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老胡同“索家花园”

 liuzy56 2013-08-14

 

昨日参加曾在原平铁路工作“插友”聚会,老董出生在秦老胡同索家花园宅院,老宅依在。

北京东城区与皇城毗邻的南锣鼓巷,是北京著名的古街巷保护区。区内许多优美壮丽的四合院,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代表了北京四合院的精华。这些四合院从前大都是一些名人或豪门的私家宅邸。坐落在秦老胡同35号的索家花园,又称绮园的就是其中之一。

秦老胡同(一)

不过长期以来却鲜见有关索家花园较为准确和详细的介绍。现有的一些文字资料,多语焉不详似是而非,甚至以讹传讹错误频出。传闻则更属捕风捉影,胡编乱造,流之于戏说。

 

一、索尼索额图“索家”?

索尼(?—1669年),满洲正黄旗人,姓赫舍里氏,父亲硕色和叔父希福都通满、蒙、汉语文,为“巴克什”(汉语博士的意思),都是文化造诣很深的人。希福官崇德朝大学士。索尼出生在这样的文臣之家,自幼随父学习,通晓满、蒙、汉语言文字,又熟悉弓马,经历了战火的历练,文武兼长,是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老臣。索尼初为努尔哈赤的一等侍卫,“出入扈从,随军征讨”(《八旗通志》卷一四七《索尼传》)。在己巳年(即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北京之战中,贝勒豪格(康熙帝的大伯父)被围,索尼杀入重围,救了豪格一命。又在攻城略地时,用汉语、汉文招降,如在永平(今河北卢龙)城上挥舞大旗,说汉语,劝投降。皇太极死后皇位争夺,索尼支持豪格,私结盟誓,带领巴牙喇(禁卫护军)守卫大清门。诸王大臣在崇政殿议决皇位继立的高端会议上,他抢先发言,认为应立皇子,被多尔衮赶出会场。多尔衮掌权后,“索尼终不附睿亲王,于政事多以理争,王由是恶之”(《清史列传》卷六《索尼》)。多尔衮借茬将索尼削爵、罢官,发到沈阳守昭陵(皇太极陵)。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给索尼平反,官议政大臣、内务府总管。他的孙女赫舍里氏后来成为康熙帝的皇后。

顺治皇帝临终时立下遗诏,指定由皇三子玄烨嗣位(即康熙),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四个辅政大臣。索尼位居四辅臣之首,在八旗尤其是两黄旗中威望很高,可谓权高位重。

因皇太极是后金和前清二朝皇帝,有天聪、崇德二个年号,故,索尼有四朝元老和五朝元老之说,其实是一回子事儿。

索额图(1636—1703年),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索尼第二子(一说第三子),康熙孝诚仁皇后叔父,世袭一等公。生于盛京(今沈阳)。康熙八年(1669年)至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索额图因参与皇太子之争,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谨而死。

现在关于索额图的影视作品很多,多为“戏说”,史料也不少。清史专家杨珍曾经写过《索额图研究》说:索尼二子、四子早夭,长子授一等公,五子一等伯,六子一等公来看,唯独没有三子索额图的份,兴许也是索额图身世所累。猜想索额图应不是嫡出。所以早年索额图虽然是由恩萌入仕,但多半还是靠个人才干奋斗上来的。因为孝诚仁皇后的缘故,所以康熙初年的时候索额图代表赫舍利家族坚定的站在康熙这一边,当时他已经是吏部右侍郎,但出于这种目的辞去侍郎职务,任一等侍卫。帮助康熙平了鳌拜。此后十年可以说是索额图最辉煌的十年,在平定“三藩之乱”“西征准格尔”,稳定全国动荡的局面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康熙四十年索额图以年老退休,几十年中不免有跋扈更有集团势力形成,引起康熙的注目。加上康熙晚年对太子不满,而索额图作为外戚极力维护太子的地位,并且可能有过某些让太子提前即位的打算,加上纳兰明珠与索额图“权势相侔,互相仇轧”。所以也可以说康熙为了保住太子,为了铲除索额图代表的势力。(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帝曾对大臣们列举了皇太子的“种种恶端”,又说:“从前索额图助伊(皇太子)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允礽(皇太子)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据礼亲王昭梿说:索额图在狱中时,曾有“客潜入狱馈饮食,及公伏法,客料理丧殓事毕,痛哭而去,不知所终”。索额图的同党多被杀,被拘禁、被流放;同祖子孙都被革职,其二子格尔芬、阿尔吉善被处死。康熙帝对索额图一生所参与的重要军政大事,除与沙俄在尼布楚的谈判外,全面给予否定,并说“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康熙否定了索额图所做的一切“罪不可赦”,只肯定了索额图代表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这是大清朝唯一与外国列强签订的有利于清朝的条约。

有人总的评价,索额图是一个能臣,也一度是一个权臣,但最后成为了皇权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或说“替罪羊”。

现在京城闻名的地名有索家坟,系索额图家族坟墓。但查阅索尼、索额图在京城的“豪宅”位置,已不可考。索额图事发,几乎被灭九族,“豪宅”自然易主。

秦老胡同(一)

 

二、清末内务府的“四大家族”

清代的内务府包衣,主要由皇帝亲领的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组成。包衣的全称是“包衣阿哈”,意为“家的奴仆”,内务府包衣出身卑贱,本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正如学者指出的,因为他们入旗时间早,世代为皇室“家奴”,关系特殊,加之“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其仕进不仅远较汉人为优,就连一般外八旗人也难望其项背。所以也就不足为奇,内务府包衣何以会内任九卿、大学士、内务府大臣,外任织造、监督、总督、将军,不仅代不乏人,且有一家两三代连任高官者,这样就形成了内务府世家。王锺翰师《内务府世家考》一文,广征博引,列举二十余家五六十人,对世家的概况、源流、特点作了精辟的说明,有军工型、保姆型、婚姻型、科举型等等。

例如军功型,清朝入关初,满洲壮丁不过五万,全部八旗壮丁,合计三十余万,其中大半又是包衣壮丁。他们面对的,则是人口逾亿的庞大明朝。从入关作战,定鼎北京,再到南下中原,翦除南明,荡平三藩,在半个多世纪里,始终是干戈扰攘、战事相踵。内府包衣亦如外八旗人,时时奉调出征。许多内府包衣骁勇作战,捐躯疆场,成为王朝“忠烈”,载入史册;也有一些包衣,因军功卓著,跻身王朝新贵。时世造英雄,其时八旗世家多由军功起家,非独内府包衣使然,所不同者,后者因身份卑微,积军功而至高位的难度更大,付出的代价往往也更高。

《北京晚报》2010年8月22日第27版有尹伊君先生一片文章《清末内务府的“四大家族”》。文章所:

清代内务府设七司三院(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营造司、庆丰司、慎刑司,上驷院、武备院、奉宸院),职能包括管理、礼仪、财政、商业、榷关、官学、司法、呈贡、修建、制造等,十分广泛,因而也与外廷部院形成牵制关系。内务府旗人的构成,不仅包括满族、蒙古族、汉族,还包括朝鲜族、回族。这些不同的民族被编入八旗之中,统归内务府管理,称内务府八旗,简称内八旗。内八旗中的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是上三旗,由皇帝统领并直接为皇帝服务。内务府上三旗人因直接为皇帝服务,颇得信任,往往被外放三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江宁织造)、盐政或粤海监督这样的肥差,并兼有为皇上打探社情和监督地方官员的职责,竟能享受特殊地位且富比王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即出生于典型的内务府世家,他的祖父曹寅是内务府正白旗人,作过苏州织造、江宁织造。可以说,正是内务府世家特殊环境的熏染,才成就了《红楼梦》这样的旷世奇著。

王钟翰先生的《内务府世家考》,对清代内务府世家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文内对清末内务府世家虽有涉猎,难免挂一漏万。笔者仅就所闻,证以史料,谈谈清末内务府的四个世家,以见教于方家闻者。

荣廷,字虞臣,号问竹主人,又号拙园老人,隶内务府正白旗。荣廷先祖为蒙古族,姓博尔济吉特,系成吉思汗后裔,清初即入内务府,赐汉姓尹。按内务府旗人姓氏,称谓须同呼汉姓,且将姓氏置于名后,称某某家,故时人称为“荣尹家”。荣廷年轻时曾在河北邢台做过修建水利的工程,光绪17年外放苏州织造,官至内务府坐办堂郎中。光绪时内务府大臣只应虚名,权力实归堂郎中。他在庚子年(1900年)称病归家,引水入园,蓄虫养鱼,诗酒酬客,名其园曰“赏心乐事园”,宅邸在地安门东拐棒胡同。著有《虫鱼雅集》、《拙园灯谜草》、《吴下诗存》等。其兄荣诰亦内务府人,两家分寓拐棒胡同南北二院,宛如《红楼梦》中宁、荣东西二府。

明善,字元甫,满洲镶黄旗察哈拉氏,其祖即雍乾年间的大学士索柱。明善自咸丰十年(1860年)任总管内务府大臣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子文锡,孙增崇在同、光、宣三朝亦先后任总管内务府大臣。故时人呼为“明索”、“文索”、“增索”。崇彝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有清以来祖孙三代均任内务府总管大臣者,只此一家。宅邸在秦老胡同,其园曰“绮园”,今人呼为“索家花园”。索家老宅虽也规模甚巨,但格局并不系统,显系历代兼并而来。

钟祥,字云亭,汉姓杨,内务府旗人,隶汉军镶黄旗。嘉庆十三年进士,历任山东按察使、浙江布政使、山东巡抚等职。道光十六年(1836年)授闽浙总督,二十二年奉召来京,授库伦办事大臣,改授东河河道总督。世称“钟杨家”。其家累代巨富,宅邸在旧鼓楼大街马家厂,“户舍连云,几遍前后两街,四乡田地尤广,有终年取不尽之租”。后人不明内务府旗人姓氏称谓的习惯,望文生义,竟有人以为“钟杨家”是修钟表的匠人,因垄断了京城的钟表修理行业而致富,不过是想当然而已。

文丰,汉姓董,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历任内务府笔帖式,堂主事、员外郎、造办处郎中、杭州织造。道光二十一年,任粤海监督。二十六年三月,授热河副总管,出任苏州织造。差还,授堂郎中。咸丰四年,赏总管内务府大臣衔。十年八月,命在圆明园照料一切事宜,是月英人闯入圆明园,文丰投福海自尽。其弟文廉亦任总菅内务府大臣,世称“文董家”。宅邸在地安门东雨儿胡同,为东西院。

这些内务府世家因管理宫廷事务和皇家库房,见识乃至经办过不知多少盛大的场面及奇珍异宝,其家庭的排场、阔绰与讲究,自非寻常人家可比,因而“培养”出了不少的玩家。上述荣尹家中,荣廷少时即好斗虫养鱼,所著《虫鱼雅集》述及蟋蟀的挑选、饲养、斗法、泥盆的讲究,金鱼的选种、繁殖、品类等,为今日斗虫、养鱼、收藏蟋蟀盆所据最权威的著述。《拙园灯谜草》乃自制灯谜,为北派灯谜代表。其子尹仲麒在当年刚有进口自行车时,即大量购买英国名牌自行车,聘请洋人执教,能定车并在自行车上做各种倒立动作,实为高台定车鼻祖。荣诰后人尹润生痴迷古墨收藏,1950年将所藏古墨悉数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其古墨鉴赏著作,为今日收藏古墨最权威的参考资料。钟杨家的杨继振风雅好古,所蓄古钱,历朝皆备,著名的《红楼梦》抄本“梦稿本”即其所藏。

 

三、秦老胡同“索家花园”

索家花园近年较早见之于文字介绍的,当属1991年谭伊孝编写,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文物胜迹大全》(东城区卷)。该书对索家花园的介绍共四百余字。文中写道:“……秦老胡同35号院,原为清晚期内务府总管大臣索家宅子的花园部分。索家原在秦老胡同中部有一所房子,后屡加添建,渐渐从中部扩展到秦老胡同西口路北的宅院全归索家所有。索氏后代是曾崇。因曾崇的儿媳为清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之姨,故民间流传这所房子是“皇后的姥姥家”的说法。35号院原来只是索家的花园,名曰“绮园”,至今院内假山上仍有“绮园”二字的刻石。

此后,报纸、杂志、乃至网页,凡见诸于文字的对索家花园的介绍,盖出于此。《北京文物胜迹大全》虽说是当属正说的,但这段对索家花园沿革的描述,含混不清,令人费解。文中没有说清索家花园是清晚期哪位内务府总管大臣宅子的花园部分,因而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所述其它内容,也有明显错误。索家花园最早的主人,正确的说法应是晚清咸同年间的总管内务府大臣明善。明善,满洲镶黄旗察哈拉氏。

明善在雍乾年间的先祖为索柱,其时满族上层以取汉姓为时尚,而索恰为汉姓之一,索柱即以索字冠汉姓——满族人虽取汉姓,但为与汉族相区别,是只称名不称姓的。如明善并不称索明善,只称明善。即使在朝臣中,也只称明大臣或明大人,公私文牍亦均如此,此即所谓称名而不举姓。明善自咸丰十年(1860年)任总管内务府大臣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子文锡,孙增崇,在同光宣三朝亦先后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内务府是清代总管皇宫事务的衙门,正确的名称是总管内务府。其长官称总管内务府大臣,也称内务府总管大臣或简称内务府大臣。

崇彝在其所著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有清以来祖孙三代均任内务府总管大臣者,只此一家,世称内务府世家。索家世代都在内务府供职,外放做官也都是海关监督、管理河道、织造等肥缺,因此累代富显,甚至富甲王公,在清末民初是京城有名的富豪。与当时的那姓、王姓、杨姓并称为京城的四大豪门。索家何时定居秦老胡同,已不可考。从清军入京后八旗的驻防地看,南锣鼓巷地区正处在镶黄旗的驻防区域。这里紧靠皇城,应召进宫和办事方便。索家世代任内务府官员负责管理皇室事务,很可能从清初起就在这一带居住。不过,索家在秦老胡同的宅邸形成一定规模,是在明善时期。与《北京文物胜迹大全》所说相反,索家的宅邸是从秦老胡同西部开始兴建的。

《东城志书》说:秦老胡同索家花园位于秦老胡同35号,东邻交道口南大街,西近南锣鼓巷,南依北兵马司胡同,北靠前圆恩寺胡同。原为清晚期内务府总管大臣查哈拉索柱家宅子的花园部分,俗称索家花园。查家原在秦老胡同中部有一所房子,后屡加添建,渐渐从中部扩展到秦老胡同西口路北的宅院全归查家所有。查氏后代是曾崇。因曾崇的儿媳为清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之姨,故民间流传这所房子是“皇后的姥姥家”的说法。35号院原来只是查家的花园,名曰“绮园”,至今园内假山上仍有“绮园”二字的刻石。园内除假山、水池、桥、亭等建筑外,还有一方江南园林中建筑——船形敞轩,这敞轩底部似一大船,船体上为木结构敞轩,造型独异,使花园不同流俗。后曾家将房屋分割出售。35号院出售后,买主将花园内建筑全部拆除,重盖房屋,只留下大门内东隅一组假山。故该院庭院宽敞,不似一般四合院紧凑。改建后为四进院落,大门一间,倒座房九间,东侧为假山。过厅五间,第二进院正房五间,前出廊,后带抱厦,为两卷勾连搭建筑,左带两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五间,前面均有走廊。正房东有穿堂门可通后院,后院内后罩房九间,前带走廊。全院长约70米,宽30米,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园内主要建筑均为硬山和瓦清水脊顶。

秦老胡同(一)

 

四、清末民初京城四大房产主之一——秦老胡同增家

民国时期,老北京有名的“清朝遗老”大四合院除了金鱼胡同那家,就数秦老胡同增家了(清史专家定宜庄女士语)。增家是三代内务府大臣,这三代是明元甫(明善,世称明索)、子文澍田(文锡,亦称文索)、孙增寿臣(增崇)。增崇任内务府总管大臣期间清朝覆亡(废帝溥仪在紫禁城居住期间,大总管仍然是增崇),此后他一生的多数时间是在天津度过的。增崇的独生子名存耆,是现在仍住在秦老胡同祖宅奎垣先生的父亲。

清光绪年间,家住秦老胡同的内务府大总管文锡,是京城有名的大财主。琉璃厂的五观斋古玩店,还有东西牌楼的大吉祥古玩店,都是他们家开的,光是当铺,在京城就开了二十四家。

20世纪50年代国家民委曾组织人力进行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存耆是北京满族调查组的被调查重点,在事后写成的调查报告中可见,他提供了大量有关京师八旗、官员和王公贵族的宝贵资料和情况,这在奎垣先生的口述中也有所反映。与此同时,由于当时特定的政治氛围,增家与那家一道,也被当成是荒淫无耻、穷奢极欲的满洲贵族的典型,据该调查报告称,增家时至今日全家十口人仍完全依靠卖旧底(珠宝玉器、古董、首饰等)和房租,维持其每月开支七百至一千三百元的生活。

清末住在秦老胡同的增家是增崇、增德、增麟、增绂四兄弟。哥儿四个在北京就都是住在秦老胡同,由这儿到那儿半条胡同,一溜儿房挨着。《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上说他们家那房子是“庭宇多而不成局势,盖积渐而成者”。这房子不是一块儿买的修好的,是一块儿一块儿后凑的,这就是那书上说的不成局势。

奎垣先生回忆说,比较有格局点儿的是我三祖父增麟住的地儿,三祖父住的地儿现在大伙儿一个劲儿说索家花园索家花园,实际上不是花园。那院儿是三卷的连房,我三祖父住正房东头,我六叔住正房西侧,厢房是我那八叔,还有我堂兄弟姐妹们。现在愣(“非要”之义)标明是索家花园。要如果说花园,是那边有一个大杂院,那也不是花园,要勉强说叫花园还说得过去,从前哪,那不是我祖父的时代了,可能还往上,曾祖啊高祖,那时候有一个大厅,有个石船,有个小河,从我一直就没瞧见河,那就是都填了。从现在拆平的那院到船屋,门都用砖砌死了,通通走十八号,就这一个号,分家以后才有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号,这是大概。绮园现在是三十五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