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龙指揭密散户生存之道

 悠哉乐哉 2013-08-20

乌龙指揭密散户生存之道

(2013-08-19 17:17:57)

自动刷新

乌龙指揭密散户生存之道

 

乌龙指事件之后,本周一走出明显的“维稳”行情,选择的主攻板块是:股市不死鸟——创业板!今天创业板大涨3.47%,几乎是最强势收盘。创业板其实第一阶段下跌并未走完,但关键时期,还是肩负了积极护盘的使命,可敬可佩,权重股应该好好学习学习,权重也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绞杀散户......

 

分享一个故事,原文记不清了,大概意思如下:学生拜见老师,大谈跟庄技术,老师说:“你如果可以完整模仿我做几个动作,我跟你学跟庄!”学生一听,很简单嘛!开始模仿:1、师傅从桌子上拿起一支笔,插在上衣口袋里;学生照做,老师看了看他,点点头;2、师傅又从桌子上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学生照做,老师一直盯着他看,学生很迷惑,难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于是学生问:“我做错了吗?”,师傅没有说话,低头把水又吐回杯子里。学生傻了,学生的水早就喝到肚子里去了......

 

呵呵,此故事我第一次看就笑了,是啊,我们在明,他们在暗;我们简单,他们复杂;我们真天真,他们假无“鞋”。乌龙指事件其实是一场赤裸裸的市场操纵:所信息显示,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期货在16日收盘后,持有的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309卖单量为10194手,比上一日激增7023手。光大期货席位大幅增空恰好是在其母公司自营出现重大乌龙之时。在知道自己误买入的股票不能当天卖出之后,利用做空股指期货来对冲风险,如此公平吗?不仅仅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掠夺”,而是在自己的错误之上一错再错,自己犯的错,让散户跟风为其买单,你们吃饱喝足了,让散户来结账!在乌龙指中受伤的投资者,怎能忍气吞声!

 

乌龙指之后,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原来市场是可以“轻松”被操纵的啊!嗯,散户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对手很厉害,但没想到这么厉害,这一次知道了!我们除了呼吁股市“游戏规则”的完善之外,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散户在投资市场谁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中国股市水太深:鳄鱼进去,壁虎出来;蟒蛇进去,蚯蚓出来;宝马进去,骑车出来;想买房子进去,卖了房子出来。笑话归笑话,谁能说这不是事实呢?我们散户作为中国股市最坚定的守望者,所有美好的愿望被股市无情的墙壁撞的粉碎......

 

乌龙指给量化交易敲响警钟。当前最流行的量化投资是“日内交易”和“趋势交易”,我一直有一个担心,当量化投资组合产品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大家拼什么?拼谁更优秀?拼速度?一旦量化投资产品集中在一个地方做空或者做多,会造成市场怎样的波动呢?必将是暴涨和暴跌,如此给市场带来的是灾难是巨大的。周五11:06分乌龙单成交后,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大概10分钟之后,乌龙指引发大量程序化交易的资金跟风买进,把大盘持续推高,即,11:06分的乌龙交易不可怕,可怕的是随后引发大量程序化自动交易的跟风,集中做多。股票当前是T+1交易制度,跟风买进不能当天卖出,午后的大跌就惨了。程序化交易的弊端很大,此次乌龙事件暴露了量化投资的一个风险,证券行业量化投资需整顿、规范,刻不容缓,否则日后即便没有出现周五的乌龙指,也会因为量化投资的集中做多和做空而形成巨大的波动。

 

一直以来都有博友问我一个问题:“是不是随着股指期货、融券、T+0的推进,我们散户再无生存空间?”其实不然,只是散户的生存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最核心的提示:一定要把买卖点精确化、量化!“逢高卖出”和“逢低买入”只是美丽的传说罢了,试想,股指期货和融券交易的推出,A股市场仍然执行“T+1”交易,公平吗?股民只能单向做多盈利,而股市往往是逼空上涨,让散户踏空;涨上去后给做空创造了空间之后,散户又成为最终被套的群体,为做空者买单,涨不赚钱,跌赚不了钱,悲剧!

 

乌龙指事件给散户投资者敲响警钟,未来的市场一定要:

1、把买卖点精确化、量化;

2、保护好自己:止盈、止损、阶段性停止交易、风险固定化;

 

第一点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执行力,而不是去庆幸和侥幸,甚至不能死等消息面;周五乌龙指后死等、迷信消息的人就是一次经验教训,当天听信“国家队入场”、“外资抄底”、“蓝筹T+0”而追涨的资金,当天直接被套;第二点是为了让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任何一个市场都要实现自己:进可攻退可守!而不是深度被套后,被动等待解套,试想:他们有那么好吗?来帮我们解套!别傻了!

 

好吧,今天就谈到这里,散户的生存之道:1、执行力;2、保护好自己!

 

冯矿伟

 

2013年8月1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