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外国人怎么教育孩子

 武仁 2013-08-10

昨天和一个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同事聊天,她说日本人很尊重孩子的意见,也特别注意让孩子锻炼身体、从不给孩子打针,还说她前几天在日本街头还看到一个小孩子身穿短裤衩玩。我听了之后不禁纳闷,现在的日本气温也就是7、8度,谁家的父母舍得让孩子穿着短裤在街头行走?莫非她疯了不成?和婆婆、老公谈起,无一不是一脸难以理解。日本人教育孩子的方式真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虽然不能说家家锦衣玉食,很多家庭却把小孩子都当作了皇帝,一句话,中国的孩子都成了宝贝。摸不得,碰不得,夏天怕热,冬天怕冷,霸道、娇嫩而且弱不禁风,以至让人以为对待孩子就是这样,不这样就是没有爱心。今天看到一则消息,说日本幼儿园小朋友每天都会以在操场上用干毛巾摩擦身体的方式锻炼身体,增强御寒能力。消息是配照片的,照片上,一群日本小朋友穿着小短裤,光着上身,一脸阳光般地在冬天的操场上擦拭身体。将这则消息求证日本的朋友,朋友回复这种情况在日本是一种常态。“日本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四季体育课短袖运动衫,短裤。到了中学有指定的长袖运动衣裤,可是有人穿,有人还是短衣短裤,随意。到小学为止都是照片上那样的。孩子们都习惯了,所以无所谓。要是孩子说冷,家长只会说孩子缺少锻炼,鼓励他们体育课像别的孩子那样好好运动。绝对没有人给学校提意见的。”

很难相信,这样的情景能够在中国出现,不要说让孩子接受这种锻炼,就是稍微严厉一些,中国的孩子和家长都会受不了,不闹得死去活来、翻天覆地就不是中国特色。长此以往,以温室里的中国孩子的未来面对经历风雨严寒的日本孩子的未来,不输个一塌糊涂才算奇怪。这些年来,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们除了一味唱高调、高谈阔论,又有几个人在意过这些细节,并且扎扎实实地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些事情呢?”

(看到这里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关于日本和中国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夏令营的比较,中国的“小皇帝”们在身体健康、礼貌意识、独立自主等方面的表现都比不上日本的小朋友,让人看得汗颜。当时我看得不屑,但现在自己有了孩子,不禁担心:自己是否也在培养着这样的“小皇帝”?)

来源:《看世界》 作者:谢英 

“我在日本居住多年,一直比较留意日本人对孩子的教育,我发现他们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公平意识、集体精神;也特别强调尊重他人,不给别人添麻烦。 

老师的饭菜也归学生分配

邻居的小女儿真里子5岁了,在上幼儿园大班。每天早晨我去上班都看到她穿戴得整整齐齐,手提布袋,双肩背包,跟着妈妈去幼儿园。 

见到我,真里子就会弯下腰来,大声问候:“阿姨早上好!”这时,她手中的布袋拖到地上,背上的背包简直“盖”住了幼小的身体。真里子的背包里装着手帕、牙刷、牙膏,吃午饭的勺子、筷子、水杯、水壶,水壶里还灌满了一天喝的水。真里子的布袋里,是要还给幼儿园的几本图画书。 

小姑娘身上的行囊可不轻呢。可是真里子的妈妈却空着两只手,与我打过招呼后,只是微笑地看女儿,绝不帮她提一下那重重的背包。 

真里子的妈妈送完女儿后对我说:“真里子早晨起床后,自己穿衣服、吃早饭、整理书包。女儿整理书包时,我都在一旁仔细观察,有时她往包里装一两件自己的玩具,表明这天她的身体状况不错。而有时借来的图书,一拖几天也没还,这说明她的潜意识发出了信号——这几天很累。无论她多装玩具,还是暂时没还图书,我从不干涉,也不催她。最多提醒她一下:你借的图书没过期吧?”

“可是真里子毕竟是个孩子呀。”我都开始心疼起真里子了。 

“作为母亲,我也时常心软。其实帮她做些日常生活小事,更节省我的时间和力气,但那样无法培养她的独立性。况且真里子明年要上小学了,我在有意识地训练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日本孩子的自理能力普遍比较强。如小学校供应的午餐,送来时都是整箱整桶的,学生们每天轮流分餐。中午,值班的学生系上围裙、戴上口罩和白色的厨师帽,郑重其事地进入了角色。连老师的饭菜也由他们分配。餐后,值班同学再把盘子碗等整理好,搬到教室门外。 

再如学校举行文艺会,表演什么节目、谁扮演哪个角色、借演出服装、音乐伴奏等,都是孩子们自己讨论决定的。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去请教老师。就是考学这样的大事,也基本上是自己作主,考公立还是考私立中学、买哪些复习资料、参加什么补习班,孩子们先提出自己的大致方案,再请老师、家长帮忙参谋。所以,日本人长大后能那么自立,与他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猜拳令赢了才能吃上包子

田中惠美是我的好朋友,她儿子圭亮上小学六年级。有天我刚好在她家做客,听见圭亮放学回来,进门就喊:“饿死了,饿死了。”

惠美一边准备饭菜一边问:“午饭吃的什么啊,这么饿?”

圭亮朗声道:“米饭、烤鱼、色拉、牛奶……”他突然停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无精打彩地说:“还有包子,但我没吃上。”

“为什么?那是你最爱吃的呀。”惠美问。 

“今天的主食有包子和米饭两种,想吃包子的人太多,所以得玩猜拳令。”

“猜拳令?”我好奇地问。我知道日本的学校极重视集体主义精神和公平意识的培养,如学校每年的秋季运动会,从不以个人名义比赛,而是把同年级的孩子分成红、白两个组,进行对抗赛。胜利了是集体的骄傲,他们会抱在一起欢呼雀跃,女孩子们还会为得之不易的荣誉高兴得落泪。公平意识则表现在,东西或机会不够分时,采取抽签的方式,抽中的人理所当然地享受,没中彩的人自认运气不佳,倒也服气。 

“就是一种游戏,赢了的,就有包子吃。”圭亮说,“我开动脑筋,换着花样出石头、剪子、布,前四轮我都赢了,眼看能吃到包子了,在关键的第五轮我败下阵来。”

惠美和我听后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我问:“你们老师在哪里?”

“老师在教室里呀,他说,竞争本身意味着有成功也有失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不仅与个人的努力有关,也有许多客观因素。有人一开始就被淘汰了,这可能是由于个人能力不足造成的,但也有人离成功一步之遥时失败了,实在很可惜呀。圭亮君今天就是这样。”说到这里,好胜心极强的圭亮撅起了嘴巴:“哼,老师玩猜拳令赢了,他倒吃上了包子。”

“老师说得对。男子汉要敢作敢为,败了就坦白地承认,不能沉浸在后悔中。重要的是找出失败的原因,汲取经验,以后就一定会成功!”说着,惠美握紧拳头,带劲地挥了挥。圭亮在妈妈的感召下,也来了神气,眼睛瞪得圆圆的,像个小英雄似的充满了自信。 

我暗暗地佩服那位老师和惠美,他们把不起眼的一件小事,生动地演绎成一个深刻道理,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成熟成长。 

这是你的秘密,妈妈不会偷看

每年3月中旬,全日本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要陆续举行毕业式活动。因此,元旦一过,应届毕业生们就开始忙碌了——升学考试、排练毕业式上表演的节目、为学校制作纪念品、为新生入学做准备等等。 

圭亮今年小学毕业,也卷入了忙碌的大潮。惠美说圭亮他们还有一项特殊的“作业”。 

有天我去她家,看见小家伙一回来就钻进了自己的房间,把门关得紧紧的。不一会,圭亮打开一道门缝,伸出头问:“妈妈,小学毕业时,你想些什么?”

惠美愣住了,想了半天道:“考所好中学,穿漂亮衣服。”

“这算什么。”小家伙一脸不满意,又关上了门。 

大约过了1小时,圭亮手里扬着几张纸出来了,得意洋洋地说:“大功告成啦!”看我不明白,他解释道:“这上面记载着本人的鸿图大志。我为自己设计了人生计划,以后干什么工作、何时结婚、生几个孩子、挣多少钱、买什么牌子的汽车、买公寓房还是独建的住宅、活到多大岁数等等。明天全班同学要把自己的人生计划,装进一个叫‘记忆罐’的密封罐中,埋在校园的小树林里。我们还约定,30年后返回学校,挖出‘记忆罐’,看看有多少人实现了梦想。”

我马上想到电视中常播放这类题材的节目。已经成家立业、步入中年的老同学们,手捧几十年前留下的宏图大志,回忆儿童时代的理想抱负,追忆流逝的时光,常常泪流满面,感慨万分。 

“真有意义,能让阿姨看看吗?”我说。 

“不行,这是我的秘密。”

正说着,门铃响了,是伙伴们来找圭亮出去玩的,他立即高兴地随着小伙伴们走了。“宏图大志”则大大咧咧地舒展在桌上。惠美远远地瞟了几眼,做妈妈的多想了解儿子的内心、知道圭亮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宏图啊!但她还是忍住了。惠美把纸仔细卷起来,用蓝绸带系上,又打了漂亮的蝴蝶结,工工整整地放到圭亮的房间。 

刚做完这些,圭亮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看到纸卷安静地躺在自己的房间,他疑惑地看妈妈,那意思说:你没偷看?

惠美微笑的目光似乎在说:这是你的秘密,未经你允许,我当然不应该看。 

看到惠美柔和的目光,圭亮的眼睛顿时清澈起来,笑着跑出去玩了。 

母子俩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传达出的信息却掷地有声:尊重和信任。 

这场景让我感到温馨、高尚,惠美对儿子隐私的尊重,赢得的是孩子对母亲的信任与尊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的悉心呵护、耐心引导,但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即便年纪很小,也有独立的人格与自尊心。尊重孩子的隐私,也是尊重他们的人格。日本家长这种身体力行的无声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

【日本人怎样教育孩子】警言摘记

1.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2.对孩子的行为,五件事中三件夸奖,两件批评,他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3.与其给他知识,不如让他感动,与其让他感动,不如让他去实践.

4.最开始教孩子学习时,一定要为他找到人品好的老师。再有才智,学历,而人品恶劣的老师,不能做孩子学习的典范.

5.了解世间之事的人,应该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贪恋酒色与金钱之事.

6.人过了20岁,父母老师的意见就象过了春天再施的肥一样无效.所以矫正孩子的恶习要趁小.

7.朋友的影响大于父母的影响.因为父母与孩子的年龄性别之差都制约着父母的影响力.而朋友的影响则不受制约,特别是精神上的影响更大.可见,孩子选择朋友是何等的重要.

8.爱哭的孩子长得快.小孩哭是一种自我欲望的表现.如果孩子的生命力越强,越健康,他就哭得越厉害.因为哭对他是种运动,哭会使他增进食欲,哭累了会让他酣睡.

9.即使挨打,也是父母的棒杖.人生总要在各个阶段受到不同的打击,面对打击自制力的有无与强弱非常关键,有人因此得神经症.从小总是挨说的孩子则从小就习惯了打击,长大后有力量保持正常精神状态.

10.让所爱的孩子外出旅行.这里的旅行不是观光,而是离开家乡到陌生之地工作.人不离开父母的保护,不体会到这种艰辛就得不到锤炼,就更谈不上真正的幸福.如果真的爱孩子,就是要让孩子吃些苦.否则等孩子长大了真的一无所成,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11.爱孩子,批两次,表扬三次,教他五次就会成才.

12.教育是非常花费时间的工作,教育的效果往往要等到10年或20年以后才可知晓.

13.知能教育和人格教育不能分开.

14.父母对孩子的好奇心,自我主张,敏锐的感受应彻底去接受,积极去参与.

15.教育的终级目的就是孩子可以独立地生活,保护者可以安心地离开孩子身边.孩子遇到问题,应让他自己想想.人的发展就象上台阶,不自己上一个台阶,就无法学会那个阶段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