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从知道走向做到?

 伟天英 2013-08-23

心理导读:怎么从知道走向做到?彭萦整理了微信里的精彩评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www.xinli001.com

被巨大的刺激了以后就做到了

小澜子:我觉得就先讲改变的问题,就拿我自己来讲,之前我也是重度拖延症患者,看了很多时间管理的办法,但是也没有真正行动起来,而且还一直坚信最后时刻完工的效果最好。直到我上一次期末考试,累计了三篇大论文,需要在一个星期写完,不要说质了,连量都差点保证不了。宿舍一个同学,早早把论文写完,在我焦头烂额的时候,她悠哉的出去逛街了,然后最后分数还非常高。经过这一次 ,我就彻底地改观了,然后真正痛下决心要管理时间,现在虽然还没有完全改变成时间管理者的模式 ,但是已经好了很多了。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想改变的想法的决心 ,有这个原动力。

兴奋点+有精力

东凌:关于知道做到,这是我的一些想法,我只有对这件事感兴趣,达到一个兴奋点时,我才愿意在脑里给它留一席之地,在脑子里对它进行重组,或说一种自然的再回忆!根据对此相关观点的认可度,依照规矩给自己下或深或浅的命令。当然有点很重要,就是你的精力问题——你是否精力充足影响到你的行动的执行程度,与相关的效果。

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

默言:我觉得很多人看了昨天你的文章以后还无动于衷地我行我素,很可能因为他们压根不觉得自身有问题,也就很难第一时间消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更不要说改进自己的做法了。

DO恬NG:我觉得看过之后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作出改变,最重要的还是先要有一个open mind。有些人看是看了,也觉得说的挺对,可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觉得自己做的就挺好。另外现在信息量太大,不一定看过的每篇文章都说的是对的,或者都对自己有用。如何去糙取精,辨别和吸取真正对自己有用的内容,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才能做到的,要不然“尽信书不如无书嘛”。

目标太大,缺乏反馈

Ming:我也来说两句。有时我还会对自己失望呢。明明想好的事情,计划好的,却没有去做。想想这些事情还是很多的,也有自责过,但有什么用?你以为一味的批评就能促使别人产生行为上的改变?连自己批评自己都很难产生行动。

以前我也想过原因,自己总结的:

1、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做到,并且没能把这个大目标拆解成简单可行的步骤。

2、在执行这些小步骤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动力(例如没有得到满足感,没人鼓励)

貌似能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人,就是教练。

侧重不同

雍舒雁:做教育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事呀!传授技能虽然比树立人格建设思想容易,但也因良莠不齐而困难重重啊。孔子虽讲究因材施教,古人讲因地制宜,微信却也是若即若离忽远忽近不好拿捏呀。几个亿的大群体,虽有着相同的初衷,可还是有较大差距的文化背景呀。对着刘老根讲小时代肯定有些味同嚼蜡。当年共产党就有着很成功的营销手段,深入人心,就比如改编的八个样板戏,各种红色题材的山歌文章诗词大字报事迹等。国民党却不太得民心,后期过于腐败。我个人觉得指导性的分析讨论一些成功事例挺好,同样一件事不同人就有不同的侧重。比如,女人看一张照片可能侧重妆容衣着,男人只看三维体型,专业性不同的看拍摄角度画面构图光线,或研究人物心理那可能就是警察了。同样一件事从从个人技能素质提高方面进行指引,指明这个方向,形成这种意识,感觉会轻松一些。

打造自己以达到目的

骆凯翔、Joy:

1、我觉得有些人看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而没有改变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的去反省自己。或者说他们从心里觉得这一个方面不需要也懒得改变。这一点我想内向者在性格上会比较有优势。

2、看过一个理论说我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其实在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知识,需要花费很多脑力掌握,这时候会集中很多注意力;另一类是相对无关紧要的信息,可以调节情绪,不会一直那么紧张。至少对我来说,「改变自己」这个公众平台调节到了我的生活,我不会像看专业知识那么严肃的去读这上面的文章,但这些信息对我来说也是重要的,只是很多时候一晃而过,并没有让我很深刻的去反省自己。所以看到彭萦这篇文章,我觉得惭愧了。

3、准备留学的时候看了<太傻十日谈>,它里面提到说要让自己被录取,就是要把自己通过各种方式达到一个目的:打造自己成为教授需要的那种类型。我想无论是搭讪还是推销还是营销自己,都是一样的,"顾客"需要什么,我就给他们什么。如果读过<定位>这本书应该也会同意这个观点。

4、或许还有一个原因让我们没办法全身心的替别人着想,那就是在这里整个社会提倡的价值观念不是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更好的保护自己从而趋利避害。于是也就没有那么多"想要为别人做点什么"的思想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泰国待了一个月以后回到国内,觉得眼前的一切无法接受。巨大的冲突感扑面而来,那个时刻我对自己也很失望。

把注意力放在成功的人身上

Tsing:嗯我觉得更应该关注那些因为一本书或一句话而改变自己的人,这在积极心理学上也有过研究,即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成功的人身上。我因为许巍的一首歌开始学吉他,因为村上的当我在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开始了傍晚跑,因为豆瓣上关注了一个人开始了健身,并且都坚持下来了。我认为有别人的督促与激励固然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那份决心。

每个人节奏可能不一样

默默:很多人阅读文章只是当看别人的故事,没有切实的带入自己的生活中去体会,去执行。也许他们现在还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当他们的人生目标清晰后就会踏踏实实的去努力,去留意生活小细节啦。每个人成长的速度不一致,领悟能力开启的程度不一样,有些事情就不能强求他们能达到和你一样的高度。额,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可笑,像你这么聪慧的女孩子怎么会纠结于思维差异的问题上呢?这篇文章不过是一时情绪的表达orz

亲身经历事件,对人改变最大

周翔:我想试着解答一下,从"知道"到"行为"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我对认知心理学略有了解,定期参加成都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的小组聚会,这是想表明我所说的,应该有一点参考价值。

从过程讲,大致是从知晓道理,理性(或感性)认同,内化成自我的部分,(在诱因下)产生行动。

从影响程度说,文字影响力弱,但成本低覆盖广:面对面说话好一些,因为有情绪以及无意识语言表达;然后是行为模范,这个大家都知道吧;亲身经历事件,对人改变最大,比如亲历耶稣用生命上十字架的使徒,不仅自己彻底改变,也有非常强的能力改变别人。

小结一下,行为改变,需要认同,内化,意愿,才有动能。要付出能量,才能有改变,随口问问你黑本子哪里买的人,也许真心不是想搭讪您,或真敢于搭讪你。中国少有搭讪文化,是因为仁者二人,人彼此交往要付出的能量很多,所以轻易不敢和不愿意和人交流。流于面具化和情感隔离,很少真实得"亲历别人"。更削弱了本来就弱的文字"改变力"。但一群人在一起,相互改变的影响力,又是非常强的,人靠着意志力也很难抵御这种改变。

如我一般,关注你们微信的,都是希望借此支取力量,对抗另外一种墨守成规的改变。感谢你们为人们赢得更美好自我,而付出的努力!加油!

不改变就羞耻的心情

欣亮进修社会大学:您好,对于"少数人是如何做到改变自己行为而多数人却盲目的生活着",我的愚见是:一种强烈的不满与追求,渴望改变现实中让自己羞耻的现状。

知道的那个方法可行性不高没法自己做到

Estella:关于你说的,很多人看了很好的文章,但看过就过了,没有落实到行动上。这也是我最近在反思自己的一个问题。自己也是会看很多励志的文章,心里很渴望改变自己,完善自己。但很多事,还是不知道怎么变。我觉得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一,可能是文字说的solutions对于没做过的人来说,可行性不高。毕竟在实际中,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把要领和实际联系起来,不容易。其二,可能是因为一些人有拖拉的习惯,拖了一段时间,要领就忘了。其三,就是一些人改变的意愿还不够强烈。

马上行动

小摩羯:亲,你的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伸手党。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让我推荐书给他们,然后却又问:这书好看吗?有用吗?怎么才能快点看完?我通常都会说:读书的关键不在于看什么,而在于看。关键要有看这个动作啊!

我很明白你这篇文字里怒其不争的感受,因为大家似乎都没有关注到重点。就好像你在台上做了一场精心准备的关于生命的演讲,结果下面的人问你身上穿的这条裙子在哪里买的一样。啼笑皆非却引人深思。

人类有时似乎是一种被设定好程序了的动物,躲在一种迷思里毫不自知。或者说寄托于一篇文章就彻底改变自己也是件很难的事情。从别人的分享中有所得,然后行动才是最最重要的。否则真的永远都只是看客,从未真正的参与过自己的人生。

越来越能体会到行动的重要性,包括战胜拖延症,时间管理,实现梦想,甚至旅行等等,都是要行动的,马上、立刻行动!今天早上办公室里和领导闲聊,她说另一个同事是个没有思想的女人。我说,感觉她挺有思想的啊,想的挺多呢。领导说,有想法但是不去行动就是没有思想的表现。我从她的话中也学到了这一课。

多做总结

Rose.W:我以前也是盲目的看书,工作室老板给什么看什么,做读书笔记是很好的,我相信很多人在做,以前的我写读书笔记最多就是记下几句觉得不错的句子和有一定哲理的话。其实这样做的效果不佳,看完一本书之后,没有总结性的内容,也没有自己的想法。我建议看完一本书之后,第一写读后感,第二用图表形式画出这本书的逻辑关系图(提出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这样还能增强逻辑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