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桂芳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

 在水一方2 2013-08-11
                                     孙桂芳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
 孙桂芳是河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对治疗小儿哮喘尤有心得,疗效颇佳。笔者有幸随孙教授学习,现将其经验简介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发作期  孙教授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结合前人经验,认为小儿哮喘的发病原因是内伏痰饮,感触外邪而发,在发作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小儿乃纯阳之体,感受外邪,易于化热,并且小儿脾常不足,调护失宜,脾胃虚弱,脾虚不运,积湿成痰,其痰易从阳化热。故认为小儿哮喘有宿痰伏肺,痰郁化热,外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的病机特点。因小儿为纯阳之体,痰易化热,临床发作期多为热哮表现,以咳嗽喘急、身热咽红、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浮数为其临床特征。

  1.2  缓解期  孙教授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易于内生痰浊是小儿哮喘的根本原因。另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且脾统四脏,余脏皆受其气,才能功能正常。尤其脾、肺为母子之脏,脾气健则肺气充,卫气固,肺卫固才不易感受外邪,诱发哮喘。对小儿哮喘缓解期从脾论治,使脾胃得运,脾健以使内伏痰饮渐化,五脏六腑渐充,正气增强,疾病不发。

  2  治疗方法

  2.1  发作期  治宜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予加味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药物组成:炙麻黄、生石膏、炒杏仁、炒黄芩、瓜蒌、桔梗、蝉蜕、地龙、前胡、炙枇杷叶、炙甘草。据兼症加减。方中炙麻黄宣肺平喘,生石膏清肺泻热,共为君药;炒杏仁、炒黄芩、地龙、蝉蜕、瓜蒌清肺化痰,解痉平喘,共为臣药;桔梗、前胡、炙枇杷叶、炙甘草助君臣清宣肺热,化痰止咳,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之功。
   
  在发作期用药时,常注意顾护脾胃。因“小儿肠胃脆嫩,不胜药势”,故多药味轻灵,且对苦寒药物加以炮制,如黄芩炒用。

  2.2  缓解期  治宜健运脾胃,兼治他症。予运脾散(《奇效良方》)加减。药物组成:太子参、茯苓、白术、陈皮、炒莱菔子、炙鸡内金、连翘、桔梗、砂仁、甘草。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为君;陈皮、砂仁运脾醒脾,使补而不滞,为臣;炒莱菔子、炙鸡内金、连翘消食积清内热,为佐;桔梗入肺调益上焦,为使。哮喘患儿在缓解期易并发鼻窒、喉痹等相应病症,随症可加减辛夷、苍耳子、白僵蚕、牛蒡子等药物。
   
  在缓解期用药时随时兼顾患儿“阳常有余”之体质,不使药性过于温热,因患儿多“虚不受补”。如不用党参而用太子参等。

  3  典型病例
   
  王某,男,7岁 。2007-02-19初诊。患儿5岁始发哮喘,经西医诊断为过敏性哮喘。本次发作3日,胸闷,咳嗽气喘,咳痰略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查体: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可闻及哮鸣音。诊断为哮喘(热哮)。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减。药物组成:炙麻黄6 g,炒杏仁10 g,生石膏24 g, 甘草3 g,苏子12 g,蝉蜕12 g,前胡12 g,炙枇杷叶12 g,地龙15 g,炒黄芩12 g,浙贝母10 g,瓜蒌12 g。水煎服,日1剂。服4剂后,患儿气喘消失,偶咳嗽,有痰,不胸闷。查体: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微红,双肺哮鸣音明显减轻。继服4剂,患儿症状消失,查:咽红,双肺呼吸音清晰,哮鸣音消失。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略数。处方:金银花12 g,连翘12 g,牛蒡子10 g,蝉蜕10 g,桔梗8 g,前胡10 g,焦三仙24 g, 陈皮8 g,瓜蒌10 g,清半夏10 g,甘草3 g。水煎服,日1剂。服3剂。查:咽不红,舌质淡,苔薄白,脉和缓。而后调理脾胃,予运脾散加减。药物组成:太子参12 g,茯苓12 g,白术12 g,陈皮8 g,炒莱菔子6 g,炙鸡内金8 g,连翘12 g,砂仁6 g,桔梗8 g,蝉蜕8 g,牛蒡子8 g,甘草8 g。加减服12剂后停药,随访3个月未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