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質+知識=智慧

 金常莱 2013-08-15

最近看到一篇談及素質教育的文章,引起我的注意和興趣,閱後感到值得在此介紹一下,與各位博友一起分享。

文章指出素質教育是大家一直都很關心的話題,不過卻存在很大的誤區,不少人對素質教育的含意不甚了了。

一些小學生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可以多些玩耍;有的老師居然理解為不停為學生換座位、不用要求他們背著手回答問題就是素質教育;家長的答案則是要讓孩子廣泛學習各種特長,所以他們認為素質教育就是等於多花錢;最坦白的是一些大學教授,乾脆表示:“什麼是素質教育,我們也不清楚。”

針對這種現象,為了使大家更清晰地理解素質教育的真正涵義,一位專家將素質教育定義為:高於具體知識技能的思維方法及能力。他並將智慧、素質和知識三者的關係用公式“素質┼知識=智慧”生動地勾劃出來,使人更易明白。

此外,他還將三者的內容作出分解,如智慧包括思維/智力,社交/情感,藝術/音樂/運動等方面;素質包括方法、語言、創新、應用、交流、合作、理解、品質、欣賞、識別、創作、動手、耐力、控制等元素;而知識則指詞匯、談話方式、習俗、繪畫、唱歌、球類、實驗……。

按該位教授的分析,如把孩子每天的學習時間定為十一小時,其中十小時所獲得的東西是“知識”,只有一小時獲得的才是“素質”。

這個研究的結果確是令人大吃一驚,原來家長們辛辛苦苦花錢要孩子學的“特長”只屬於知識範疇,而並非素質。素質不等於平時灌輸的知識,而是潛而默化的能力。

當然,該位教授的意見只是一家之言,其他學者不一定完全同意。但不論怎樣,他也點出了一些問題所在,使人對素質教育有一個新的理解,而為今後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素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