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苓散临床运用实践

 11jiuge 2013-08-13
五苓散临床运用实践

广州中医药大学 彭万年

五苓散为《伤寒论》名方,主要用治表邪循经入腑,膀胱气化失常,水停下焦的太阳蓄水证.《金匮要略》用治下焦水逆,脐下悸动,吐涎沫而头眩等证。方中猪苓、泽泻渗湿利水,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行水,桂枝通阳化气,兼以解表,五药合为化气利水兼解表之要方。由于其组方严谨,临床疗效确实,故为历代医家所称道,不断扩大了其运用范围,并在五苓散的基础上,衍生出不少经验方传世。《千金方》用五苓散治时行热病,但狂言烦躁不安;《三因方》用治伏暑饮热,暑气流注经络,壅溢发衄;《和剂局方》用治伤寒温热病,霍乱吐利;并用本方加辰砂,为辰砂五苓散,治伤暑表里不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神思恍惚,及瘴疟昏谵等证;《济生方》加味五苓散(本方加车前子)治伏暑及湿泄;《伤寒百问经络图》用治瘴气温疟、黄疸泄泻等;《直指方》用治湿症、便毒;《儒门事亲》用治病虚滑注,肠鸣口疮;《得心集医案》用治烦渴吐下症;《明医指掌》则以四苓散(本方去桂枝)治湿伤脾胃,便溏尿少;《丹溪心法》以本方合平胃散(即成胃苓汤)治伤湿食滞,脘腹胀痛,小便短少。《伤寒三书·宣明论方》以本方加石膏、寒水石、甘草而为苓桂甘露散,治湿热病之吐泻、烦渴,小便赤涩,大便急痛等症;《朱氏集验方》用本方治偏坠吊疝;《温疫论补注》之四苓散,即本方去桂枝,以陈皮易白术,治温疫传胃之口渴者。现代医家常以五苓散治疗泌尿系感染,肾脏病等证。笔者所在病区,亦以本方治疗数十例不同患者,疗效满意。我们认识到,本方不仅用治泌尿系统疾病疗效好,用之治疗消化系统等疾病,亦收到了较好疗效,试举数案为例。

1 案例1:陈某,男,62岁,印尼华侨,1989年5月26日入诊,住院号:53852。息者10年前在印尼当地发现肝功能异常,GPT、GOT明显升高,用过中西药,收效不显。入院前2个月突发身倦乏力,腹胀,双下肢浮肿,在印尼当地诊为肝硬化腹水,曾用白蛋白及护肝药等,未愈。由家人专门送入本院治疗。查形体消瘦,皮肤黯黑,腹水征(十),肝功能:TTT6u,TFT++,ZnTT 16u。黄疸常规、范登白双相,胆红素2.Omg,黄疸指数20u;舌质淡暗,苔白,脉弦细。诊断:臌胀(肝硬化腹水)。辨证:脾肾两虚,水湿内停,气滞血瘀。治则:健牌补肾,行气利水,佐活血祛瘀。方用五苓散加味:桂枝10g,泽泻15g,茯苓3Og,猪苓20g,白术15g,北芪30g,女贞子20g,大腹皮20g,川朴12g。服数剂后,水肿减轻。续服数剂,并辅以大黄zaozo 02 虫丸内服,腹水明显减轻,双下肢浮肿渐退。前后调理三个多月,腹水证消失,双下肢浮肿消退。查肝功能正常, A/G:3.57/3.10,AKP 155.2,黄疸常规、范登白直接迟缓,胆红素1.2mg,黄疸指数12u,予以出院。

2 案例2:李某,女,29岁,工人。1986年12月15日入院。住院号:41874。患者以发热8天,尿少,腰痛为主诉入院。其时无明显发热,但尿少色黄,并见咽痒,咳嗽,口干苦,舌尖红,苔黄,脉弦细数。入院时尿分析:WBC 2~3,RBC l~2,上皮(+);12小时爱迪氏计数:RBC 64万,WBC 544万。诊断:蓄水证(泌尿系感染),为膀胱湿热,水蓄下焦。先予八正散加味治疗未效。后以清热化气利水之五苓散加味治疗:茯苓24g,猪苓12g,白术12g,泽泻10g, 桂枝6g,白花蛇舌草25g,车前草15g,太子参18g,五爪龙30g,服1剂后尿量即增多,连服7剂后,上述症状消失。再以本方加少量养阴清热之品调理善后,巩固疗效。

3 案例3:黄某,男,42岁,商人。1993年3月15日入诊。住院号:77011。患者以腹胀如鼓,双下肢肢浮肿1年余加重2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1992年2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鼓胀、浮肿,当地曾作“肾炎”治疗未效。后在佛山、三水等地医院作CT检查,诊为肝硬化腹水,肝内小囊肿;随后又在某省级医院B超示肝硬化、胆囊壁水肿。经多种药物治疗效不显。复查CT发观肝硬化,大量腹水,某医学院附属医院用联合利尿剂、肝胺、血浆、白蛋白等药亦无效,腹胀加重,腹壁青筋显露,面色晦暗,疲倦懒言,气促不能平卧,大便日7~8次,尿少色黄,双下肢浮肿甚,瘙痒,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滑。查腹水征(++++),腹围123cm,脐疝外突如乒乓球(6x5x5cm);血液分析示:WBC:13.6×l0e9/L,RBC: 3.59×l0e12/L,HGB:125g/L;尿分析:LEU:>25/UL,UBG:68 umol/L,BLL:>9 umol/L;肝功四项:GPT 35.4IU/L,GOT: 36.9IU/L,TP:50.9 g/L,AID: 15.5 g/L,此后复查,最高时达:GPT :115.1IU/L;GOT: 139.7 IU/L,TP:40g/L,Aib: l7.6g/L。3月19日,X线胸片示右侧大量胸积液,B超示大量腹水,本院CT结果:肝硬化、肝萎缩,大量腹水,右侧胸积液;双肾萎缩,肝右叶小囊肿。诊断:中医:臌胀(正虚邪盛,气滞血瘀,水湿内停);西医:肝硬化腹水,肝肾萎缩,右胸积液。入院次日,患者曾出现肝昏迷,经中西医结合抢救后,神志转清。随后予以五苓散为主,加丹参、鳖甲等药治疗,并继续原支持疗法。服药3剂,尿量增多,腹水减轻。查舌质干红,少苔,口唇干燥,脉弦滑。予茵陈五苓散合二至丸汤加减,健脾行气,渗淡利水,佐活血养阴。进药4剂,腹水大大减轻,腹围减至108cm,口唇干燥等症亦好转。以后续以前方加减调治,腹水逐渐减轻,诸症渐平。3月26日,腹围104cm,3月29日腹围97cm,4月24日减至83cm,5月26日80cm。出院时腹围78cm,脐疝平复,X线复查右胸积液消失,自觉无明显不适,血分析、尿分析、肝功四项GPT、GOT、代谢四项等均正常,予以出院。追访3个月,病情稳定,已可参加工作。

4 讨论

4.1 五苓散主要为表邪循经入腑,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而设。但临床应用时已不局限于下焦膀胱病变,可用于各类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尿路出血、急慢性肾炎等。还可用于非泌尿系疾病如脑积液、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肝硬化腹水等。临床亦非必兼太阳表证或因太阳循经入腑,水蓄下焦才用。相反,多数病例并未兼表,或与太阳病无涉,而见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即可考虑用之。

4.2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应用五苓散亦不能不讲辨证 上述3例患者,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但都有脾虚湿盛,水气内停病机,正合五苓散健脾除湿利水之功,故用之皆效。

4. 3 实验证明,五苓散配伍科学 与正常人相比,本方对患者有更显著的利尿作用。但我们在应用时,则宜适可而止,加上患者大多阴阳失衡,既易损其阳,又易竭其阴,若过利其水液,必易伤其阴津。例三在治疗期间,—度出现口唇干燥,舌质干红少苔等阴津受娟损之兆,故及时配以二至丸等养阴药,使利水而不伤阴;例二亦曾用养阴药调理病况善后,令病情更快向愈。

4.4 本方加茵陈取为茵陈五苓散,茵陈既可配合五苓散祛湿利尿,又能疏肝利胆退黄 动物实验表明,茵陈蒿煎剂能降低小白鼠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的死亡率,利胆作用强,并有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故对肝硬化腹水,用茵陈五苓散极为合适。除本文所列案例外,临床用五苓散加茵陈治肝炎、肝硬化腹水取效者,不在少数。

4. 5 肝硬化腹水多属中医的臌胀、癥瘕范畴,临床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瘀血见证,故用五苓散治之时,若适当加入活血祛瘀药,可提高疗效。本文例一配合应用大黄zaozi 02 虫丸即在此意。例3加用丹参鳖甲等活血化瘀软坚之品,亦是获得较好疗效的原因之一,可资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