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陈允斌麦芽糖的做法和麦芽糖的吃法

 木立 2013-08-11
  本文介绍陈允斌?麦芽糖的做法和麦芽糖的吃法。姜枣饴糖水,让孩子爱上吃饭,在糖类中,麦芽糖是最适合小孩吃的糖。麦芽糖和红糖都是温性的,但红糖暖血,麦芽糖暖脾胃,所以小孩子不宜多吃红糖,倒是可以吃些麦芽糖。而且,吃麦芽糖不容易长蛀牙。
  现在有好多小孩老是胃口不好,有些挑食,吃得不多。吃一点儿,他就说:我饱了。其实过不了多久他就又饿了。这样的孩子比较瘦弱、脸色青白,有的孩子还经常觉得肚子有点儿疼,但是又查不出什么病。这让家长觉得特着急,老是担心孩子吃不够、吃不好,甚至是贫血。
  其实,孩子这种情况往往是各种零食冷饮吃得多,伤脾胃了,导致脾有点儿虚,胃有点儿寒。所以,平时尽量让他们少吃各种糖果和雪糕、冰激凌,如果要吃糖,就吃麦芽糖。
  脾虚兼胃寒的小孩,陈允斌有一个小方子可以调理,就是姜枣饴糖水。 方法:
  1.取6个大枣掰开,加3片带皮的生姜,冷水下锅一起煮; 2.水开以后,转小火再煮10分钟起锅; 3.加两勺麦芽糖,调化了给孩子喝。这个每天煮一次,一般的小孩喝两周就可以看到效果。姜枣饴糖水能健脾,又能去掉胃里边的寒气,还能补气血。孩子喝了这个汤以后,胃口就容易大开,吃得比较多。
  这个方子里用到的生姜,不要去皮。并且,汤水要在中午前喝完,最好是在早饭后喝。孩子喝完以后,如果出汗比较多,就要减少生姜的用量。孩子感冒、积食、咳嗽的时候,暂时不要喝,等病好了再喝。
  麦芽糖蒸核桃,给孩子大脑进补
  除了成罐的麦芽糖,现在商店里一般能买到的只有用麦芽糖制作的糖瓜,也就是关东糖,还有上面撒了芝麻的那种一片片的芝麻糖,这两种都特别硬。
  陈允斌觉得最好吃的,还是以前那种民间土法熬制的麦芽糖,有软的和硬的两种。
  软的颜色是褐色的,能拉出很长很长的丝,用竹签挑起来,绕上几圈,拿在手里当棒棒糖吃。这个特别好玩。
  硬的麦芽糖,是白色的、圆圆的大饼形状,一大块一大块的,切开后中间有很多气孔。卖麦芽糖的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来卖,手里拿着一把小锤和一个凿子,敲出叮叮当、叮叮当的声音。小孩一听到这种声音,就知道卖糖的来了,都跑出来买。这种糖是按重量卖的,卖糖的人用锤子和凿子凿下来一块,称好斤两,然后再给凿成小块。这种麦芽糖吃起来是黏黏的,可以拉出长长的丝。
  在陈允斌小的时候,卖这种糖的人好像就已经不多了。只要出门玩碰到了,我们就特别激动。别人买就买一两、二两,爸爸总是伸出两个手指对卖糖的人说:来两斤。卖糖的人往往会有点儿意外:买这么多干什么?要知道,这个糖买来必须当天吃掉,不能隔夜。隔一夜就融成一大块,用牙咬不动,用刀切不开,只有用卖糖人那种专门的锤子凿子才行。一般人都是现买现吃的,所以不能买多了。
  其实,我们不怕麦芽糖隔夜咬不动。因为我们有个好办法吃它,那就是蒸着吃。把麦芽糖上锅一蒸,它就化了,有点像烤化的奶酪。再用勺子舀着吃,味道特别香浓。妈妈还喜欢把麦芽糖跟核桃一起蒸熟了给我们吃,小孩吃这个特别补脑。
  方法:把麦芽糖放在碗里,放上切碎的核桃仁,一起上锅蒸到麦芽糖完全融化以后,再蒸5分钟就可以了。麦芽糖和核桃仁的比例大约是2∶1。
  这里说的麦芽糖,要用麦芽加糯米来做,这种补脑的效果才好。糯米和核桃都是补脑的,并且都补肾气,小孩常吃这个还不容易尿床。
  注意:这个甜品比较滋腻,不宜多吃,吃得过多会败胃口。
  自制补脾又补肾的糯米麦芽糖
  南方的麦芽糖,一般是用麦芽加上大米或者红薯做的。北方的麦芽糖一般是用麦芽加上小米或者玉米来做。原料不同,做出来的味道也有些差异。其实,最好的麦芽糖是用麦芽加糯米做的,这才是传统中医入药用的麦芽糖,既补脾又补肾。
  可惜,这样好的麦芽糖现在不知道上哪里去买了。我曾经问过老人,糯米麦芽糖怎么做?其实,方法并不复杂,只是要花工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试一试。
  做糯米麦芽糖需要准备10斤大米、1斤大麦。 方法:
  1.把大麦用温水泡一晚上,平摊在竹编的笸箩里,厚度不要超过1公分,上面盖上一层干净的湿纱布。 2.每天早晚淋两次温水,保持湿润,大约一星期就发好芽了。这个时候麦芽都缠绕在一起了,把它切成块,捣碎,越细越好。 3.糯米用水泡一晚,上锅蒸熟,把捣碎的麦芽加进去搅拌均匀。然后,放在一个大缸里,倒进去3倍的温水,盖上盖子密封,放在暖和的地方让它发酵。这个过程需要89个小时。 4.发酵好之后,糯米的淀粉都转化成糖分溶化到水里了。这时候用干净纱布把糖汁过滤出来,放到锅里,不盖锅盖,开大火熬。这个过程会比较长,一直熬到颜色变深了,再转小火,一边继续熬一边搅拌,直到糖水变得很黏稠,像胶一样,就算熬成了。发麦芽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淋洒温水,水温要合适,用手摸起来感觉温乎就行。

转载自  苹果??  



今宁注:我师傅邵博士经常教导我,养生需要自己动手。


健康有健康的因果,平时种下健康的因,才能收获健康的果。健康的因,简而言之,就是因天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