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
保定的历史古迹很多,我们先来说说存址曲阳县的定窑遗址。
我国瓷器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渊源流传千载,尤以定窑为首(曲阳古属定州管辖,故称定窑)。定瓷以装饰见长,华贵典雅。然而,其创于唐,盛极于北宋、金,终于元的历史让人时时唏嘘不已。
当年,定窑的器形、纹饰和覆烧技法对各地瓷窑影响很大,形成了一个以定窑为主的定窑瓷系,产品远销海外,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宋定瓷不仅是宫廷的贡品,还由丝绸之路传至中亚、东欧各国。定窑生产的瓷器在当时仿造者众多,因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名称,土定、新定、北定、南定和粉定等。北定就是北宋定窑生产的瓷器。
1951年和1957年,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等专家两次到场专项调查,寻访定窑遗址。到上世纪60年代初,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到北镇村东试掘,在窑址区的北面挖掘发现了王子山院旧址,找到了“修王子山院记”和“王子山院和尚舍利塔记”两通重要碑刻。这次发掘发现的遗迹还有窑炉20座,作坊4处,其中包括碾槽、水井、澄池、料缸、砖墁场地、匣钵、围墙、窑藏、灰坑等等。发掘出土的遗物标本达万余件,瓷片、窑具等残片约30多万处,而且遗物品类繁多,有青瓷、白瓷、黑定、紫定等。其中白瓷有素面、刻花、印花、剔花、绘画等装饰,花纹非常齐全。白瓷中还有许多珍品。如“官”、“彩官”和“尚药局”、“尚食局”器片都有多件出土,还发现有前所未见的“龙”、“花”等款瓷片和“仕女枕”等精美器物。
已发掘的窑炉均为“馒头窑”,作坊遗迹发现4座,五代至北宋早期1座,北宋晚期至金代3座。作坊都在窑炉附近,结为一体。保存的设施有砖和匣钵垒砌的围墙,石砌的水井,砖砌的水沟,土灶,加工瓷料的圆形碾槽,堆放瓷料的土坑,澄盛瓷泥、釉料的砖池和大缸等。
1985年到1987年,省文物研究所人员又在北镇村、涧磁岭、野北村、燕川村等地发掘,挖掘出近2000平方米面积的古代碎瓷片,发现大量窑炉和作坊遗迹,出土遗物标本万余件,残片约37万片。从此古代定窑的遗址终于被陆续发掘整理,并从中搜寻关于制造工艺的痕迹。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这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遗址周边仔细观瞧,这里有十几处高大的堆积,最高的15米,堆积着众多的瓷片、窑具、炉渣、瓷土等。这个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白瓷窑址,分布在东西狭长10余公里的范围内,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看着大量不成形的各式残片,想起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诗:“定州花瓷琢红玉”,再回县城看看由曲阳定瓷有限公司陶瓷艺术大师陈文增仿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欣赏更多美轮美奂的仿古和创新的各种瓷器造型,反复体验其中的缺憾与美,那种震撼从未有过。
千百年来,这里曾经的辉煌和那美不胜收的白瓷、黑瓷、紫釉、绿釉以及红釉等让无数人魂牵梦绕。今天,在曲阳虽然已经恢复了定瓷的传统工艺,但是驻足跨越时间长河的定窑遗址,依旧会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