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战2018

 张雨来a8e6aovw 2017-11-22

【主干知识概要】

一、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只从有了它,媳妇一玩一整天
广告
图片

2、成就

部门   成就
电力的应用   发电机、电动机
交通通信   电话、电报;汽车、飞机
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的发展

3、影响

(1)经济上: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垄断组织出现;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2)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完善与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此外,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也导致国际社会动荡甚至世界大战爆发。

展开剩余82%

(3)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全面认识两次工业革命

(1)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关系与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化

不同点

比较项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使用
动力 蒸汽机 发电机、内燃机
能源 石油、电力
科学与技术 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工业结构 轻工业为主 重工业为主
发展过程 从英国开始,向欧洲其它国家拓展 交叉性,多中心(美、德)
经济组织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政治影响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时代
国际关系 东方从属西方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世界大战

(2)多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

史观 解读
全球史观 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文明史观 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折
现代化史观 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生态史观 工业革命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

二、政治上

(1)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2)列强的矛盾和冲突加剧。

三、思想文化

(1)文学艺术:批判现实主义

类目 作品 特点
文学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再现社会风貌
美术 米勒的《拾穗者》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多是下层百姓劳动或生活的情景
印象主义绘画 莫奈《日出·印象》梵高《向日葵》   将光与色作为研究重点,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2)现代物理学的成就:量子论和相对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学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

【阶段历史特征】

垄断成为这时期社会最基本的特征,并占统治地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从罗斯福新政开始,二战后广泛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应用。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经济上: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电气时代、大企业时代和科学时代到来。同时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2、政治上: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和政党政治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呈现出两种基本类型:以英、美、法为代表的国家,形成了以比较健全的民主代议制、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以德、日、俄为代表的国家,政治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专制色彩较为明显。

3、思想文化上: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日渐紧密。浪漫主义的虚幻想象逐渐被批判现实主义所取代。艺术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过渡;电影的发明和兴起、电视的出现。

4、国际关系上: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