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临人生哪一境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8-11
你临人生哪一境

      

  □赵立军

  《论语》开篇第一章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孔子这三句话,包含着一个学者一生的三种内心之经验,是对三个时期的内心总结。“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一个学者青年时期的经验:立志求学,将时间与经历用在学习与研究上,内心世界是高兴而充实的;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则须其人已学业有成,名声初显,乃有嘤鸣之求,于是有志同道合之朋,声气相投之乐。钱穆先生认为,这是学者中年时期所达到的境界;等到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则是学术造诣日深,外面所知道的人越来越少,却全不在意,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知我者其天乎?”这已到了学者晚年的最高境界。非到此阶段的人,不能了解此段话的意味深长。所以,这三句话,概括了学者一生三个阶段的内心感受与所达到的境界。钱穆先生写这段话时,他已经是功成名就的、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他一生中的重要作品大部分已完成。他对孔子这三句话的感悟,既是对孔子一生总结而来,也由自身的经验而来。

  无独有偶,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发表于1908年的《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三种境界”说。在《人间词话》第26则,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那人正(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对于此段内容,后世读者均大加赞赏,多方引用。“三种境界”说已成为诸多学子自励或励人的名言佳句。

  将王国维的人生“三种境界”说与孔子的三句话相比较,不难发现其相通之处。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语出自北宋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此境界与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相通之处,都是告诉人们,要想取得成就,必须吃得苦中苦。学海无涯,只有勇于苦作舟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只有不畏孤独,耐得住寂寞,才能事业有成。

  第二境界,语出自柳永的《凤栖梧》。此境界似乎仍要归于孔子所说的第一境界中,因为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依旧是苦中作乐,尚未达到可以有朋自远方慕名而来的程度。

  第三境界,语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这与孔子所说的第二种境界颇为接近。经过长期的努力,突然获得成功,此时的心情,当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喜悦,由失望到愿望达成巨大反差带来的欣喜。

  如果我们将钱穆先生所概括的学者治学三境界与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二者的内在道理是相同的,但是钱穆之说强调的是自身的感悟,强调的是内在的愉悦。而王国维说强调的是他人的感觉,突出的是钻研的辛苦。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王说缺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学者晚年的最高境界。这当然与王国维英年早逝,无法达到钱穆晚年的境界有关。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人,你到了人生的哪个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