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斗门黄杨河的两岸,遍布着我们的足迹。

 笑熬浆糊糊 2013-08-17

 【壹】 

来到珠海是因为工作。

三天的调研可谓艰苦卓绝:被风吹,日晒,雨淋,狗追,人赶。

自从高中毕业就再没骑过自行车的我,更是披着雨披顶着烈日生生骑了30公里+。 

斗门黄杨河的两岸,遍布着我们的足迹。

尽管是因公出差,但间隙的小时光里,还是忍不住拍下了与北方绝然不同的小风光。

这大概已经是我的习惯了。

以下:

赵氏祠堂。

重视宗族的珠海人,将原有的祠堂翻新。

于是,世世代代的赵氏族人,都有根可寻,有族可依。

 

狭长的空间里,只容得下一人通过,我们不知道故事,不知道缘何会有这样狭小的空间。

似是威严,似是等级。

 

“蚝墙”——用生蚝壳,加上黄糖,蜂蜜,黄土等材料制作而成。

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旧街——说是依旧修旧。

可实话实说。在我看来,已经粉饰过的一段,虽然力图恢复旧街原来的模样,但仍难免有东施效颦的嫌疑。

 

倒是还没有来得及翻修的那段:滴水的房檐,长了青苔和蒿草的瓦片,错综的电线......

显得更有风情,更有故事。

 

我没有办法说怎么样是更好地。

只是。在新与旧之间,我们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平衡。

 

 

斗门区属于珠海的郊区了。

没有情侣中路的浪漫滨海漫步,没有看到珠海的标志:“珠海渔女”。

但斗门真的也别有味道!不信?请看——

  有人说:

  “孩童时,我们什么都不懂,所以觉得非常快乐;只有处在了解和懵懂之间,才会觉得痛苦;慢慢地,走到了了解,就会找到平衡,人就会变得平和。这个过程,让我们慢慢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