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刊亭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8-14

报刊亭

  □张继宝

  每天下午,我都要路过那个报刊亭。虽然有点凌乱,但凭谁都知道报刊亭可是个赚钱的好地方。为什么?那些人如此匆忙,却又顾不上对其流露一丝丝的眷恋呢?

  有天早上,夹着一些小雨,我驻足在亭前,借等公交车的间隙,看着那里发生的一切。好奇地看着那些从它的面前走过的行人。然后,都用同样漠视的眼光看着要走的路,对于身旁的一切无动于衷。也许这个世界的冷暖只有他们或者报刊亭自己知道?那报刊亭前面有一个双腿残废的乞丐在用双眼打量着过往的路人,嘴里没有发出一丝的乞讨声,只有他面前的那个盆子断断续续地发出硬币撞击的声音。那些硬币快要把整个盘子都装满了。其实,人活着不就是希望这样吗?满盘满钵!为什么那些人眼里又会无视这些呢?

  过往的行人有的掏出硬币买着报纸,找回来的零币,他们有的往那个盆子里扔着,有的装在口袋里走了。报纸上的新闻吸引着每一个人的眼光呀,无论是大事,还是花边新闻,我们总能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能忘记那些东西。也许中国人的那些好奇心使他们忘记了如何去思考新闻背后发生的事情,就像这个亭子,这个铁皮做的一个小屋,没有人会知道或者有兴趣去了解它的主人的酸甜苦辣。

  偶尔有一个老人过来,提着一个菜篮子,嘴里还嚼着一些面包。看样子,似乎是抽空过来买张报纸吧。雨似乎比刚才来得大了些,老人买了一张报纸后,猛然发现自己没有带伞,就把报纸小心翼翼地放在头顶上,那原本稀疏的头发此时还更显得局促了些。不过,能把雨挡住那是大事。报亭的老板似乎对这场雨毫不关心,但是看了一眼匆忙而过的那老人,那眼神没有一丁点儿的同情,有的只是那种意犹未尽的招呼:“下次还来,报纸还可以遮雨呀。”

  又来了个小孩子,她对那本《摩尔庄园》很感兴趣,因为没有带伞,抬头看了一下天空,又看了一下那书,很自然地拿起来不停地翻着,那专注的神情比考大学的高中生还认真。这样的书竟然如此吸引她?我看她的眼神,清澈而又纯情,专注而又灵性,只是她没有注意到前面的那个装满硬币的盆子。雨仍然在下,女孩子仍然在看,旁边的漠视仍然如电视剧在演绎着。公交车的声音响亮地在耳边响起。哦,要上车了!

  我摸出口袋里的月卡,回首望了下正卖着书刊的老板。呵,他的两鬓有点斑白,是岁月让他知道生活的沧桑并做了点小小的标志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