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洪的古韵三变

 苏迷 2013-08-11
葛洪的古韵三变
   汉唐精魂
   太极·蝉
  古韵
  玉雕界所谓“古韵”题材,是对仿古玉雕形式的再创造。作者通过现代美术设计,将传统玉雕中常见元素如龙凤蟠螭饕餮圭璧等元素重新组合,重新构图设计,赋予传统元素以新的内涵,满足现代审美需要。目前在苏州玉雕市场上,“古韵”是最庞大最热门的题材之一。
  对于工艺美术从业者而言,如何吸收传统又如何改造传统,始终是不灭的话题。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葛洪,长期致力耕耘“古韵”玉雕,不断求新求变,成绩斐然。创作中他既继承优秀玉雕传统,又予传统题材以现代表达;他不断寻找创新空间,又成功突破创作时所遇到的一个个瓶颈。 (春生)

  壹

  一变理念更新

  仿古题材的现代表达

  葛洪的玉雕经历算得上一帆风顺,他学的是工艺美术专科,毕业后又顺理成章进入苏州玉雕厂,由此开启玉雕生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际,苏州玉雕厂的产品以传统题材为主。诸如龙、蟠螭、饕餮、貔貅、云雷纹、乳钉纹、勾云纹等仿古元素最为常见。
  仿古,既是对传统工艺的血脉沟通,也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学习,让制作者因此掌握古玉器的一些制作特征和审美要领。但与此同时,过度迷恋仿古,也不免流于依葫芦画瓢式的呆板,陷入为仿古而仿古的弊病,缺的是奔涌的活力,少的是独有的个性和充沛的精气神。
  直到玉雕市场化,玉雕从业者纷纷走上市场个体奋战,仿古题材依然是市场主流。许多作品流入港台及海外,其身份摇身一变成了所谓“古玉”,从而价格倍增。
  自上世纪末开始,形势有所变化。过于陈腐老式的玉器题材渐渐无法满足国内新兴的玉雕收藏者,他们需要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现代人更能接受的随身把玩玉器,是现代感的而不是古旧的,是有个性的而绝非千篇一律的。
  葛洪一方面精于传统玉雕的表达,擅长严谨精确地表达古物的特征,具备把握完美细节的能力,一方面却又渴望着富有个性的表达。他并不甘于一味承袭照片上的古玉,他清楚那样无法呈现他的创作个性。于是,当市场上“古韵”题材初露端倪,葛洪敏感地抓住了契机——这正是他喜欢的题材,也是他最为擅长的表达方式。
  这几年,在“古韵”玉雕创作和设计领域,葛洪投入最大的精力,取得丰硕的创作成果。他在玉雕厂的经历,让他对传统玉雕纹饰有着深刻理解以及高明的表现能力,又由于具备过硬的美术设计功底,葛洪将“古韵”题材驾驭得轻松自然,其古韵创作也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葛洪说创作——

  “创作者需要理解‘古韵’的真实含义。古韵这个概念看似很老,却有着新的内涵与活力。所谓古的,其实很新。以创新的思维,开阔的眼光来看待‘古韵’创作,才能把握‘古韵’的精神实质,避免落入材料的无谓堆砌。”

  贰

  二变题材创新

  游刃有余的“古韵”天地

  游弋于“古韵”题材,葛洪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他不愿浅尝辄止,满足于表面的形式和谐之美,而是不断开挖着古韵题材新的领地。作品探索和创作的过程恰如矿藏挖掘,灵感四溢,不断邂逅着惊喜。
  2011年,葛洪的“古韵”系列迎来一个高峰。他的 《圆满——德泽四方》 获天工奖金奖,《龙凤印章》获百花杯金奖,《四神扳指》 获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玄武佩》获子冈杯特别金奖……一年奖项连连,但玉雕界也惊喜地发现,这些获奖的“古韵”系列作品,每一件都有着不同的题材和内涵。
  即便如此,那一年的大丰收并没有让葛洪停止摸索。惯有的古龙、四灵、回纹、玉璧、圭等古玉纹饰,葛洪固然组合得日渐熟稔,然而他依然觉得题材狭窄。次年,他从古钱币上得到灵感——“古韵”何必只在古代玉器范围寻找元素?古钱币是极具美感的几何造型,而且其附着的历史内涵和沧桑气质本身就是极厚重深刻的创作题材。这一年,葛洪多件古钱币元素的“古韵”作品一经完成,便被藏家抢入囊中。
  任何一件作品,在作者的创作生涯中都不是过眼云烟,它们不只是对作者的成果奖励,更是思维上的一种启发和推动。有了前面作品的重重铺垫,葛洪的古韵创作已渐渐摆脱了题材的局限,开始随心所欲,游刃有余。似乎任何题材,只要艺术化的处理,都能赋予“古韵”的内涵。
  葛洪的《太极·蝉》于日前完工。毫无疑问,居高声自远的蝉早已叫响了整个玉雕世界,仿古或现代的蝉琳琅满目,是玉雕爱好者最钟情的题材之一。只是因其数量庞大,难免同质化; 又因其经典范本在汉代就已树立,更显得难以突破。但葛洪这件蝉却改变了创作思路,他将玉蝉塑造得古韵盎然,利用黄皮巧妙改造蝉翼,流动的云纹和庄重的回纹浑然天成,又有八卦图案巧妙糅合,融入中国哲学意味,使作品更显高深玄妙。

  葛洪说创作——

  “利用仿古元素对蝉进行改造,其实并不试图让蝉沾上仿古的味道,反而是要让它具有现代精神,孕育新的内涵。题材新老本身并非关键,老树可以生花,创意和设计才是作品的核心所在。另外,形式并非关键,内涵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每一件作品,都要考量其精神依托和主题内容; 失去了精神寓意的作品,必然失魂落魄。”

  叁

  三变 造型改革

  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化

  古韵题材玉雕,强调的是设计。设计为主的思维方式,相对于从前“重工艺轻设计”的工艺美术,已经算得上一场革命。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工艺美术领域,设计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玉雕艺术家们也早已不仅仅是技术能手,某种程度更是个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设计师。
  浸淫“古韵”题材多年,葛洪在求索中感受到一次次思想碰撞,越是日臻完美,却越是体会到前进中的苦吟和疑惑,心中渴望着新的突破,试图走出从前的表达模式。
  葛洪回忆起自己当初在玉雕厂开始的那条玉雕之路。那段时间他制作了为数不少的圆雕作品。所谓圆雕,又称立体雕,作者在材料上进行整体雕刻,那是一种前后左右上下全方位的雕刻,使得观赏者能够从不同角度欣赏各个侧面。圆雕在传统工艺中时常可以看到,它也是民众最为喜闻乐见的雕刻形式。
  市场上古韵作品大多为浅浮雕,这和玉雕材料昂贵、不宜大刀阔斧加工有关。葛洪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他早已感受到,古韵如果一味流于平面,设计感虽强却压缩了艺术表现空间,以后的发展也将大受局限。于是,葛洪今年开始了古韵玉雕的立体实践。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玉玺·牛》。玉钮制成一个造型浑厚的大牛,充满精气神,作者依照形体骨骼的块面起伏,装饰或圆或方的回纹,古意盎然。印身一片黄皮处,饰以夔纹,既与牛身纹饰上下呼应,又让作品显得生趣盎然。

  葛洪说创作——

  “既然立足于‘古韵’创作,就得不断挖掘其题材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是作茧自缚,囿于自己的题材而无从拓宽。做深做广的灵感不会平空而来,需要平时创作中不断的思索和体验。每一次尝试都会感受到压力,都需要挖掘自己潜力,但只有这样才能品尝蜕变的喜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