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语言的运用和创新①对联

 紫曦唯幂1 2013-08-13

201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语言的运用和创新①对联  

201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

——语言的运用和创新(知识板块)

①对联

 

1.【2013年·吉林省】[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

【试题】8、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来源:www.shulihua.net]

下联:         。

 

【答案】8、宽对即可。(共2分,内容、形式各1分)示例1:满园书香育英才。示例2:一片真情报恩师。

2、【2013年·四川省德阳市】

【试题】27. 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

下联:          ,                    。

 

【答案】27、(2分)示例:播种知识,享受智慧人生

 

3、【2013年·内蒙古省包头市】

【试题】6.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3分)

    (1)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

         下联:               。

    (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 ,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                。

【答案】6.(3分)

  示例:(1)做事戒懒,懒会 关闭成功门。(2)白云观里望白云,云散见日升。

 

4、【2013年·江苏省泰州市】

【试题】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围绕教材中涉及到的经典文学作品,你班开展了“集体视听”系列活动。

(1)【话剧欣赏】活动中,你和同学们一起观赏了《(陈毅市长)选场》的话剧视频。其中有一段对话:

    齐仰之(笑)妙,妙!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

  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陈毅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荆。

    晓华同学不理解台词中“ 催化剂”的言外之意,请你结合所学的剧本内容向他做一个解

说。(3分)

                                                       

 (2)【广而告之】话剧欣赏活动结束后,大家决定把这段话剧视频向全

  校宣传推介。

  ①语文老师给右边的话剧海报配写了一则广告语——三分钟与三

    十分钟的对话。请你对这则广告语的妙处进行点评。(3分)[来源:www.shulihua.net]

②在宣传推介的过程中,晓华同学打 算开展征集对联下联的话动。他 拟出的上联是“陈

市长亲顾茅庐得良才” ,请休尝试对出下联。(2分)

 

【答案】

5、【2013年·甘肃省兰州市】

【试题】5.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古典名著的回目多对仗工整、内容丰富,且不同名著之间也可对仗。如:以《西游记》中的“黄狮精虚设钉钯宴”为上联,可用《红楼梦》中的“白玉钏亲尝莲叶羹”作下联。

现有一个上联: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说的是张飞饮酒,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又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并反劫三寨的故事。

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相关内 容,对出下联。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花和尚   唐三藏   野猪林   火焰山   路阻   败走   大闹

下联:               故事情节:                                         

 

【答案】5.(4分)

    示例1:花和尚大闹野猪林   故事情节: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两位押解差役受高俅指示,欲害林冲性命。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林冲至野猪林,在关键时刻救下林冲。

    示例2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故事情节:唐僧师徒西去取经,来到火焰山前,酷热难当,无法前行。孙悟空借来芭蕉扇,扇灭大火,才得顺利西 行。(对联2分,故事情节2分)

 

6、【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

【试题】6.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古 今中外君民立允极,合诗书礼易春秋集大成。

   ②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③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④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A.①孟子       ②诸葛亮       ③欧阳修        ④“三苏”

   B.①孔子       ②诸葛亮       ③欧阳修        ④“三苏”

   C.①孟子       ②诸葛亮       ③范仲淹        ④“三苏”

   D.①庄子       ②刘备         ③王安石        ④ “三苏”

【答案】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