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贫困村寻找脱贫的金钥匙

 plmok999 2013-08-14
为贫困村寻找脱贫的金钥匙
发布日期:2013年01月10日

【字体: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当林小星第一次走进合门村的时候,面对的一切还是让他震惊:2594人的合门村,3600亩耕地竟然丢荒1200多亩,村集体收入为零。村委会经常关着门,党员很少过组织生活。村里环境脏乱,刮大风时废纸、塑料袋满天飞。大部分村民住着泥瓦房,看病要跑十多公里……
     合门村在广东省海丰县黄羌镇,是中山市国税局的对口帮扶村,该局副调研员林小星是驻村工作组组长。进村第一天,村里的情况就引起了他的关注。从2009年初的这一天起,他开始身体力行,不论严寒酷暑,义无反顾地奔波在扶贫第一线。
     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村委会议
     进村第一天,林小星就组织召开第一次村委会议,把路上一直思考的问题亮出来讨论,“同样的环境和条件,大家都不缺胳膊不少腿,合门村为什么这么穷?”回答他的是一片沉默。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会还没开到一半,5个委员被老婆骂走了两个,一个是家里花生种了一半,一个是家里的牛跑了。“这样的村干部,在群众中怎么能有号召力和公信力?”林小星陷入了沉思,他很快抓住了问题的症结,要致富必须先抓干部,让干部能办实事,树立威信。
     于是,他组织村两委会成员参观中山新农村建设,向新农村取经,规范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并协助制定考评激励机制,提高干部的积极性。
     村干部感到有奔头,开始有了干劲。原来开个会都要拿误工费的干部现在不要了,经常锁门的村委会正常上班了,村干部有事也会第一时间跟他打招呼。
     村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还要帮助他们在村民中树立威信。林小星的办法是,给村干部的工作“撑腰”。“找到一个项目,由我们出钱,村干部来拍板。这样他们说话就有底气,群众就信得过。”
     经过调研,林小星发现村里的水利陂头年久失修,部分土地被丢荒。于是他和村干部协商,决定马上修整陂头。没想到在施工中遭到村民阻拦,原因是他们想自己修,从中赚钱。林小星当即赶到现场,对村民晓之以理:“这样的工程必须专业公司才能保障质量,如果让你们做,现在是赚点钱,但是以后呢?这些钱与长远的好收成相比,哪个更重要?”一番开导和劝说,村民认同了他的看法。
     很快水利陂头修好,水利灌溉使得1280亩农田增产增收,丢荒的土地变成绿油油的农田,群众高兴了,村干部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了。
     2011年村里换届,原来的村书记和村长都被选上了。“老百姓投票说明一个问题,他们信任村干部,拥护村班子。”林小星感到十分欣慰。
     一个扎扎实实干事的扶贫干部
     合门村由7个移民村组成,2000多名村民有27个姓氏,各自然村之间矛盾突出,扶贫难度大。扶贫工作刚开始时,村民对工作组普遍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林小星想,只有自己完全融入村民中,真心为他们办实事,村民才会支持扶贫工作。他对工作组的同志下了死命令,“不扑下身子不驻村,走不进村民的生活立刻换人。”
     林小星当过知青,了解农村情况,他利用自己熟悉当地语言和习俗之便,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喝茶谈心之间,把各家情况摸了个透。回来后,他就一家家登记造册:家里几口人、有几个孩子、在哪里打工……全都一清二楚。“我的账本很细,派出所里查不到、人口普查问不到的我这里都有。”林小星笑着对记者说。有了这个账本,他就能根据各家实际情况确定帮扶方法,无一疏漏。
     林小星说,在农村工作就要用农村的方法。“比如我和他们讲道理时没城里人那么斯文,直接干脆,不抱私心帮他们做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你为他们好,自然就同心了。”
     一次偶然事件让工作组与村民的关系“急剧升温”。一天晚上10时多,村里一名女孩突发急性白血病无钱医治,村党支部书记连夜向林小星求助。救人如救火,林小星立即向市国税局党组汇报,第二天马上发动干部职工捐款,第三天就将筹集到的45035元钱送到医院。拿着这笔救命钱,女孩家属和在场的村干部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有一次林小星去合门小学走访,看到校园里竟有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牛怎么跟孩子争地方呢?”虽然学校建设未列入此次扶贫的必帮项目,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在他的努力下,建设了学校篮球场、跳远池、校道等,并赠送了电教设备。学校的教学条件改善了,孩子们活动场地扩大了,牛也进不来了。
     村里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可见。他发动人员,建了14个垃圾收集站和1个总收集中转站,改变村民乱扔垃圾的习惯。为了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他还帮助村里建成了全镇第一所村级卫生站,使村民能在家门口看上病。
     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办事,一件件解决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林小星的工作组与村民织出了同心结。村民有想不通的事或发生小纠纷,都第一时间想到他和工作组,村干部有什么事情都喜欢跟他唠叨。对此,林小星很高兴,因为他们真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一场输血与造血的交锋
     对扶贫工作的定位,林小星一开始就非常明确:要造血,不要输血。怎么造血呢?林小星向记者解释说:“就是要送给农民一些吃不了、拿不走,但照着做下去就有钱,就能改变贫困面貌的东西。”
     这些东西包括点子、信息、技术、设备、渠道等。他说,扶贫就是让这些有用的东西启动起来,告诉农民致富的路在哪里。
     合门村位置偏僻,土地贫瘠,传统农业产量低,又没有发展工业的条件,怎样找到带领群众脱贫的项目呢?
     经过多方探访和一番周折,他发现邻村种植黄花菜效益很好。合门村的土壤、水质等与邻村相似,很适合种植黄花菜。说干就干,林小星和村两委会班子研究决定,利用村里丢荒的21亩山坡地,再向村民租30亩,建一个黄花菜种植示范基地,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然而,当要动手时,问题又出现了。
     有些村民认为扶贫的钱本来是给我的,你却拿来种黄花菜,觉得不理解。一些村民不愿出租土地,还有的村民甚至在准备用做示范基地的土地上一晚就种上几十棵小树苗,第二天就向工作组要钱。
     面对这种情况,林小星反复向村民解释,扶贫主要是帮助村里造血。他一个组一个组去讲,讲到最后声音哑得都听不清了。在林小星和村两委会细致耐心的工作下,第一期近51亩黄花菜示范基地终于在2009年4月建成,后来扩大到103亩,当年就获得8.9万元的集体收入,而两年后,每年有近40万元的收入。
     黄花菜基地的建立,使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贫困户也可通过土地出租和务工取得收入。合门村支部书记陈佰添说:“有了黄花菜基地,纯农户、特困户找到了一份工可做,一个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
     村民从最初的怀疑观望到后来的支持跟随。林小星依托基地对村民提供培训和技术帮助,村民自发种起了大片大片的黄花菜。
     黄花菜是季节性农产品,不易保存。针对这种情况,林小星又帮助黄花菜基地的合作方建成了一个以烘干黄花菜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他还跑北京,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黄羌六宝”商标认定,把当地的黄花菜、豆角干、萝卜皮、花生、芝麻、菜干等优质农产品发展起来,形成绿色产品系列。目前该品牌已通过商标认定,并被评为汕尾市农业名优产品。
     在林小星的规划中,要在合门村打造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为合门村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这样就不用担心村里的发展了。
     一个顾大家舍小家的抉择
     为了使扶贫工作早日出成效,林小星顾不上自己的身体,更怠慢了家人。
     2010年初,林小星的父亲病重入院。他准备休假在老父跟前尽孝,可身为老党员的父亲说:“你是驻村组长,几千人的致富靠你,我这里有人照顾就行了。”于是,他安排了亲友照顾父亲就返回扶贫岗位。每次打电话问候时,父亲都嘱咐他要做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2011年春节前,他正在村里忙着,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合门村离父亲家只有百来公里,他却连老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心中悲痛万分。村委会主任、支委借了车,要和他一起去奔丧。林小星制止了他们:“你们把手上的活做好就是对我的关心。”村民听到这一消息,纷纷感慨:“家里老人病重,还在这里帮助我们,真要感谢这样的好干部!”
     他一路赶回去一路悲痛难抑,不能床前尽孝是他一辈子引以为憾的事,但想到父亲的鼓励与支持,更加坚定了他扶贫的决心。
     黄羌镇原党委书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学习林小星同志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如果大家都这样,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兴旺发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6月,中山市国税局作为全省6个单位之一,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在2011年底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上,合门村作为3个现场点之一,向省委及全省各市与会领导展示了扶贫成果。林小星本人也作为全省扶贫战线的代表,入选广东省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省巡回作报告,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对他说:“你们的驻村工作做得好!”
     林小星带领工作组,和村民一起一笔一笔、扎扎实实地描绘着脱贫致富的图景。这个美好的图景,让村民看到了幸福的希望、看到了美好的前程。如今的合门村村民,正手握着找到的金钥匙,全身心地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奔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