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章】国际社会可能误读了日本经济

 huangnan35 2013-08-22

国际社会可能误读了日本经济

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一直找不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是,去年以来,笔者对日本进行几次实地考察以后,觉得很多国际观察家、甚至连日本本土的一些砖家并不了解日本,以至于对日本的社会现状、经济形态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国际角色和作用,都看走了眼。在我看来,日本并不是进入社会僵化时期和经济低迷时期,而是经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发展后,开始进入成熟资本主义的常态化发展阶段,而其进入成熟的资本主义常态化发展阶段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一是GDP增长低位运行,看似增长乏力但增长的品质很高,且经济结构较合理。虽然日本近年来年GDP增长在3%以下,而资本市场更显得缺乏活力,但是民众安居乐业的社会氛围很好。特别是日本国民经济的内需循环和外需循环都处于相对健康的良性循环状态。一方面,国内大量生产制造企业没有产生大起大落,市场物品供应丰富多彩且物价相对平稳,产品一方面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出口到欧美国家。2013年6月,联合国公布了《关于全面富裕的报告》。该报告中,对由物力资源(机械、建筑、基础设施等)、人力资源(人口、教育、技能等)、自然资源(土地、森林、化石燃料、矿物等)构成的资产规模进行了评估,日本仅次于美国为第二,人均规模超过美国为最高。这印证了日本经济增长的品质较高。

稳健的宏观经济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政府内阁会议2010年6月通过并大力度实施的《新增长战略》。这个战略并没有建立在日本以往成功经验的总结,而是着眼于对全球化态势认知和判断,并基于对日本本国国情的认识,研究制定并实施了《新增长战略》及大地震后的《日本再生战略》,从而使日本经济内在活力增强,近几年整个日本比大地震前更具更具活力。

二是日本微观经济运行高效率、高品质,特别是大量高素质的中小企业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如果仔细比照各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百年老店”的数量和规模,日本则是遥遥领先。据拥有亚洲最大企业资信数据库的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统计,截止2010年8月,日本的百年企业共22219家,创业超过1000年历史的企业有7家,超过500年的有39家,超过300年的有605家。尤其是日本的寺庙建筑公司“金刚组”是世界现存的最古老企业,创办于公元578年,衣钵相传至今已四十余代。韩国央行2008年曾的调查报告称,全世界创业200年以上的企业共5586家,日本多达3146家、占了近60%,远多于排第二位的德国(837家)。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企业中既有大中企业,更有许多家族式的小企业。

最值得称道的是日本大量的、高品质的中小企业,不仅扮演者支撑国民经济命脉的角色,而且支撑着大型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日本的每个汽车制造集团背后,都有一大批配套的中小机械加工企业。日本的中小企业多达460万家,所谓的“大企业” 只有16653家,像丰田、索尼、夏普等广为人知的巨头则更少。纵观日本百年企业发展史,这些企业多次面临战火的威胁、时代变迁新兴力量的冲击、日本国内经济发展的几涨几落,直至今日仍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这些百年企业是如何保持长寿的?日本的许多小型家族企业,已经从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过渡到现代技术性企业。笔者考察的一家专门生产诸如铁锹之类手工工具的企业,从选用材料到造型、大小规格设计,都是精益求精,这家不足20人的小企业,产品销售到世界上30多个国家。

三是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日本经济强大稳健的坚实基础。尽管全球经济大环境持续不景气、全球化迫使发达国家让渡很多发展机会给发展中国家、日本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但是,大规模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日本经济具有极大的抗风险能力。笔者考察日本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后发现:从城市到乡村、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体力劳动者到智力劳动者,他们认真敬业、精益求精的作风,都充分体现在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中,而且中老年人就业比例也相当高,特别是出租司机及一些家族服务业,从业者年龄高达70-80岁。正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大缩小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确保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及国内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推动了产业的精细化发展和发达的国际贸易。

四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非政治化与政治事务的非民众化特征十分明显。中国定居日本的移民及旅居者已经高达约70万人,近些年来到日本旅游探亲的的中国民众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几乎感受不到两个国家政治歧见与冲突,对中国游客的歧视情绪;在日本,政治是政治家的事情,反华势力的激进行动主要集中在少数右翼政治群体,虽然报纸、电视及网络传闻有很多对中国政治集团及政党的指责,中国游客在日本现实环境中所受到的礼遇与尊重,大大出乎很多初次到日本的人们的预料。总体来看,日本的政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游戏化”,各派政治势力的轮番争斗,可以随随便便把首相赶下台,但是,丝毫不影响政府公共事务及国民日常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