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圣解(六十三)

 永生道人 2013-08-23

道德经圣解(六十三)----萧天石

(2011-08-01 00:29:09)
标签:

杂谈

分类: 道门语要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①以百姓心为心。②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③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④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⑤

    【注释】

    ①各本及坊间通行本,作“圣人无常心”,四川青城山天师洞庋藏重阳子手抄本,作“圣人常无心”。注云:“老子以无为万物之宗,以无心为万德之主。” 

    ②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经》本,百姓下有“之”字。此言圣人治国,无常心于有为,而任百姓之自化,故以百姓心为心。 

    ③“得”,王弼本、室町本二字皆作“德”。案:圣人常无心,故能无意无念,无为无欲,不倚于一物;湛然虚明,寂然不动,以应无 穷,而皆自得于性。故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终能得大善至善而无不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终可得信与不 信者,皆同于信,合而为一矣。以道善之,以道信之,非察察分别天下之善与不善、信与不信,而生心作意以为善、为信,乃是循依天道自然,无为而为,故终成化而得善信。 

    ④歙歙,御注本作“惵惵”,刘师培曰:“‘慊慊’即‘歙歙’之异文。”《庄子.山木篇》“则呼张歙之”,《淮南.精神训》“开闭张歙 则歙”,亦即三十六章“将欲歙之”之“歙”,乃歙闭之义也,以形容圣人俭啬无欲之状。天下浑心,乃指天下皆受圣人之化,而亦浑 沌无欲。

    ⑤今王弼本无“百姓皆注其耳目”句,蒋锡昌云:浙局王本《老子》后附《老子校勘记》云:“阁本、毕本、黎本并有‘百姓皆注其耳 目,一句,据注‘各用聪明’,释文‘注,之树反’,知王弼本实有此句。”据补入。

    总阐圣人无心之教第一

    老子以“无”为天地始,未始有天地万物之前,浑沌无极;父母未生前之真我,本来面目未形,自亦芒然无心;于喜怒哀乐爱恶欲未发 之前,无识无知,无意无念,无思无虑,寂然不动,自亦心无其心。在此“先天地境界中,故即心物两无也”。是以三教圣人之于“道”也, 莫不以“无”为教,以“无动心”为修。故曰:“此心常不动,天地悉皆归。”我无一切心,自无一切物,自无一切境,自无一切相,自无一切 欲,自无一切念,而亦无须一切识,无须一切知,无须一切法,无须一切德,而顿超天地,独立万古,神光并日月,性天任无穷。其所以能 至此者,要亦虚而已,无而已。无极生万化,虚极自生神。故自古圣人,莫不以“虚其心”、“无其心”教人也。本章首句,各本皆作”圣人 无常心”,实误。老子重“常”,常者,天地之真,自然之性,无形而常存,为宇宙之元,而永恒不变不易者也。故于首章开题即曰:“道可 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全书说道,莫不皆然,不可于此却云: “圣人无常心。”心本无心,无心即道;岂可云圣人无常心?且也,既 云“无常心”矣,则自有“有常心”者在矣,故不可以为道。而宜作“圣人常无心”,方可泯人心,而合道心合天心也。

    夫心有一切有,心无一切无。故冥其心入无,寂其心不动,泯其心至虚,而不自生其心,则有心而若无心。“有心常不用,便尔是无 心”,无心便入道矣。故圣人常无心者,非真无心也,而乃有心常不用。以“百姓之心为心”也,以百姓之心为心,则自以百姓之意见为 意见,以百姓之欲求为欲求,以百姓之是非为是非,以百姓之主张为主张:唯民心之好恶是从,唯民心之向背是行;斯乃真正而彻底之民 主政治理想也。唯老子之“唯民心是从”,乃是以道化民,使民心成归于道,亦即“以道为体,以德为翼”而使民心咸化于道德。由道德 行,而自复其性,自全其性,无心自用而复归于自然也。

    余亦尝广老子之旨曰:“圣人常无心,以天地为心。”天地之于万物,生生无息,化育无穷,成毁相续,灭尽无余,而无一得灭尽者;万 象盎然,莫可究极!天地有心行乎其间哉?无心也。天地无心,而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万化出焉,万象成焉,万法定焉;循环不已,变 化无常,而实为自然法则之不可或易者也。不易而易,易而不易;虽变变不已,而万变不离乎道;出乎道者,亦入乎道;始卒若环,而咸归 于无极者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常无心,圣人法之,效天地之无心为心,故亦常无心,而以百姓之心为心。如 此,则圣人之于天下也,亦犹天地之于万物也,岂不广广乎大哉!渊渊乎深哉!恍惚窈冥乎不可究哉!神乎神乎不可测哉!

    圣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复法天地之无心于万物,以临莅天下,则自无私心、无我心,更无好恶心、爱憎心、是非心、利害心存乎其间!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于万物无私有。老子曰:“非以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天玄子曰:“非以其无心邪,故能成其大。”以其大而无极,同 于天地;故无所不容,无所不各遂其生,各循其性,各适其适,各安其安,而各得其得。故老子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 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此乃齐善不善而为“大一”,通信不信而为“大同”者也。无不一也,无不同也,通天人物我 而大一之,通是非善恶而大同之。又有何尔我之可分可见哉?故庄子假无名人之言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 焉,则天下治矣。”又引老聃之言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 有者也。”此皆无心于有为,无心于用事用天下者也。是以庄子又_ 谓:“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 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能极于无为,则自无心矣。我无心于上,任天下人自用其心于下,此乃合天下人之心而为 一心也。我无为于上,任天下人之各循其性之自然,而自为于下,则自无不为矣,以其乃合天下人之“自为”而为一为也。观乎此,无心 无为之极功,不亦大乎?

    是以老子结之曰:“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歙歙者,因任自然,顺遂其性之歙然而 来,歙然而往者也。为天下一万不一,齐万不齐,通其分,浑而同之,是亦即“玄同”。如是则“浑其心”,乃得与“常无心”合矣。于焉百姓 相与注其耳目,而圣人皆视之如孩提,生之育之,长之教之,保之护之,成之化之,熙熙然和同于无知无欲,而皆超入于“道化世界”,圣 凡无别。此实为大同之冶也。

    参证章旨第二

    本章所谓“圣人常无心”者,非真无心也,乃无心用也。人莫不有心,修道之要,在能虚其心,使心中无一物;寂其心,使心中无一 事;清其心,使心中无一尘;静其心,使心中无一念。如此修持,则可使人心日消,而道心日长;人欲日减,而天理常存矣。人欲减一分, 则天理增一分,迄乎人欲净尽,欲心全消,则自道心全见,而纯是一片天理流行矣。人岂有二心哉?所谓人心者,即人即心,即心起用, 向外驰求,无所不动,无所不用之心也。所谓道心者,即道即心,即心即道,心不起用,向内自守,寂然不动,一无所用之心也。道以虚 无为体,心一入道,则无心用,而有心亦若无心矣。故曰:“圣人常无心。”儒家道统圣脉十六字心传有曰:“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 一,允执厥中。”中之极,则无中可见;一之极,则无一可见;精之极,则无精可见;微之极,则无微可见。视之无形,听之无声,搏之无物, 而又一切无在而无不在,无行而无不行,无用而无不用,无得而无不得,斯即人心与道心合矣。道在尔心,即心是道,即道是心,岂远乎 哉?岂二乎哉?故《书》曰:“无二尔心。”

    夫常无心者,乃无心于一切物,无心于一切事,无心于一切用也。即物无心,即事无心,即用无心,则此心自常不动矣。虚极静 笃,寂然不动,则自感而遂应,感而遂通,感而遂灵,感而遂神矣。修道人之所以能一悟百悟,一通百通,灵应万千,神知无方者,在其能 寂心不动,无心起用,即用即不用,即不用即用,而用亦无心耳。人而欲圣化其人生,道化其人生,神化其人生,莫不以此为下手之不二 法门。永嘉禅师于此一心法有言曰:“恰恰用心时,洽洽无心用;无心洽洽用,常用洽洽无。”此一诀法,丹宗与禅宗,无不可奉以修行诀 法,即儒家圣门中人士,亦莫不然。唯今者,人际间新潮,正共相与群趋于物化,甚且更下趋于兽化!自泯其人性,而日张其兽性,使圣 人不可复见于今日与未来矣,可不痛哉!欲挽狂澜于既倒,使其群舍富贵功名利禄享乐,共转而相与修道,向道德中行,向真性情中 行,再提持向上,而向老子之理想人生理想天下中行,亦戛戛乎其难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