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铜琢玉玉带钩

 东篱南山图书馆 2013-08-13

雕铜琢玉玉带钩  

2013-08-12

   《诗经》有云:“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古人着宽袍大服,腰带多为丝帛所制,此所谓坤带。坤带垂软,并不好勾挂佩饰,便又在其里束上了革带。最初,人们用丝绳系结革带两头,但这并不美观,于是颇有身份之人便把革带藏于内,再在其外束了丝帛坤带。只贫苦之人大咧咧地将革带裹束于外。

 西周晚期,或许是游牧民族将铜制的带钩传入中原,带钩勾住革带两端,安妥地缚在腰间,革带外露。美观带来一种潜藏于内心的炫耀,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雕琢带钩的形、为带钩更换更精良的材质。史书中载:齐国管仲追赶齐恒公时,曾拔剑相射,正巧射中齐恒公的带钩,齐恒公因此躲过一劫。《淮南子》亦有文云:“满堂之坐,视钩各异。”革带的制作日渐精细,带钩亦随之华美起来,红宝绿松、镶嵌金玉,无所不施。这都昭示着,带钩已从实用配件的功能,渐向装饰性、身份象征转化。

 带钩的第一股风潮,持续了一千余年。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消退。这个时期战乱频仍,南迁北徙的民族错居,带来服饰文化上的相互渗透,西北民族的带扣流行开来,替代了带钩。带扣的使用亦曾在中国服饰习俗中影响深远,无分贵贱地通用之,并流传到许多东方邻国。

 时隔数百年,带钩在宋代再度兴起,系于丝带、束在袍外。玉,成为带钩的最重要材质。此后的玉带钩,从实用转向玩赏,钩首多做禽鸟兽面形,纹饰洗练流畅。人们把美好寄喻寄托在一柄柄玉带钩上,多重人文内涵尽含其中,玉带钩的神韵被推向极致。 宋代玉带钩多袭汉代之风,简洁古朴;元代始,玉带钩的纹饰开始多样化,活泼的花卉纹开始出现。

 明清两朝,玉带钩造型则愈发复杂起来,各种民间祝祷在玉带钩上充分表露。钩首作如意纹、腹面雕荷花宝盒的,暗喻为“和(荷)合(盒)如意”;钩首作马头形、腹面雕躬身猴形的,暗喻为“马上封侯(猴)”;五福(蝠)齐备、蟾宫折桂...... 社会世俗的功利心态,在纤巧的玉带钩上,完成最忠实的物化反映。

 从功能上说,玉带钩就是而今皮带扣最初的原型。令人兴叹的是,我们现下的所谓摩登,何及古人的风雅之一二。那些细腻到极致、腰间衣袢的风尚......

 

清乾隆    白玉兽面羽翼龙纹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清代     白玉带钩两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清中期    白玉鹅首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清代   螭龙首玉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清中期  黄玉 / 白玉 / 碧玉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元代    龙纹玉带钩 

雕铜琢玉玉带钩 - 三味小筑 -

明代   青白玉雕龙首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白玉龙形玉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清代 翠玉巧雕 螭龙纹苍龙教子玉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白玉凫形玉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清代    白玉螭龙教子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清代    白玉带钩两件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清代    白玉螭龙带钩 /  白玉羊首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清代    青白玉螭虎纹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战国 铜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战国    青铜双龙纹镂空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嵌宝石龙首金带钩  首都博物馆藏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西汉 玉带钩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嵌绿松石带钩 馆藏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战国    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一号墓出土 

2013年03月11日 - 三味小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