,表面看来,似是从自然界拣来的一块长圆形扁平的石头和一个石棒,但它的石纹粗细和凹槽形状,石棒与石砚大小配合,都是可能成为研究的课题。西方在发明石印术之后,对石印材质和吸水墨性能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在这方面只是说明把古代墨粒用石砚加水研磨形成液体墨之后,用毛笔写出的字和使用现代墨一样的浓黑。墨是印刷术发明的一项重要物质条件,墨中不加胶,写出的字就会浸染变形,只有加适量的胶,才能既易于研磨,又使书写出来的字迹黑度足够,因此如有可能建议有关单位对南越王墓墨粒的成份与性能做进一步的研究。
修正,本帖为水墨小饼。
石砚
棋盘金花饰
六博棋
     博戏是汉代十分流行的一种赌博游戏,它的具体玩法失传很久。但博具在汉墓中则多有所见。
    南越王墓出土的这套六博棋棋盘已经腐朽无存,只剩边缘的金箔片装饰。出土棋子共计12颗,分为墨绿色和白色两组,墨绿色的是青玉棋子,白色的是水晶棋子,用青玉和水晶作为六博棋子,是考古上的首次发现.
棋盘金饰片
下面进入最后一个单元:宫廷宴乐
“蕃禺”汉式铜鼎(大)和汉式小铜鼎(小)
          南越王墓出土汉式铜鼎共18件,其中4件器身有“蕃禺”或“蕃”字的铭文。这件“蕃禺”汉式铜鼎扁圆腹,圆底,矮蹄足。鼎盖刻有“番禺、少内”等字。墓中共出土有“蕃禺”铭文的鼎共9件。
      番禺就是今天的广州,它在秦朝时是南海郡的郡治,后来是南越国的都城。这件“蕃禺”铜鼎说明了广州建城已有221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广州城市建设史上的重要物证。“少内”是官职名,秦朝时设置,掌管财货,汉朝沿用,“少内”铭文说明南越国对汉朝官制的仿效。

“蕃禺”汉式铜鼎
越式铜鼎
 南越王墓出土青铜器500多件,它们大多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应是本地生产的,其中越式鼎就有17件。这两件大铜鼎出土于后藏室,它们器形高大,平底直足。这种青铜鼎的出土地点与南方几何印纹陶的分布范围大体重合,这一区域正是秦汉时期的百越杂处之地,所以我们称之为越式鼎。岭南越族在周代已经常握了炼铜技术,南越王墓出土的铜鼎和其它器物代表了南越国青铜冶炼的最高水平。
越式鼎
越式鼎
越式鼎(局部特写)
“蕃禺”汉式铜鼎
         鼎盖刻有“蕃 一斤九两 少内”铭文,鼎腹部近口沿处刻有“蕃 容一斗一升”的铭文。
越式铜鼎
         底部有烟炱痕
楚式鼎,
      此鼎蹄足为棱柱体,呈高浮雕羊首形,衬以卷云纹。
            鼎最早是一种用来煮食的炊器,后来成为政权地位的象征。所以有“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的说法。南越王墓共出土铜、铁陶鼎51件,其中青铜鼎36件,这些鼎按器形可分为楚式鼎、汉式鼎、越式鼎三种,这是墓中出土的唯一一件楚式鼎,它器形高大,浑圆腹,圜底,高蹄足,蹄足上部为高浮雕的羊头。
     这件楚式鼎与墓中出土的其它具有楚文化特色的器物反映了南越国与楚地的经济贸易交流是较为频繁的。

铜鍪(móu,左一-左六) 铜釜甑(右一)

铜鍪(móu)
      鍪为炊器,最早见于四川地区,秦灭蜀后传入南越。南越王墓中共出土16件,双耳造型差异明显,有的鍪内盛有青蚶、龟足等水产品。
铜釜甑
    汉代以釜甑蒸饭。甑底有箅,透气孔做成图案形。使用时,釜内装水,甑内盛食物,三足架下生火。 

铁钩
           在南越王墓出土时3件并扎一处,由丝织物包裹。
铜烤炉

        南越王墓中出土烤炉3件。烤炉四壁有铺首环便于用链提炉,四角微翘防止食物滑落,内底放炭,底有4个带轴轮,可推动。
煎炉
      为长方形双层铜架,上大、下小,上盘四角微翘,下盘平直,底有四个扁方形短足。下层烧炭火,上层煎肉。
铁叉
铜姜礤(cǎ)
        南越王墓中共出土2件。底部有4个小乳钉,用以磨取植物的汁液,主要用于磨取姜汁。岭南潮湿,先民早已懂得用姜来祛湿。
金釦象牙卮
       原象牙部分已朽,经复原成现状。器身针刻神兽,并染填朱、蓝色。这种汉代针刻填色的象牙制品,在中国尚属首次发现。可见广州借海上通商发展牙雕业甚早。 
    玉卮(yù zhī):玉制的酒杯。
    卮是古代一种器皿,常用来盛酒,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从考古发掘出土和传世的汉代卮来看,主要有玉卮、漆卮等,卮由盖和卮体组成,卮体呈圆筒状,有三足,一圆扳手。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3-2-2 17:06 编辑

银卮

      在南越王墓出土时装在一个漆卮内,外底刻有“一升十二”四字。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3-2-2 17:11 编辑


金釦漆卮
       卮是汉代常用的饮酒器。南越王墓中共出土漆卮10件,均已朽毁,这件仅剩金釦。 
铜鐎(jiāo)
      为三足有柄的温酒器。汉代之前曾称为盉。鐎嘴呈鸟头形,受水冲注时可自动开启。 

铜勺
          南越王墓中共出土34件,分为两种:一种为中空木心铜柄,一种为实心铜柄,用于盛汤酒或羹饭。
鎏金铜壶
       南越王墓共出土9件。多用于盛酒,也可盛其它食物。出土时都用丝绢包裹,有的内装红枣。 

鎏金铜壶

铜瓿(bù)
     南越王墓东耳室共出土4件。瓿是古代盛酒器具,广泛用于江浙、福建、两广等地区。

蒜头铜壶
             为典型秦文化的酒器。瓶口呈蒜头状,素面无纹。

铜钫 
       酒器。纹饰以蟠纹为主,辅以云雷纹和三角纹,线条清晰流畅,有浮雕感。

铜钫

             铜钫是一个方形壶。腹呈椭圆形突出,饰以繁缛的浮纹,复杂多变。这种盛酒的铜器制作技术精良,具有透雕后味,更能衬托出主人酒的名贵与醇香。

 
陶钵(右)和陶碗(左)
            南越王墓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共50多种369件,反映了这一时期制陶业的发达。这些陶器是岭南秦汉陶器的代表,它们均属于中国南方几何印纹陶系统。火候高、器形多、纹饰美,器物的表面多拍印有圆形、方格形等纹饰,并刻画有大量的水波纹、斜线纹或弦纹等,就是这批陶器的特色。

 陶盒
         共9件,多出于东耳室。盖面和盒的腹部刻划蓖纹、水波纹,有的加绘墨彩纹带。

 
陶三足盒
               墓中出土21件,盒身多装饰着水波纹.

鎏金铜匜
         墓中出土了16件。
          匜和洗都是古代的的盥洗用具,一般匜和洗在洗手时配套使用。用匜盛水,从开口的一端流出,用洗在下面接水。南越王墓中出土铜匜16件,银匜一件,其中的一件有“蕃”字铭文,说明它们是南越国自制的。这一组铜匜大小套合,岁月久远,都锈蚀在一起。此外,还有铜洗,也是汉代用来盛水的器皿。

 银盘
 铜提筒
 

 
 
 
铜提筒

铜提桶

铜鋗

           鋗xuān  形声。字从金从肙,肙亦声。“肙”意为“细小的”、“小巧的”。“金”与“肙”联合起来表示“金属制造的小巧器皿”。本义:小型金属器皿。 为盆形平底两边有环的小锅。

铜鉴
        南越王墓中出土铜鉴三件,本件可作为代表,出土时里面发现鸡、牛、猪、鱼、龟等动物的残骸。
    鉴是早是用来盛水照面的器皿,由于铜镜的出现和大量生产,使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用来盛放食物或沐浴等。墓中出土的铜鉴铸造精工,其中的一件颇具吴越地区容器的特点,反映了这一时期区域文化交流的广泛。

铜鉴

铜挂钩
             用于悬挂食物。使用时在其内注水,可防止蚂蚁吃钩下的食物。粤语称之为“激(气)死蚁”。

民间印纹陶器
     南越王墓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共50多种369件,反映了这一时期制陶业的发达。这些陶器是岭南秦汉陶器的代表,它们均属于中国南方几何印纹陶系统。火候高、器形多、纹饰美,器物的表面多拍印有圆形、方格形等纹饰,并刻画有大量的水波纹、斜线纹或弦纹等,就是这批陶器的特色。


 

双耳罐
      墓中出土的陶罐多达98件,其中双耳罐12件。

玉舞人

  这件玉舞人高3.5厘米,由青白玉雕成。舞女的发型是横出的螺髺,服饰是右襟的长袖衣,衣裙上有卷云纹。我们留意她的舞姿:一手抛袖上扬到脑后,一手向身后从袖,穹腰摆臀,身似无骨,口微张开,似在歌咏,是典型的越女跳楚舞的形象。玉雕舞女在汉代诸侯墓中常打发现,但多为扁平玉块,这种圆雕玉舞人,尚属首见。南越王墓出土了五件工雕舞女像,为研究汉人乐舞提供了生动的实物资料

玉舞人很小,要透过放大镜才能看到细部。

玉舞人背面

鎏金铜轸

       鎏金铜轸在南越王墓的东耳室和西耳室出土48枚,用于转弦调音。此7枚琴轸集中堆放于东耳室。东耳室的琴轸上残留有琴弦痕和木痕等,应有琴随葬。

鎏金铜轸匙

          鎏金铜轸匙在南越王墓西耳室出土3件,用以套轸调弦,出土时分有丝绢包裹,通体鎏金。轸匙为调琴弦器,通过旋转琴轸上的线绳,拉紧古琴上面的琴弦,可调整琴弦的音高。

鎏金铜瑟枘(ruì)及鼓瑟复制品
            琴和瑟都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西周时已经出现。南越王墓由于浸过水,木质的东西都朽烂掉,只有琴瑟的瑟枘、琴匙、琴轸还保留下来,这里陈列的就是瑟销和琴匙等。
      瑟枘是瑟的配件,墓中出土12件,可分为三套,都是青铜鎏金的,做成博山形状,山峰间有熊。虎等兽类出没,极具造型艺术之美。琴轸是转动丝弦调音的小轴,墓中出土了48件。琴匙是调弦的工具,墓中出土3件,它们都通体鎏金。


鼓瑟上的鎏金铜瑟枘(ruì)

鎏金铜瑟枘(复原件)

鎏金铜瑟枘

鎏金铜瑟枘

铜铎(左)和“王”字铭铜铎(右)

        “王”字铭铜铎,铎身修长厚重,正面上端刻一“王”字。
     铎是一种古代乐器,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

圆形陶摇响器
          摇响器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见的一种陶制发音器具.大多呈球形,带柄或不带柄.其基本的特征是中空,内装陶丸或石子,摇振之沙沙作响.其外刺有篦点几何纹,钻有透孔.考古学上一般称之为陶响球.因这类器物也有做成盒状或饼状的,甚至就是水罐的夹层里置有陶丸或石子的所谓"响铃罐",故这里统称其为陶摇响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还出土过龟甲响器,数量多达几十件.
          摇响器自一开始就出现了多种呈现方式,这些呈现方式能帮助我们了解远古乐器的组合规律.贾湖龟甲摇响器和姜寨M358摇响器、广汉三星堆铜牌形响器和黄龙西山坡摇响器、南越王墓摇响器先后创造了新石器、商周和秦汉时期摇响器发展的三次高峰.南越王墓摇响器与同出的乐器构成了富有特色的组合,是西汉宫廷音乐新创发展的表现,是对远古音乐的回应与阐释,是对音乐历史的补充,具有深远的意义.

圆形陶摇响器
          南越王墓出土7件陶摇响器,内装沙砾,摇之作响,在乐舞时击拍用。 

鱼形陶摇响器
          南越王墓出土9件鱼形陶摇响器,为空心鱼形,鱼身画有鱼眼、嘴和鳃盖,体上戳印鱼鳞纹。 

鱼形陶摇响器

石编磬
            磬是一件非常古老的打击乐器,夏代时就已出现,西周时期钟曾并举,为乐器之王。磬一般由各种颜色的石灰岩和大理石制成,东周时已总结出一套制磬要诀。
      南越王墓出土石编磬两套,一套八件,另一套十二件,呈曲尺形,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磬的声音清脆,古人比之如玉。

“乐府工造”铜句鑃(gōu diào)
        “乐府工造”铜句鑃为越人特有的打击乐器,八件一套,共重191公斤,每件均刻有“文帝九年 乐府工造”的篆文和“第一”至“第八”的编号,表明这是南越“文帝”在位九年(前129年)时,南越国主管音乐事宜的“乐府”监造的乐器。

“乐府工造”铜句鑃(局部特写)
  勾超是古代越族特有的打击乐器,这套勾翟是岭南首次发现如此大型的越族打击乐器。
 

“乐府工造”铜句鑃(局部特写)

 钮钟
     编钟是古代贵族礼仪中的重要打击乐器,一般在祭祖或宴会时使用,南越王墓出土青铜编钟三套,这是一套铜钮钟,它一套共十四件。钮钟的作用是为演奏提供音准,使乐队中演奏旋律的丝竹乐器等有律可依。钮钟的声音厚重雄浑,一般用来演奏雅乐。钮神在岭南秦汉时期还比较少见。

 由石编磬和“乐府工造”铜句鑃陈列模拟组成的古代歌舞场所


 

[钮钟(局部特写)

甬钟
  钟是古代贵族祭祀或王室宴会时必不可少的青铜打击乐器,出现于西周时期,《周礼》和《汉书·礼仪制》中均有介绍。因大小依次成组悬挂,所以称为编钟,斜挂的我们叫它甬钟,直悬的称它为钮钟。南越王墓出土编钟共三套,这套铜甬钟可能是南越国自铸的,说明了这个王朝对“礼”的重视。

甬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