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圣解(十七)

 永生道人 2013-08-23

道德经圣解(十七)----萧天石

(2011-04-28 15:58:44)
标签:

杂谈

分类: 道门语要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②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③是以圣人之治,④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⑤常使民无知无欲;⑥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⑦

    【注释】

    ①不尚贤,即言不尚名也。举贤为名,以例其他,如圣哲君子、英雄豪杰、王侯将相,以及百官万吏,均名之类也。尚名则必 唯名是务,务而不得,则必唯名是争,争而不得则斗,无所不用其极,则乱由此起矣。尚,景龙碑本作“上”。敦煌本作“不上宝”, 误。民,遂州碑本作“人”。

    ②货,即指利而言。不盗,河上、王弼与傅、范诸本,均作“使民不为盗”。据敦煌、遂州、御注本改正。无“为”字,意较深远。

    ③河上本“心”上无“民”字,此据王弼本。纪昀曰:“原本及各本俱无‘民’字。兰陵堂藏本,三‘民’字均作‘人’字,义广。”

    ④景龙本无“之”字,“圣”字前并无“是以”二字。

    ⑤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为入圣功夫。在丹鼎派中,尤极玄要。此中大有事在,非过来人,难明其妙用。

    ⑥王羲之本无“常”字,遂州本无“民”字。去名去利,去欲去知,为圣人功夫头脑。《清静经》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 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故无知无欲,可内为心性之养,外为处世之用。

    ⑦知,各本作“智”。景龙碑本使下无“夫”字,并缺“为无为” 一句。知,在此作“智”解。有知而不敢为,此为潜龙藏用之学。 为无为,乃为于无为,事于无事,非真无为也。上一“为”字,为画龙之睛。全书所举无为法,均应注意及此一“为”字,方得妙用现 前。须知:天无为而万象化,地无为而万物生。

    总阐无为之治第一

    本章承上章再申阐无为之道,以为治世之则,而以“为无为,则无不治”为全篇头脑。夫无为而治者,在能恭己垂裳,任民之自为 也。故切不可撄人心、乱人性,须安其生而乐其命,足其食而损其欲,灭其智而息其争,弱其志而全其德。夫名者,争之端也;利者,盗 之媒也;欲者,乱之始也。尚贤,则上好名;上好名于上,则下必争名于下。尚货,则上好利;上好利于上,则下必争利于下,至其极也,则 必臻于盗。尚欲,则上好私;上自私其欲于上,则下必自私其欲于下,至其极也,则必臻于乱。故名、利、欲三者,乃为治之贼,而乱之 媒也。三者不去,使天下皆为名位、货利、声色、欲念而动其心,而强其志,逞其智,张其欲,极其勇,贪其得,则天真淳朴之心泯,而作奸 犯科之心起;婴儿赤子之心泯,而阴险诈伪之心起;安分守己之心泯,而侵夺造反之心起。夫如是而欲天下之治,自必愈治而愈乱矣。 此皆有为之累也。故上无为而民自为,上无言而民自化,上无好而民自正,上无事而民自得,上无取而民自足,上无欲而民自定,又安 事于有为乎!

    故老氏认为圣人之治,在“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无知无欲”,以破除名、利、欲三关。虚其心者,使心虚灵湛寂,朗 昭天下,而清明在躬,不为名利外物一切所动,亦不动于一切;心中无一物,万境自如如,所以受道也。实其腹者,使足其食用,充其内 养,含哺而鼓腹.精足气足神足,清静自守,而不役于物,所以养内也。《参同契》言服食,则又为丹家之别传矣。弱其志者,使绝其奔 竞贪求之念,去其机智巧诈之谋,各能唯道是守,唯道是从。志弱则不好勇斗狠逞强作乱,所以寡用也。强其骨者,所以固其干本,使人 本固干强,才气充于内,道全德全,潜龙藏用,以自隐无名,归真返朴。各自有其有,而不贪人之有;自得其得,而不贪人之得。故能自 为其为,自乐其乐,而自安其生,自适其性,所以全其天而存其真也。虚心弱志,实腹强骨,则内外兼养,形神并育,而全归于道。全归于 道,则自无知无欲,无求无争,而各安其性命之情,各顺其天地之常矣。即有智者,亦不敢逆天强为矣。以常者,乃天道之自然,顺天者 吉,逆天者凶,违天不祥,岂敢有为乎?

    老子最后复重提其纲宗曰:“为无为,则无不治。”上章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本章申之以“为无为,则无不治”,为无为 者,为于无为也。无为者,天道也;有为者,人道也。圣人以为于天道为务,则自无不为而无不治矣。学者苟能深契而默会之,即可知 无为之中有大为在焉!不言之中,有至言存焉!夫凡夫用多言以为教,执有为以为功;圣人则反是,行不言以为教,为无为以为功。圣 凡之别,只此毫厘之差耳!

    参证章旨第二

    本章所示,全是内圣外王功夫。首以内圣为体,而卒以外王为用。名、利、欲三关,不但凡夫不易打破,即圣人亦难。无名心,则自 超逸绝尘;无利心,则自空灵湛寂;无欲心,则自清静恬淡;心中无一物,清虚自通神!我无一切心,则自无心起用,用而无心,而可上超 顿入于“天地境界”矣。老子又指出“无知”一层功夫。夫知见(非智识与常识),尽人所有也。智、愚、贤、不肖,无不执其所知,而害其所 行;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人生自少至老,鲜有能解脱此一缚律者。即仙佛圣人,不但佛知见宜去,圣知见宜去,神仙知见宜去,即 道知见亦宜去。知而无知,无知而知,无知而自知,是为本来知见、先天知见,亦可名之曰“神知”。天玄子有言曰:“我有神知知万世, 全无一语付儿孙。”即此也。老子一本其悲天悯人之心,特指出“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一条坦途,以使人免于“不死于名,即死于利; 不死于贪,即死于欲;不死于痴,即死于知”之境地下!俾能各生其生而各安其安,各得其得而各适其适,果如是,则即以汝天下易我敝 屣,亦不为也。

    世间人无论圣凡,名、利、欲三关,尚较易打破,唯知见一关,最难打破。自少至老,无不在知见上用心,亦无不为知见所惑,为知见 所役。名心、利心、欲心、贪心、得心之难断,亦只是此一知见心作祟之病。无知一着,不但为道佛门庭心法,即孔门亦然。如孔子曰: “我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空空如也。”此可通三家而无余蕴!亦即孔圣之传心法要,惜后世儒家学 人,未能于此痛下功夫。夫名利杀人,远不若知见与学术杀人之甚! 其为祸之烈,亦复如是。故去名心、去利心、去人欲心、去知见心,以 破名利关、人欲关、知见关、贪爱关、情识关、得失关、生死关,同为圣人教人之最吃紧功夫!余故曰:世间万得皆下品,人到无心品自高! 老子在此章以“虚其心”设教,虚其心,则自无其心矣。虚其心,无其心,则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而自空灵澄澈,清明在躬。虚则明, 明则灵,灵则通,通则神。且夫无知则大知至,无慧则大慧生,无悟则大悟发。故以无知契无知,以无慧契无慧,以无悟契无悟;妙悟至 此,心自合道。虽曰不圣,余必谓之曰圣矣。

    虚其心,则能大其心、空其心。大其心,自能无物不容;空其心,自能无物不照。清心以去尘,净心以除垢,欲生即觉,念起即灭,则 心体自虚灵不昧矣。夫如是方能将名、利、欲、知四者,以及万象万物,万事万理,看得空空如也!能空一切,方能富有一切;空而不空, 即为“真空妙有”。一无所有,则无所不有;不执不滞,不着不碍,则自无“死子”,而无处不活。能无一切心,则此心自能寂然不动;寂然 不动,方能感而遂通,神化生焉!全知出焉!心不住有,亦不住虚,心不住相,亦不住法,通于性命之情,同乎死生之域;心超天地外,神 游造化中。而塊然自与宇宙精神独往来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