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鱼大王”忻金山:成功繁殖翘嘴红鮊助民增收

 榆杨 2013-08-10

“白鱼大王”忻金山:成功繁殖翘嘴红鮊助民增收

http://www.    2005年05月27日 14:26 农博网

  60岁的普通农民忻金山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成功将生长在大洋湖泊的野性翘嘴红鮊人工繁殖成功,由此成为我国第三、浙江省第一人工繁殖红鮊者。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富裕起来的忻金山收了上千名当地以及杭州等地农民为徒弟,手把手、毫无保留地免费施教,并成功实行供应鱼苗、饲料和销售商品鱼,农民养殖户由此增加收入上亿元。

  1000多个日夜坚持不懈,成功繁殖翘嘴红鮊。

  4月3日,我们慕名找到浙江省德清县乾元镇联合村曹界里——德清县水产养殖科技示范户忻金山。满面春风的老忻正在卖红鮊,他开心地说:“我今天捕了1800斤红鮊,卖了两万一千多块,蛮高兴!如今,红鮊越来越适应普通消费者喽!”

  翘嘴红鮊,又称白鱼,是我国珍贵的淡水鱼种。由于其肉质鲜嫩、口感特好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长期以来无计划、无休止的捕捞,使自然状态下的野生翘嘴红鮊数量逐渐减少,在德清甚至浙江省市场上已难觅其踪影。

  已从事四大家鱼、青虾及鲈鱼等水产养殖30多年的忻金山从中看到了商机,便四方寻找购买野生红鮊种鱼。1997年初的一个傍晚,患感冒的忻金山听说士林镇(现并入新市镇)一农民刚捕获几条野生翘嘴红鮊,顾不得老伴的善意劝阻,执意冒着刺骨的寒风和冰冷的雨水去士林买红鮊。对此,忻金山记忆犹新,他感慨地说:“那次的病情因为淋雨而加重了蛮多,尽管那几条鱼不是野生翘嘴红鮊,但我觉得吃点苦不算啥。”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隆冬,忻金山又一次划着小木船终于在秋山乡(现并入武康镇)夏王,从渔民处首次买到4条野生翘嘴红鮊,如获珍宝。随后,忻金山小心翼翼地将4条野生翘嘴红鮊,养殖在他家房屋后面、河中的网箱内。

  次年6月中旬到了翘嘴红鮊繁殖的季节,忻金山凭借多年的经验,用三四秒时间,迅速将鱼用促排卵素、注射用鱼用绒促性素注射在野生雌翘嘴红鮊鱼肚空档内,随即把红鮊放进事先准备好、近10平方米的孵化池,并及时用水泵从河里抽水到孵化池,使孵化池内的水不停的更换循环。同时,忻金山不断仔细观察红鮊的变化,等到雌红鮊排卵时,忻金山先用手在雌红鮊鱼的腹部轻轻挤压,帮助雌鱼将成熟的鱼卵排出,鱼卵马上放进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然后再用针筒抽出雄红鮊的精子,把精子洒在鱼卵上。最后把黄泥水倒入容器,用手搅拌约5分钟后,经清水漂洗鱼籽,放入孵化池中孵化。

  人工受精完成了,但是鱼卵孵化情况怎么样?忻金山不顾蚊虫叮咬,打着手电筒每隔1小时就仔细观察一回,足足在孵化池边守了一夜。经过大概24小时的翘首等待,第2天中午,第一条人工繁殖的小红鮊破卵而出,接着2条、3条、4条,直到最后一条小翘嘴红鮊孵化,这标志着忻金山人工繁殖翘嘴红鮊一举成功。忻金山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7000多亩鱼塘无私推广,各养殖户眉开眼笑。

  2001年,忻金山在乾元镇(原为城关镇)农办的大力帮助下,进行大面积的商品红鮊饲养实验,当年圆满成功。红鮊苗种便向全县推广。

  此时的忻金山清楚地认识到,要大面积推广红鮊养殖,就必须有相应的红鮊饲料。为此,忻金山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多次试验,研制出由鱼粉、蚕蛹、豆粕以及菜饼等组成的饲料填补了红鮊饲料的空白。

  与此同时,忻金山应翘嘴红鮊协会邀请,将他的饲养经验无偿传授给养殖户。比如,每年2-4月,红鮊容易患指环虫,否则用敌佰虫及时消毒;捕捉红鮊时要用手捉,不能用网,否则红鮊的鳞片要受伤;运输红鮊时最佳水温是20摄氏度,如果水温在30到40摄氏度之间,要放冰和传输纯氧。

  由于红鮊既有市场又有较高的利润,一传十,十传百,江苏、杭州等地农民纷纷向忻金山取经,忻金山总让上门者满意而归。忻金山还在家设立咨询热线,每天总有四五十人次来电咨询如何养殖红鮊、商品红鮊行情等,忻金山都一一耐心解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忻金山的徒弟遍地“开花”。2002年,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农民施建用10万元从师傅忻金山处购得红鮊苗种后共养殖100亩,在忻金山的悉心指导下,到2004年底,施建净收入高达150万元;2002年,乾元镇恒星村章建平等4位农民养殖红鮊,到去年底共赚130多万元;乾元镇联合村陈兴荣在2001年至2002年养殖10亩小草鱼但没有赚到钱,从2003年起改养殖10亩红鮊,头年就净赚10万元;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东塘村农民沈应华的带动下,当地广大养殖户尝到甜头,目前该镇养殖红鮊达1000亩以上。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

  “在乾元镇党委书记许冬生的关心、支持下,我的上千名徒弟中有的养殖红鮊,有的既养殖红鮊又开红鮊饲料厂,有的专门在杭州、上海等地销售红鮊,已实行繁殖、养殖、销售红鮊一条龙。”忻金山自豪地说,“由于红鮊离水时间稍长就死亡,不利于长途运输,我们正在着手开发商品红鮊的深加工,使它跳到更多居民的餐桌上。”

  陪同采访的翘嘴红鮊协会会长范法初介绍:“这几年,忻金山繁殖供应红鮊苗种3000万尾,养殖商品红鮊达80吨,净收入高达150万元。(作者:小绍兴 宓晓明 王康康)


老农攻克人工繁育鱼苗新技术

发表时间 〖2011/8/23 9:03:00〗
  夜访乾元镇联合村“白鱼大王”忻金山

  

  8月21日晚上7点,当记者趁着夜色来到乾元镇联合村“白鱼大王”忻金山的繁殖场时,场内灯火通明,忻金山(见图左,记者姚海翔 摄)正和儿子曹伟忠在孵化池边忙碌着,汗珠布满了两个人的额头。记者看到,在两个四方形的水泥孵化池上,各架着几根毛竹,毛竹下挂着一排排的尼龙细网格帘子。忻金山拿起一片尼龙帘子说,这个就是鱼儿的产盘,以前我们用的是棕片,经过试验和改良,才发明了这种尼龙帘子。鱼儿产卵后,在水流的作用下,鱼卵会依靠自身的黏性比较均匀地黏附在帘子上完成着床。

    “这一片帘子上就有20万个鱼卵,在目前的气温条件下,27个小时就能孵化。前几天有两位邻村的养殖户订购了200万尾黄颡鱼鱼苗,这批鱼苗我们是通过人工受精的方法繁殖的。目前在全县范围内,只有我们乾溪翘嘴红鮊繁殖场掌握了黄颡鱼人工受精这项技术。”儿子曹伟忠接过话茬说道。

    2000年,已从事水产养殖30多年的忻金山将生长在大洋湖泊的野性翘嘴红鮊(又称白鱼)人工繁殖成功,成为我国第三、浙江省第一人工繁殖红鮊者。近年来,黄颡鱼养殖又在我县异军突起,目前我县养殖最多的淡水鱼类就是翘嘴红鮊和黄颡鱼。

    此前,黄颡鱼鱼苗的生产主要采取自然繁殖法。每年的繁殖季节是5月到7月中旬,只有短短的2个多月,这就造成了养殖户有时候想买鱼苗却买不到。到了鱼苗繁殖的季节,因为数量难控制,有时候鱼苗孵化出来了,但因为养殖户订购量不足,又造成了鱼苗滞销、浪费。忻金山看在眼里,又着手开始了黄颡鱼人工受精的研究。

    忻金山说,这个摸索的过程持续了三四年,其间遭受的挫折不计其数,主要是要解决一个成活率的问题。起先人工受精的鱼苗成活率很低,只有20%,通过一次次的试验、改进,终于达到了90%以上。“人工受精的黄颡鱼苗,抗病能力没有自然繁殖的鱼苗来得强吧?”一件新事物的诞生,往往伴随着这样的质疑声。但忻金山不为所动,因为他深知自己攻克的是别人所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他有详细的试验数据,因此对自己的鱼苗充满信心。

    “忻师傅,我急需300万尾黄颡鱼苗,但是现在已经过了繁殖的季节,你那里有吗?”那年9月份,钟管镇的一位养殖户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打来了电话。没过几天,忻金山就提供给了他300万尾鱼苗,令那位养殖户满意而归。这一批黄颡鱼养下来,那位养殖户发现,人工受精的鱼苗与自然繁殖的鱼苗相比,在生长速度、抗病能力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那一年,他的黄颡鱼获得了丰收。“幸亏有忻师傅帮助,我才搭上了'末班车’,不然我真是一筹莫展了!”事后,这位养殖户这样感叹。

    “人工受精最大的优点就是繁殖时间、繁殖数量可控。首先,人工受精可在5月~10月之间进行,繁殖期延长了5个月;其次,想要多少鱼苗就可以产多少鱼苗,可以随需随取,不会造成浪费,而且还节省人工,效率更高。”忻金山说,目前通过人工受精繁殖的黄颡鱼苗供不应求,客户遍布全国各地,经常有外省市的养殖户前来联合村求购鱼苗。

    引领特种水产养殖的先进技术,是忻金山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位67岁的农民专家说,搞水产养殖也要讲转型升级,因为消费者的口味在变,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墨守成规、原地踏步,就难以取得更大效益。“我现在正在开发一个新品种,如果开发成功了,经济价值将超过目前的翘嘴红鮊。”忻金山说完神秘地一笑。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白鱼大王”忻金山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如何谱写华彩篇章。(来源:今日德清 记者 陈德明 通讯员 王康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