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人为什么钟情于职业技术

 转识成智了然 2013-08-13

[转载]美国人为什么钟情于职业技术(第六次访美日记之十七)

(2013-08-06 16:18:46)
标签:

转载

 

在国内如果考上高职院校,很少会有人开心起来,有相当多的学生干脆放弃报到选择复读。在美国不一样,有许多高中生根本没想过上本科,他们的奋斗目标就是上社区学院掌握一门职业技术,园艺、烹饪、金工、图文处理、汽车修理、家具设计与制造、水暖保障等专业和技术都为他们所热衷。在社区学院就读的学生少有我们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惭形秽,而总是抬起头挺起胸,在自己的汽车上贴着醒目的社区学院的标志高调亮出自己的身份。

美国人喜欢职业技术,乐于上社区学院,这是有其社会原因的。在美国有一技之长的人在收入上绝对不会比“吃皇粮”的公务员、警察、老师低,技艺精湛者收入比博士高也是很正常的。2008年奥巴马竞选总统,提出要对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加税,没想到却遭到了一名水暖工的强烈反对。这名水暖工凭借自己的技术和努力年收入突破了20万,这可能是奥巴马也是始料不及的,但这就是美国的现实。美国公务员年薪三四万美元,对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来说是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许多高中生不喜欢学数理化,可能也学不好数理化,但不自悲。他们心里很有底气,那些辛辛苦苦考上本科毕业后收入说不准还没有自己高。收入高但没有社会保障的职业还是让人没有安全感的,还是不会受到人们欢迎的。而美国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一个工人或者自谋职业者与公务员也没什么差别。收入高了,又有社会保障了,也就没必要都往公务员队伍挤了。美国没有像我们这样声势浩大的公务员招录考试,说白了还是两国的国情不一样。

美国人喜欢学职业技术,也能学好职业技术。不是说美国人学习能力强,这也与美国国情有关。美国不“拼爹”,更何况美国有的高中生也没爹只有娘只有兄弟姐妹。不拼爹,也没爹可拼,就只有靠自己靠自己的本事。没有学术特长,又没有一技之长,岂不坐以待毙?美国社区学院学技术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完全可能不如我们高职生,但对技术的学习普遍很投入很专心,他们很清楚没有一技之长将无以安身立命。我在美国接触到了一些花匠、屋顶翻修工和伐木工(美国家庭花园里的高大树木的打顶或砍伐需要专门的工具和专门技术人员),不仅技术娴熟,而且兢兢业业。在国内请人干类似的活,那简直就是日本鬼子进了家,一片狼藉在所难免。美国人不仅干得活让人满意,干完活后把整个场地又收拾得像没干过活一样整洁干净。他们就是凭借这样的职业技术和职业素养让自己在纯粹的市场竞争中站住了脚。我经常在社区的工地看美国人干活,伐木也好,道路整修也好,一些没见过的工具让我着迷,工人们娴熟精湛的技术更让我感受到了劳动之美,当然也不时让自己感叹:不拼爹真好。一个拼爹的社会,有爹的用不着拼,没爹的拼了也白拼,最后谁也不拼。

我们的职业教育总是不能让人满意,但责任显然不全在学校。要让学生喜欢职业技术,还须全社会通力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