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想的力量—— 电影《中国合伙人》的启示

 庸庸学馆 2013-08-16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6日 08:00
来源:《求是》   期号:2013/16   作者:宋 岩


    《中国合伙人》一上映,就以浓浓的励志色彩,释放出梦想的力量。它展示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人的远大梦想,也是面向更加广阔世界的中国梦想。这种力量,不仅让无数亲历者感同身受,也让年轻一代对未来充满信心。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大学老师成东青因为在外私自授课而被除名,但成冬青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下海创办新梦想英语学校。然而创业艰难,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没有人力,成东青先后拉来大学好友——彷徨迷茫的王阳和到美国寻梦又梦碎的孟晓骏,三个年轻人白手起家,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挑战,终于梦想成真。

  当前,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创作者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既要讲求艺术和思想,又要赢得观众、保证票房。《中国合伙人》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合理的契合点,带给我们几点启示。

  实干才能圆梦。在思想意识日益多元的当下,人们之所以对这部电影评价颇高,无疑是被影片所着力表现的“梦想”二字打动,这梦想不是止于空谈,而是用永不言败的奋斗、愈挫愈奋的精神,靠智慧、勇气和远见卓识一步一步实现。《中国合伙人》用三个年轻人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现代社会的巨大压力和商业大潮的滚滚来袭,并不能让梦想褪色,而真正激励起人生最大价值的,恰恰是梦想的力量。失败并不可怕,人生难免有低谷,只要坚持理想、脚踏实地、朝气蓬勃、积极进取,不因挫折而后退,不因成功而骄傲,就能把理想变成现实,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正能量。

  讲好自己的故事。《中国合伙人》通过塑造成东青、王阳、孟晓骏等为理想打拼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住国人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传递出改革开放30多年的“精气神”。观众从中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奋斗历程,看到了曾经有过的感动和无奈,强烈地感受到了社会的飞速进步。不可否认,在国外大片的压力下,我们一直被别人的理想激动着,却总是苦于讲不好自己的奋斗故事。《中国合伙人》告诉我们,中国电影在学习、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时,千万不能离开中国的实际,不能放弃对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情感和酸甜苦辣的精准把握。只有深入现实,接通地气,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中国电影才能在竞争中制胜。

  小切口表现大历史。 如何把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人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让观众在精彩的故事情节、鲜活的艺术形象中理解时代精神和社会本质?就《中国合伙人》而言,改革开放30多年风云激荡,中国和世界经历了无数大事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段历史生动传神地呈现给观众,难度可想而知。《中国合伙人》巧妙地选取了一个时代的“微缩样本”——新梦想英语学校,通过三个年轻合伙人创业的艰辛历程以及个人在大时代中的曲折命运,具体而微且血肉丰满地把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必然趋势艺术地呈现出来。它不仅展现出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大解放,更重要的是,还呈现出世界面对中国崛起的复杂心态。的确,实现中国梦,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广阔复杂的世界,必将面对无数可能和诸多挑战。但不论怎样,梦想永远都不能丢,因为这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火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