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包装出来的“国学大师”、“绘画大师”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8-19

NO包装出来的“国学大师”、“绘画大师”

——收藏家郭庆祥专访

  羊城晚报记者 丁葵 实习生 祁斯韵

  一个月就完成了100幅画作

  羊城晚报:你最早什么时候接触到范曾的画?

  郭庆祥:1994年有个朋友说帮个忙,希望我能买范曾200幅中国画,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尺4000元,我打了200多万元去。一个月后,范曾就完成了100幅画作,这个速度让我很吃惊,画家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画这么多?甚至怀疑过是不是代笔画。后来,我去了他在北京的画室,才知道他画画完全是“流水作业”,一面大白墙上,同时悬挂着10张大幅宣纸,参照第一幅成品,一个个画人头、再依次画人身、衣服,跟生产车间差不多。这不是艺术创作,而是制造。

  羊城晚报:流水作业的现象普遍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郭庆祥:非常多,原因很简单,画供不应求啊,画家为了卖钱所以流水作业。你们不能单单说艺术界浮躁,要剖析出背后的原因。什么人的画卖得贵卖得多?两种情况,一是做了官职,画就贵了,美术协会、书画协会的官衔一戴上,作品的价格就高了。老百姓不懂艺术,只知道官位职位的高低。还有一种则是把自己包装成明星,包装成国学大师,但真正的大师绝对不是自己包装出来的。

  不单是范曾一个人,现在普遍存在这种不好的风气,画家不钻研自己的创作,是把心思放在“包装”上,把他们的“策划”、“设计”叫做“个人风格”,再利用“个人风格”迷惑大众,欺骗那些不懂艺术,却愿意出钱收藏好艺术品的收藏者。

  但是,虽然很多画家都在程式化、模式化地进行千篇一律的创作,但至少是在一张一张地画,而范曾是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画,画眼的连续数张画眼,画手的连续数张画手……纯粹是流水作业、批量生产。即使是工艺品,也该有个工艺制作标准,连个工艺制作标准都没有,这种行为就应该叫做“文化欺骗”。

  艺术家应该引领大众而非迎合

  羊城晚报:虚名下的艺术品价格和它的艺术性并不匹配?

  郭庆祥:对,我不是说你不能卖画,卖画本身没有问题,但流水线创作的作品就应该按照商业画的价钱来卖,而不是作为艺术家大师的价钱来卖。所以我才会在文章里说,这种大同小异、毫无艺术个性的画就是高级礼品画,可是现在动辄卖到上百万元一幅,这根本就是包装出来的。

  现在中国很多这样的所谓艺术大师,很多是炒作出来的。我不是针对范曾个人,而是针对这种现象和行为,这种行为就是恶搞,所谓恶搞就是欺骗和愚弄大众。真正合格的艺术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不能热衷沉湎于在各种媒体上发表高谈阔论,更不能把谈论国学经典等热门话题作为抬高自己作品商业价格的促销手段。

  羊城晚报:流水作业是否存在某种合理性?比如说要画一系列,或者说藏家就喜欢这类风格?

  郭庆祥:流水线创作的作品根本没有艺术家的情感,可以说和艺术没有关系。这是个审美缺失的年代,一个好的艺术家应该去想办法引领大众的审美趣味,而不是迎合大众。

  羊城晚报:抛开流水作业不说,单看他的画给你什么感觉?

  郭庆祥:单幅看他的画,线条是临摹的,模仿任伯年,只是比任伯年画得更漂亮一些,而更漂亮是为了迎合大众,更俗气了,因为大众不懂。无论从画作本身,还是理论修养,他都称不上是大师,利用媒体把自己吹嘘成“国学大师”、“绘画大师”,然后拿没有任何创造性可言的东西欺骗大众,这是歪曲艺术创作的态度。

  艺术品或艺术家要经得起时间考验

  羊城晚报:你认为收藏家和艺术家理想的关系是怎样的?

  郭庆祥:并不是所有收藏的人都叫收藏家,中国现在更多的是把收藏作为投资的投资家,收藏家是要收藏有艺术价值的东西的。有些自称为收藏家的,可能会鉴于他收藏了某位画家的画,对这位画家进行炒作,那他的画价钱可能就上去了,这根本不是收藏。但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无论国画还是油画都一样。

  羊城晚报:最新消息是,在2013年春拍中,范曾走出“流水线”作画事件的影响,是唯一成交额上涨的当代画家,成交总额为2.26亿元,你怎么看?

  郭庆祥:现在总会有机构出来说拍卖总额,然后媒体进行炒作,但成交额多少应该看税单,不是你某机构说多少就是多少,“吹牛皮不上税”,税单才是最实在的证据,否则其实也是一种欺骗。

  真正好的艺术品或艺术家,都是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只有通过时间的检验才能对艺术品有重新的认识,现在急于证明自己,把自己包装成大师、名家,都是站不住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