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音希声

 Leedriving 2013-08-22



  
  人类离不开音乐,何以老子讲“大音希声”呢?
  
  老子说:“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简单理解,就是最白的好象有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具最后做成,最美好的音乐没有声音,最高大的形象没有形象。其他暂不说,只说“大音希声”。王弼注:“大音,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可见,老子把声音分为自然之大音和人为之俗音,他认为最美的音乐是自然全声之美,而非人为的、部分之美。两千多年后出生的外国人黑格尔也身有同感,他说:“我们用感官所接触到的现象的各个差异部分和方式都融化成为一个整体,因而显现为一个个体,一个把这些特殊部分既作为差异的,又作为协调一致的,而包括在一起的统一体。”
  
  大音希声,“音”和“声”有区别吗?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聲,音也。从耳殸聲。殸,籒文磬”,“音,聲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宮商角徵羽,聲。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可知,“声”就是“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人由磬而感知声的存在;“音”,是人对声的心灵感应,强调谐振性,就是指有节奏的声音。当然了,现实中不会分得这么清楚。
  


  老子“大音希声”的思想对人类音乐创作既是一个打击,也是一个启示。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并把声音进一步细化,分“人籁”、“地籁”、“天籁”三种,相对应分下、中、上三个等级。“人籁则比竹是已”,古代的乐器多是箫管之类,皆用竹子做成,人可以通过吹箫弹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地籁则众窍是已”,即风吹孔穴之声,想想古人头枕空壳竹枕或木枕,是可以听到大地之声的;“天籁”则“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即万物虽不同,然自然所发之声很美。《辞海》解释得更通俗:“人籁”是“人口吹奏出的声音”,“地籁”是“凡指刮风时地上种种孔穴所发的声音”,“天籁”是“自然界的声响”。其实,分亦可,不分亦可,人与地难道不属于自然吗?特别是“地籁”和“天籁”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老子和庄子有点玩高深了。不管它什么籁,一则自然之音不会失,二则人作之曲不会断,对音乐的需求是人类的永恒命题。多说几句。“大音希声”中“希”是个会意字,从巾,从爻,象做针线或刺绣。有人说,希者古文黹也。“黹”,刺绣,精也。这样的话,“大音希声”就成了“大音,希声”,即大音是指精美的声音。“希声”不“稀”,有点意外吧。
  
  再意外,也无妨人们对大音的追求。“大音希声”,同时指向两点,均可借鉴。其一是崇尚自然、不事雕凿。特别是艺术世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自然之美。这是艺术创作的目标,也是艺术创作的主流。唐代著名画家张璪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南朝诗人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动中写静,让人立即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与幽深。唐朝诗人王维《鸟鸣涧》写得非常之好,诗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静中写动,让人顿感大自然之生机与趣味。
  


  诗如此,画与乐更是。北宋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说:“真山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一个画家对“雾气”都这么有研究,可见对自然之喜爱。清朝画家石涛《画语录》中说:“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尽显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中国古典音乐反映人与自然的主题也随处可见。如《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朴典雅,节奏平稳舒展,把春夜里月出东山、泛舟江面、花影摇曳的自然景色,一幕幕展现出来,宛如一幅山水画卷,使人无不沉醉在这迷人的诗画意境之中。古琴曲目《流水》,相传为伯牙所作,听之,从涓涓细流到瀑布飞流的景象立时浮现于脑际,令人心旷神怡。还有《二泉映月》,在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深邃意境中,让人神游万里,生命升腾。
  


  其二是无言之境,无声之美。“希声”并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听不到声音。老子讲,“听之不闻,名曰希”。《淮南子》里也有两句话,一句说“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第二句说“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施于四海”。就人的听觉来说,把握不到的声音还是声音吗?这个问题不可较劲。从物理上讲,“场”与“波”无处不在。但作为精神体验,无声之美是的确存在的。白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堪称名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更是千古流传。对于音乐,听者是能动的,有声可以使听者受到共鸣,恰好的休止也能使听者受到感染。
  


  然无声之美,讲求意会,有人不愿意沉醉其中,于是造成误解。东晋大诗人陶潜是个神人。据《晋书?陶潜传》记载,他“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一个音盲,拿一张无弦无徽的古琴“附庸风雅”,说什么“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此记载可能为真,因为全才毕竟是少数。陶潜此举,只是风流一面。许多专家出于对名人的喜爱,硬是把“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解释得深奥难懂,就有点无趣了。
  
  不光中国人会玩,外国人也会玩。1952年8月29日,美国纽约伍德斯托克(woodstock)剧院,钢琴演奏家大卫?图朵儿静坐钢琴前,手指未曾触碰一下琴键,4分33秒后,钢琴独奏结束,此曲名为《四分三十三秒》。曲作者是谁?就是美国先锋派音乐随机主义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当然了,对这惊人的演出,乐评界乱作一团,毁誉参半。“无声之美”,一旦是人为故意,那就是野蛮和无知。
  
  “大音希声”出自道家,道家主张遵循天地之道,在回归自然中实现自我超验。由于道无声无形,所以道家强调人要在至寂、至悟、至守静、至致虚中去感悟和领会。在这浮躁的社会里,的确需要片刻或多时的宁静啊!
  
  贝多芬说:“音乐是应该使人心灵撞出火花的”。欧阳修有诗云:“弹虽在指声在音,听之不耳而以心。”因此,欣赏音乐,不管有声无声,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参与和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